《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對黑暗森林威懾失敗的反思

? ??導致失敗最重要的因素當然是對執(zhí)劍人的錯誤選擇,這方面將在另外的章節(jié)專門論述,這里只從技術角度重新審視威懾系統(tǒng)設計上的失誤。
????威懾失敗后,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引力波發(fā)射器太少了,當初把已經建成的二十三個發(fā)射臺中的二十個拆除是一個錯誤。但這種想法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根據監(jiān)測數據,水滴穿入地層摧毀一個發(fā)射臺所需的時間平均只有十幾秒鐘,即使計劃中的一百個發(fā)射臺全部建成并部署,水滴摧毀整個系統(tǒng)也用不了多少時間。關鍵在于這個系統(tǒng)是可摧毀的,而人類本來有機會建造一個不可摧毀的引力波宇宙廣播系統(tǒng)。
????問題不在于引力波發(fā)射臺的數量,而在于它們部署的位置。
????設想如果已經建造的二十三個發(fā)射臺不是位于地面而是在太空,也就是說建造二十三艘“萬有引力”號飛船,平時各飛船拉開距離分散在太陽系不同的位置,即使水滴發(fā)動突然襲擊,也很難全部消滅它們,必然有一艘或多艘飛船逃脫追擊消失在太空深處。
????這樣黑暗森林威懾系統(tǒng)的威懾度便增加很多,而且,所增加的威懾度與執(zhí)劍人無關。當三體世界意識到,憑他們在太陽系的力量不可能完全摧毀威懾系統(tǒng),他們對自己的冒險可能會謹慎許多。
????遺憾的是,“萬有引力”號只有一艘。
????沒有建造多艘引力波飛船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地球之子”對南極引力波發(fā)射臺的襲擊。在這方面,對于來自人類的威脅,引力波發(fā)射飛船與地基發(fā)射臺相比更不安全,有著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其二是經濟原因。由于引力波發(fā)射天線體積巨大,引力波飛船的天線只能是船體本身,這樣天線材料還要滿足宇航的要求,成本更是成倍增長,建造“萬有引力”號的費用幾乎是地球上二十三個發(fā)射臺的總和。同時,飛船的船體不可能更新,所以當貫穿船體的簡并態(tài)振動弦達到五十年的半衰期而失效時,飛船的發(fā)射功能消失,只能制造新的引力波飛船。
????但更深層的原因潛藏在人們意識深處,從來沒有被說出甚至可能沒有被意識到:引力波飛船太強大了,強大到它的建造者自己都害怕。如果發(fā)生事變,水滴的襲擊或其他原因迫使引力波飛船飛向太空深處,且由于太陽系內存在的威脅永遠不能返航,它們就成為新的“藍色空間”號和“青銅時代”號,或變成什么更不確定更可怕的東西,同時,它們擁有引力波宇宙廣播的能力(雖然不會超過振動弦的半衰期),因而掌握著人類世界的命運!那樣,一種恐怖的不確定性將永遠播撒到太空中。
????這種恐懼歸根結底還是對黑暗森林威懾本身的恐懼,這就是終極威懾的特點:威懾者和被威懾者對威懾有著相同的恐懼。
(原著:劉慈欣)
(轉載來源:《三體:死神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