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打白骨精》:不一樣的西游
與傳統(tǒng)的原著相比,這部電影高度還原了西游人物,但在情節(jié)上卻顛覆了原著。
白骨精反過來讓人同情,因其生前被人燒死化作怨念變成妖怪,并要吃唐僧肉,相反,寶象國國王為了能夠長生不老而不惜綁架很多孩童吸血的行為更是令人發(fā)指,并把罪過嫁禍到妖怪身上,由此可知善惡并沒有絕對的標準。
也許在我們看來,這部電影顛覆了以往我們認知的情節(jié),屬于六小齡童口中所禁止的類型,但因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改變的原因,一些固有的形象也有了新的解釋,就像小時候會認為梁山好漢是英雄,長大后認為他們是十惡不赦的黑社會一樣。
盡管所傳達的價值觀變了,但核心思想是一慈悲一直未變,唐僧為了度化白骨精變成石像,并感動了孫悟空走上西行之路并立下等待唐僧的誓言,可以說是所殘留的一點人性余暉。
經(jīng)典雖是改了,但它的精神卻未變,依舊還是我們所熟悉的西游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