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抗衰第十年:有哪些成果?能否帶領大家凍結時間,對抗死亡?
2013年9月18日,在谷歌首個醫(yī)療健康項目宣布關停一年后,這個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帶著更大的野心重返生命健康領域。
加利福尼亞生命公司(California Life Company,簡稱“Calico”),是谷歌推出的針對衰老及相關疾病的新型yi療保健公司。
這一次谷歌著眼的不再是健康服務,而是衰老與si亡。
新聞一出,輿論嘩然。
《時代周刊》以封面標題的形式,問出了人們心中的疑問:“谷歌能戰(zhàn)勝死亡嗎?”
對此,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回應道:“我們應該為真正重要的事情而努力,這樣十年或二十年后,我們才能完成它們。”
如今,十年之期已到,谷歌和Calico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野望
Calico成立之初,定位為“衰老研究領域的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機構之一,晶體管、C語言等諸多改變世界的發(fā)明都誕生于此,先后9次獲得諾貝爾獎,被譽為美國的知識烏托邦。
在谷歌的藍圖中,Calico擁有最優(yōu)秀的人才、最先進的技術、最充足的資金,可以創(chuàng)造“如同晶體管那樣重要且對人類有用的發(fā)明”,從而延長壽命。
從科學角度來說,這并非異想天開。
1993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辛西婭·凱尼恩發(fā)現(xiàn),改變秀麗隱桿線蟲的一個基因(daf2)后,線蟲的壽命延長了一倍[1]。
圖注:辛西婭·凱尼恩,屏幕上為秀麗隱桿線蟲
幾千年來,生物會衰老,就如同太陽每日東升西落一樣,被認為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但凱尼恩的實驗,證明了我們可以通過人為手段干預衰老,從而延長壽命。
這在衰老生物學領域掀起一股K衰浪潮。接下來的30年中,科學家們使用不同方法,成功逆轉了酵母、線蟲、小鼠等動物模型的衰老。
然而,因為臨床試驗的復雜性和可能引發(fā)的倫理問題,人類衰老的堡壘尚未被攻克。
谷歌并不是第一個試圖發(fā)起沖鋒的公司。
2008年,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以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Sirtris。這是哈佛醫(yī)學院教授大衛(wèi)·辛克萊創(chuàng)建的公司,主要開發(fā)白藜蘆醇相關的抗衰YAO物。
白藜蘆醇是存在于紅酒中的一種物質。2006年,辛克萊團隊在頂級科研期刊Nature上發(fā)表論文,稱食用高脂肪飲食的小鼠,服用白藜蘆醇后壽命顯著延長[2]。
論文發(fā)表后,白藜蘆醇補劑銷售額從基本為零,猛增至每年約1億美元。
但在葛蘭素史克的臨床試驗中,白藜蘆醇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出現(xiàn)了腎衰竭問題。幾年研究無果后,葛蘭素史克解散了Sirtris,宣告白藜蘆醇抗衰神話破滅。
葛蘭素史克失敗后,投資者對抗衰行業(yè)變得更為謹慎,但谷歌卻在這個時候選擇逆勢而上:在硅谷的世界觀中,所有問題都可以簡化為數(shù)據,只要擁有足夠的處理能力,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作為賦予Calico“足夠處理能力”的一環(huán),谷歌邀請了阿特·萊文森成為公司CEO。
萊文森曾是生物技術公司基因泰克的CEO,同時兼任蘋果董事長,他在喬布斯去世后接手這一職務至今。
之后幾年中,Calico又陸續(xù)將基因組學奠基人大衛(wèi)·博特斯坦、開啟抗衰浪潮的辛西婭·凱尼恩等衰老研究領域知名科學家收入麾下。
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在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流露出Calico的野心:
“即使攻克癌癥,平均預期壽命也只能增加3年左右……并不能帶來預想中的巨大進步?!?/p>
“我們在研發(fā)上投入了與同類公司相當?shù)馁Y金,但將其用于更為宏偉、更加雄心勃勃的目標上,就像是‘登月計劃’那樣。”
換言之,對于拉里·佩奇,以及他身后的谷歌和Calico來說,無論是癌癥,又或是其他衰老相關疾病,都不是研究重點。
衰老,是唯一的,也是終極的目標。
爭議
當外界急于了解Calico如何實現(xiàn)其宏偉目標時,它卻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即使是在科學家內部圈子里,Calico在做什么也是個謎。
