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與王振、魏忠賢齊名的宦官汪直,真的是禍國殃民的罪人?

2023-06-21 16:35 作者:放說  | 我要投稿



放眼中國歷史,有三大朝代深受宦官專政之害,分別是東漢、唐朝與明朝。其中明朝之宦官專權雖與東漢、唐朝有本質區(qū)別(無法威脅皇權),但明代宦官之首往往掌管東廠、西廠等特務機關,還控制著一些經濟部分的實權,比如擔任稅監(jiān);甚至掌控軍隊,巡檢地方、擔任監(jiān)軍,故明代宦官專權的程度和危害也更為嚴重。


論及明代諸宦,自然要提到著名的“明代四大宦官”,分別是明英宗時期的王振、明憲宗時期的汪直、明武宗時期的劉瑾以及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

王振憑借英宗喜愛,勾結內外官僚,擅作威福。在京城東造豪華府第,大興土木,專權八年,被英宗稱為先生。公卿大臣稱之為翁父,爭相攀附。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為顯其威,力勸英宗親征,但聞前線稍敗,加之準備不足,只得倉皇撤軍。誰知王振又邀請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在土木被瓦剌兵追上,明軍本就缺糧疲乏,加之天降大雨、道路泥濘,在瓦剌軍的圍攻下大軍奔潰,京師三大營精銳幾乎全軍覆沒,英宗北狩,明朝國運中衰。

明武宗

劉瑾以侍奉太子朱厚照獲得寵信,武宗即位后權傾朝野,很快便升至內官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又受命掌控京師三大營之一的“三千營”??糠暧渥谕鏄?,劉瑾地位穩(wěn)固,屢受彈劾而不倒,甚至還升任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在外廷以焦芳為爪牙,大肆迫害朝臣。自正德二年(1507年)起,劉瑾直接控制了官員升降任免,百官見他紛紛跪拜,時人稱為“立皇帝”,而明武宗則被稱為“坐皇帝”,寓意掌握大權的人是劉瑾而非武宗。

明熹宗

魏忠賢是明朝名氣最大、為禍最多的宦官,天啟年間深受明熹宗信任,出任司禮秉筆太監(jiān),以致被世人稱作“九千九百歲”。魏忠賢利用明熹宗寵信排除異己,結黨營私、專斷國政,以致天下“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實際上,懵懂無知的明熹宗已經成為了魏忠賢的傀儡,明王朝迎來了最為黑暗的宦官專政時期。

相比較而言,汪直與其他三人同為明朝四大宦官,但名氣小了許多。盡管汪直也是不折不扣的權宦,得寵期間做了不少有違國法之事。但總體而言,汪直為禍程度遠小于其他三人,更讓不少觀眾意想不到的是,這位明朝權宦居然還做過不少“利國利民”之事,甚至在對外戰(zhàn)略也展現出了一定軍事才能,遠非王振、劉瑾之輩可比。

事實也證明,汪直作為明朝四大宦官中唯一善終者,確實有其非凡之處。

【窮鄉(xiāng)僻壤走出的天下權宦】


據《明史》記載,汪直為廣西桂平縣大藤峽人,“汪直者,大藤峽瑤種也。”而“瑤種”二字,也可證明汪直應該是瑤民后代。明代大藤峽地處偏遠,且民風淳樸,常與地方流官沖突。這樣的地方出生的汪直,為何會步入京師,一步步成為權傾天下的宦官呢?

根據《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記載,汪直確為瑤民,之所以入宮,是因為成化元年大藤瑤民起義后,汪直“以叛被籍”押至京師,后經宮刑進入大內,最初為昭德宮內使,侍候明憲宗寵妃萬氏(即后來的萬貴妃),后升任御馬監(jiān)太監(jiān),為明憲宗掌管御馬。汪直辦事伶俐,深得明憲宗寵信,在宮中地位逐漸上升。


成化十二年(1476),有黑眚現于宮中,妖人李子龍用巫術勾結太監(jiān)韋舍,進入內宮圖謀不軌。事發(fā)后,李子龍等人被誅殺,明憲宗對此深為不滿,急迫尋人了解宮外事宜。汪直常年辦事機靈、深得憲宗之心,憲宗令其改換服飾,率人出宮探聽消息。自此,汪直地位直線上升,西廠設立任西廠提督,飛揚跋扈、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殘害忠良,為天下所厭。后因監(jiān)軍遼東有功,總領京兵精銳“團營”,開明代禁軍掌于宦官之先河。

