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羅輯的變與不變
有啥用呢?
還有那個導演,羅輯自始至終都是本我,羅輯什么時候被動了?有沒有搞錯,就是因為羅輯無論在什么樣子離譜的境遇下都在"做著羅輯味道的事情",這個角色才擁有了一致性和史詩感。羅輯的變化和時代的變化相互映照,其中最有魅力的就是這個人物的內(nèi)核在前后是一致的。
別以為羅輯是花花公子就沒有嚴肅的一面。
羅輯后來執(zhí)劍的故事看起來和初期人設反差很大,但其實早有鋪墊。羅輯在三體II第一次出現(xiàn)的時候就和那位"一周女友"討論過"責任"的問題,這只是鋪墊之一。
另外……羅輯不是小孩兒,羅輯的心理素質非常強大,因為他對自己的認識很清晰,他不是那種自己瞧不起自己的人,不會媚顏奴骨大驚小怪,這就是我要說的"一致性"。
他不在乎現(xiàn)代社會的社會規(guī)訓,不在意"成家立業(yè)""規(guī)規(guī)矩矩",我行我素,基于同樣的原因,他不在乎神化和貶低三體文明的思潮,不在乎人類社會因為技術突破沾沾自喜的氛圍,不在乎別人感不感謝他,他的形象是一致的??!
不是蕭炎??!




別給我來什么"羅輯后期恍然大悟覺醒體內(nèi)武魂,突然意識到了人間大愛天下大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被動地做著自己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
不是這樣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