Calico的科學家參加學術會議時總是諱莫如深,“從不談論自己在做什么,甚至連(研究的)大方向都不能說”。
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衰老生物學部門前負責人費利佩·塞拉說:“我們想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這樣我們就可以專注于其他事情,或者和他們合作?!?/strong>
這樣的保密政策可能與公司的領導人阿特·萊文森有關。
萊文森是蘋果公司的董事長,與史蒂夫·喬布斯關系密切,而喬布斯和他領導的蘋果公司就以秘密研發(fā)而聞名。
Calico另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在于對衰老生物學機制的過于癡迷。
衰老研究領域發(fā)展至今,一些機制對衰老與壽命的影響已經得到廣泛認可。但Calico的主要精力,沒有用于基于這些機制開發(fā)衰老干預策略,而是試圖重新驗證這些理論是否正確。
許多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本末倒置。
“Calico是一場災難?!崩夏瓴W家奧布里·德·格雷說。他是通過干預衰老過程延長壽命的堅實擁躉。
比爾·馬里斯,谷歌風投創(chuàng)始人兼CEO,一手促成了Calico的成立。他在彭博社的采訪中,曾大膽斷言未來人類壽命有希望達到500歲。
2016年他離開谷歌后,公開發(fā)聲,稱對Calico的緩慢進展十分失望。
“我不知道為什么他們不發(fā)表文章。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研究成果發(fā)布。我不知道為什么似乎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做什么……這和我設想中完全不一樣?!?/p>
對此,Calico的首席科學家大衛(wèi)·博特斯坦解釋說,在理想的情況下,Calico將在10年內為世界帶來一些意義深遠的東西。
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除了一些漸進式的科學研究之外,我們沒有什么可說的。這就是問題所在”。
十年
時至今日,Calico依然堅持著保密政策,但我們可以從其合作伙伴關系中窺見它的研究方向。
Calico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涉及較為廣泛:
從裸鼴鼠的死亡風險[3],到對單細胞ATAC-seq進行序列建模[4];從營養(yǎng)、遺傳學對小鼠生理健康的影響[5],到免疫監(jiān)視的脆弱性[6]……
或許是因為大多數(shù)成果集中在生物學機制上,發(fā)布后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人們更關注的是成果斐然的商業(yè)合作,尤其是與艾伯維(Abbive)的合作。
2014年,成立不久的Calico宣布與生物制藥公司艾伯維達成合作,共同開發(fā)針對神經變性、ai癥等衰老相關疾b的療法。
二者的合作,主要圍繞一種名為ISRIB(綜合應激反應抑制劑)的神奇分子展開。
在內外部環(huán)境壓力下,細胞內的蛋白質生產會減慢或停止,這被稱為綜合應激反應。這種反應對于處理功能失調的細胞是有益的,但如果被持續(xù)性激活,細胞功能會因為缺乏蛋白質受到影響[7]。
補充ISRIB,可以抑制綜合應激反應,重新啟動細胞的蛋白質生產。
鑒于衰老及衰老相關壓力源(如慢性炎癥)會對細胞產生有害影響,減少蛋白質的合成,因此研究人員嘗試用ISRIB治療衰老小鼠,發(fā)現(xiàn)小鼠的認知衰退在3天內得到顯著改善[8]。
未來
Calico十年磨一劍,交出的答卷稱得上合格,但不夠優(yōu)秀,戰(zhàn)勝死亡的目標仍是遙不可及。
十年,對于yao物研發(fā)來說,并不算久;但對于一個發(fā)展日新月異的行業(yè)來說,又似乎又太過漫長。
好消息是,谷歌高層曾對外表示,Calico著眼的不是短期內的經濟回報,而要為世界帶來一些意義深遠的東西。
壞消息是,谷歌對Calico不求回報的姿態(tài)還能保持多久,已然要打上一個問號。
谷歌股東曾指出,Calico所屬的谷歌Other Bets部門,過去幾年間創(chuàng)造了30億美元的收入,同時產生了200億美元的運營虧損。
今年年初,谷歌Other Bets部門與Calico同屬生命健康領域的另一公司Verily,宣布裁員15%。
在這樣的情況下,投入巨大且至今未看到經濟回報的Calico,是否能得到谷歌一如既然的支持,蒙上了一層陰影。
雖然Calico已經有3款衰老相關疾病yao物進入臨床,但考慮到y(tǒng)ao物的臨床失敗率,以及治愈疾b與戰(zhàn)勝死亡的差距,對于《時代周刊》十年前提出的“谷歌能戰(zhàn)勝死亡嗎?”,如今似乎無法給出一個樂觀的答案。
谷歌和Calico仍在努力,我們也期待聽到一個好消息。
這個好消息也許明天來,也許永遠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