汪直統(tǒng)領西廠,權勢最盛時完全壓過東廠、錦衣衛(wèi),是當時勢力最旺的特務機構。此后巡邊遼東、總領京兵精銳,汪直手中職權遠超王振。而他多行殘虐之事,據載巡邊遼東時,要求御史、主事等官員都迎拜于馬首,稍有怠慢即被鞭撻示罪。在汪直的威逼下,各地都御史害怕不已,都攜帶弓箭前往迎謁,在百里之外設帳等候。兵部侍郎馬文升當時正在遼東撫諭,聽聞汪直到來后不以禮相迎,結果被汪直誣陷,扣上“引發(fā)遼東激變”的帽子,被下詔獄,謫戍重慶衛(wèi)。從此,汪直威勢傾天下。

在朝內,用錦衣衛(wèi)百戶韋瑛為心腹,屢興大獄。大學士商輅是當世名臣、明朝唯一一位連中三元者,就汪直禍國亂民據理力爭,要求廢除西廠、罷免汪直。汪直聽聞后大為惱怒,誣陷商輅曾收受指揮使楊曄的賄賂,御史戴晉又頌揚汪直的功勞,請求恢復他在西廠的職務,商輅深知無力扳倒汪直,只能請求致仕。


商輅離開以后,史稱在朝各官皆俯首低眉唯汪直是從,再未有敢于和汪直抗衡之人:

“士大夫益俯首事(汪)直,無敢與抗者矣”。

【汪直的另一面—武舉制度的完善者,突出的軍事才能】

汪直殘害忠良、禍國殃民的一面人盡皆知,但他的另一面則鮮有人提及。從某種程度來說,汪直與魏忠賢、王振、劉瑾之流有著本質區(qū)別,他有著不俗的執(zhí)政素養(yǎng),在巡邊數年中啟釁之事少,平邊之事多,甚至能提拔良臣、容忍忤逆。

在政策方面,汪直也提出了多項創(chuàng)新,比如他就提議完善了此前有諸多缺陷的武舉制度。


武舉制度創(chuàng)始于武則天于長安二年(702年),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習武之人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至明朝初年,武舉考察內容更改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把軍事謀略置于軍事技術之上,但明代的軍事職位多半由世蔭承襲,再加上由行伍逐步提拔起來的,武舉選將只是個補充形式。

明朝武舉創(chuàng)始時間甚早,但始終未成定制,總體選拔較為混亂,并無法為國家找到真正的軍事人才。這種混亂一直持續(xù)到成化年間,太監(jiān)汪直發(fā)現了武舉考核過程中的混亂之處,向憲宗提出建議,以文科為例,設武科鄉(xiāng)、會試,即仿照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錄取進士的辦法選拔習武之才。


這一建議得到憲宗采納,并推廣至全國,直至崇禎年間。明朝的立武學、用武舉始于洪武二十年(1397年),但此后直到成化年間均未有定制,在選拔軍事人才中未發(fā)揮重要作用。汪直奏請的意義在于把武科擴大到鄉(xiāng)試和會試,使武舉逐漸發(fā)展成為與一般文士考試相平行的體系,整體規(guī)劃詳實、充分考量了當時的國家軍事形勢,有助于打擊武將功勛集團世襲,利于武科人材的全面選拔。

成化十五年(1479年),憲宗命汪直巡邊遼東。成化十六年(1480年)三月,汪直與朱永、王越率領兵馬出塞外,在威寧襲擊寇賊,破敵而歸?!睹魇芳o事本末》記載:

“襲敵于威寧,破之?!?/p>


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月,瓦剌部哈剌輝特部首領亦思馬因率領大軍侵擾大同,憲宗命威寧伯王越佩征西將軍印鎮(zhèn)守,汪直擔任監(jiān)軍,兩人通力合作,最終擊退亦思馬因所部,保障了邊境穩(wěn)定?!睹魇芳o事本末》記載:

