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心理學》讀后感
? ? ? ? ?在2020年3月14和15日,我讀了《兒童行為心理學》這本書。
? ? ? ? 本書中涵蓋了一系列關于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生理特征以及各種兒童敏感期的問題,是以說明的形式編寫內(nèi)容的。
? ? ? ? 本書中的各種行為心理都列舉了相關的案例,使本身研究起來復雜的心理學變得淺顯易懂,深受讀者喜愛。
? ? ? ? 在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胡亂涂鴉——兒童最初的創(chuàng)始活動”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對兒童的繪畫敏感期做了闡述。結(jié)合原文的案例,介紹了兒童胡亂涂鴉的來源,揭示了其原因,又介紹了家長如何對待兒童胡亂涂鴉的行為。另外后面的小鏈接也介紹了關于涂鴉的安全問題。
? ? ? ?胡亂涂鴉,顧名思義,就是亂涂亂畫。我記得我以前經(jīng)常去過一些兒童美術(shù)創(chuàng)意館來隨意選各種石膏像給它涂色,然后把我的作品放我奶家。我奶看到我涂完的石膏像,心里感覺我畫它沒有意義,而父母卻理解我。所以,對于孩子胡亂涂鴉的問題,要用以理服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錯誤并加以改正:告訴不能在那里畫,如果在不能畫的地方畫的話會把家里弄臟的,有人向那里走過去之后衣服會被染上顏料;紙上畫是可以的,因為在紙上畫不但不會受到污染,而且還能當作品展示。如果要讓家里干凈,又有自己的物品,那就不要到處亂畫?;蛘呤墙o他一塊能畫畫的墻,讓他隨便畫,等到長大了,他就知道該畫的地方可以畫,不該畫的地方不畫,最后用油漆直接再涂好一遍就可以了。
? ? ? ? 再深入一些討論:由于涂鴉已經(jīng)作為了心理學的代名詞,又加上畫畫是建立在涂鴉基礎之上的,那么就脫離不了美術(shù)。假如我家里有個小寶寶,上美術(shù)班時畫出來的畫都是邏輯混亂的,拿回家給我們欣賞后,雖然我的家長會生氣,但我不會。我會讓我的小寶寶來給我解讀這個畫里其中的含義,接下來我會理解它的畫。因為本身學畫畫就是這樣被教的,所以我不會因這種錯誤的方法來教訓他,讓他不再上美術(shù)班。
? ? ? ?最后我將小鏈接的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談談感想吧:誰不喜歡這個五顏六色的世界呢?既然我們都喜歡它,想擁有它,那就不要去破壞它。但這里說的世界并不是本身的概念,而是以我們的生理作為概念。如果讓涂鴉在你身邊不存在風險,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可以學會保護自己,進而避免風險。不吃畫筆,筆尖不對準自己,不往自己身上涂顏料,都是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的。不要自己和自己開玩笑。我讀完后使我也注意到我也不能這樣做,作者說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