“十七年秋八月,亦思馬因寇大同,以威寧伯王越佩征西前將軍印鎮(zhèn)守,太監(jiān)汪直監(jiān)其軍?!?/p>

【汪直知人善任、懲治不法的一面】

汪直固然有殘害忠臣的一面,但他在很多時候也以知人善任,甚至可以容忍忤逆,展現出不俗的個人素養(yǎng)。


明憲宗設立西廠后,由汪直擔任西廠提督。雖然西廠是臭名昭著的特務機關,但在某些時候也起到監(jiān)察不法的職責?!睹魇贰ぞ砣偎摹ち袀鞯谝话倬攀酚涊d,福建建寧衛(wèi)指揮使楊曄與其父楊泰依仗權勢欺壓地方、盡行不法之事,作惡后潛逃至京城,藏在姐夫中書舍人董玙家。西廠校尉立即逮捕了楊曄、董玙。楊家被抄家,楊曄死于獄中,楊泰被斬首,涉案官員董玙等也被貶官。

“建寧衛(wèi)指揮楊曄,故少師榮曾孫也,與父泰為仇家所告,逃入京,匿姊夫董玙所。玙為請瑛,瑛陽諾而馳報直。直即捕曄、玙考訊,三琶之。琶者,錦衣酷刑也。骨節(jié)皆寸解,絕而復蘇。曄不勝苦,妄言寄金于其叔父兵部主事士偉所。直不復奏請,捕士偉下獄,并掠其妻孥。獄具,曄死獄中,泰論斬,士偉等皆謫官,郎中武清、樂章,行人張廷綱,參政劉福等皆無故被收案?!?/p>


此外,南京鎮(zhèn)守太監(jiān)覃力朋以進貢為名,大肆搜捕上百艘船只,并且使用這些船只販賣私鹽,所到之處魚肉百姓、殘害地方,天下為之所害,武城縣官府人員因據理力爭,居然被覃力朋射殺。汪直得知后,不僅沒有袒護,而趕忙向憲宗稟告實情,隨后派出人員將覃力朋抓獲問罪。

當時不少朝臣對于汪直的擅權頗為不滿,但他此舉使不少原先的反對者都逐漸改變態(tài)度。朝臣李賓時任左都御史,認為汪直的一些舉措“深切時弊”,有效避免了宦官利用運河貪贓枉法。

在世人印象中,得罪汪直者,或被迫辭官、或被西廠以種種理由加害,但在某些時候,汪直也展現出大度的一面。

楊繼宗

楊繼宗是明朝有名的清官,有“明朝天下第一清官”之美稱。成化初年,楊繼宗在地方任事,當時宦官當權,凡外出地方官必以禮相送,楊繼宗對此頗為不滿。有一宦官路過,向楊繼宗索要錢財,被嚴詞拒絕,此事后被上報至汪直。汪直趁楊繼宗進京之機欲召見其,結果又被嚴詞拒絕。


《后渠雜識》有載,楊繼宗的母親去世后,他歸鄉(xiāng)丁憂。汪直聽聞后,一方面敬重楊繼宗的名聲,另一方面也想主動和楊繼宗等正直朝臣示好,親自前往祭拜。那是汪直第一次見到楊繼宗,他在墓前跪拜行禮后來到楊繼宗身前,用手捋著楊繼宗的胡須說:

“比聞楊繼宗名,今貌乃爾。”(“早就聽聞楊繼宗大名,今日得見,沒想到如此丑陋?!保?/p>

楊繼宗不卑不亢,有力回擊道:“繼宗貌陋,但虧體辱親,未之敢也。”(“楊繼宗雖然長相丑陋,卻還不至于損傷父母給我的身體。”)旁人都以為汪直會因此大怒,沒想到權傾天下的汪直居然默不作聲,事后也未為難楊繼宗。


事后,明憲宗有一次在交談中提起朝覲諸官,遂隨口問汪直:“朝覲官的官員中哪個最廉潔?”(“朝覲官孰廉?”)楊繼宗雖沒給汪直好臉色,面對他的召見充耳不聞,但汪直仍直言說道:“天下不愛錢的人,只有楊繼宗一人?!保ā疤煜虏粣坼X者,惟楊繼宗一人耳?!保?/strong>

成化六年,陳選遷河南副使,尋改督學政,立教如南畿。當時汪直出巡,都御史以下見其皆行跪拜之禮,獨陳選拒絕。汪直相當不滿,問道:“你是什么官?”陳選回答:“我是提舉副使?!蓖糁陛p蔑說道:“難道比都御史還大?”意在要求陳選下跪。


陳選絲毫不為汪直氣焰所恐嚇,義正言辭道:“提舉自然比不過都御史,但作為人師,不敢做自己作踐自己的事?!保ā疤釋W何可比都御史,但忝人師,不敢自詘辱?!保┩糁睘殛愡x的耿直所震動,居然沒有懲罰他,反倒“好語遣之”。

汪直力薦秦纮的故事更加顛覆了人們對他的刻板印象。秦纮為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進士,在朝期間曾任長期在西北和南方邊區(qū)擔任巡撫總督,為官兢兢業(yè)業(yè),為明代邊疆地區(qū)穩(wěn)定,尤其是西北九邊重鎮(zhèn)的鞏固做出了巨大貢獻,被《明史》稱贊為“一代之能臣”。


這樣的正直之臣,自然不免和汪直發(fā)生沖突?!睹魇芳o事本末》就記載了汪直與秦纮的一段故事。成化十七年,汪直因事前往宣府巡查,沿路各官員都卑躬屈膝地對他行禮,唯獨巡撫宣府都御史秦纮不受汪直脅迫,不僅不對他行禮,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反駁汪直,但汪直也沒有計較。


汪直回朝后,秦纮就寫奏章向憲宗明確奏報了汪直違法之事。汪直回京后拜見明憲宗,憲宗問起巡撫官員中誰最賢能,汪直獨獨稱贊起秦纮,說他為官清廉忠誠且極有才干。憲宗聽聞大為驚訝,拿出秦纮的奏章給汪直看,汪直看后連忙磕頭,承認自己的錯誤,但仍然稱贊秦纮的賢能,并未改變看法。

“直叩頭伏罪,稱纮賢不置?!?/p>

成化十六年,兵科給事中孫博上奏彈劾汪直,表示東西二廠緝事旗校都只是一些干雜役的下人,但卻隨便欺辱上官,應該禁止這種行為。汪直聽說孫博的上奏涉及西廠,非常生氣,將其召來當面責問。沒想到孫博不卑不亢有理有據,說得汪直心服口服,不僅沒有為難孫博,反而奏請孫博為西征的記功官,每次出征,必要帶上孫博一起前去。

孫博對此非常不滿,沒想到汪直每次出征都展現出不俗的軍事才能,孫博的態(tài)度逐漸發(fā)生改變,甚至上奏贊揚汪直,并且與汪直同功受賞,由給事中(正七品)升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正五品)。

【結語】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多樣性。正如辯證法給我們的啟示,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不能一棍子敲死某位歷史人物,這種做法是對歷史真相的不負責態(tài)度。


汪直給人印象一向殘酷暴虐、欺君罔上,是明朝四大宦官之一,被視作成化年間朝政黑暗的始作俑者。然而,翻閱一些史書不被人重視的邊邊角角,也可以發(fā)現汪直的另一面—他有不錯的軍事才能,遇事也可容人,甚至面對彈劾仍能直言進諫。

談論歷史,就必須要公正批判歷史人物。汪直固然有其負面影響,但從某種角度來說,他的另一面也應該被更多關注。


與王振、魏忠賢齊名的宦官汪直,真的是禍國殃民的罪人?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临洮县| 江油市| 江都市| 高阳县| 尉氏县| 大冶市| 木里| 墨脱县| 曲阳县| 青神县| 新泰市| 墨脱县| 十堰市| 屯门区| 莒南县| 乌鲁木齐市| 长泰县| 新巴尔虎左旗| 金昌市| 林西县| 赤峰市| 灌阳县| 卢湾区| 扎囊县| 泗阳县| 灵武市| 河北区| 台南县| 章丘市| 固原市| 富川| 泰安市| 鄄城县| 阿勒泰市| 五原县| 乌鲁木齐县| 民勤县| 扎赉特旗| 大悟县| 华宁县| 寻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