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碩MTI漢語百科448備考經(jīng)驗|河海大學英語筆譯上岸
安徽省雙非一本,師范英語專業(yè)
專四良好,四六級都是580+
?
我是7月中下旬開始備考的,但正式進入考研狀態(tài)是在9月,而且和很多專四優(yōu)秀的小伙伴相比,我在備考初期優(yōu)勢不大。
?
我不屬于很聰明的選手,但是我確實是自己一路摸索出來的學習方法,我的初試成績是383,排第五,復(fù)試250.6排第二,總排名第三,算是小小的逆襲啦。
?
關(guān)于擇校我會在最后和大家說一說~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
思想政治理論(75分)
?
表格里標藍的是我推薦備考用的資料,后文一樣;補充中橫線部分是重點,方便大家反復(fù)查看
?

一點補充:
仍然建議,特別是文科生,不需要過早開始政治,7-9月黃金時間多花點在專業(yè)課上,政治八月底仔細看一下馬原就行,其他三本書都是結(jié)合時政熱點來考,后期腿姐帶背會每天規(guī)劃好告訴你哪些是重點,腿姐網(wǎng)課也會說的。但是前提是,前期你的時間必須高效的投入在專業(yè)課上,后期你才能有條不紊的多花時間在政治沖刺上;如果做不到,不妨可以學習我每一階段花在各科上的時間比較平均,一直保持到12月底。
?
2翻譯碩士英語(78分)
這一科今年壓分了,所以這個分數(shù)在今年是非常不錯的,因為80+很少很少)
題型:選擇(生詞+語法),3篇閱讀,2篇翻譯(和專業(yè)課復(fù)習一起說),1篇作文
?

一點補充:
1. 我開始考研比較晚,所以沒花時間讀外刊,如果是四五六月份開始的人可以多讀一些外刊,對后期理解能力和翻譯能力都有很多幫助。
2. 背單詞這件事建議早點開始,每天也不需要背特別多,我開始的太晚所以后期很痛苦。
3. 英語作文考前我至少寫了十幾篇,練習量僅做參考;上考場我寫的特別順,果然最后發(fā)揮的也不錯。(我前面選擇題和閱讀做的并不算好,所以我猜測應(yīng)該是我的作文給我拉分了)
?
3英語翻譯理論(98分)
這一科今年也壓分了,過二位數(shù)的寥寥無幾,我只能從我自身講講備考方法以及反思,大家可以借鑒
題型:詞條翻譯,兩篇英漢兩篇漢英
?
?
一點補充:
1.?翻譯這一科一定要前期投入大量時間練習,我就是吃了虧了,每一天完成一篇英漢一篇漢英,同時強烈建議一周可以休息一天復(fù)盤,總結(jié),背誦一些表達,這樣提升會更快;我那時候是按備考階段劃分,專門空出兩三天時間做復(fù)盤。翻譯就是練習+復(fù)盤+練習。
?
2.?后期不建議再投入大量時間在翻譯練習上了,后期百科和政治才是重中之重,這倆提分更快
?
?
4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132分)
?
這科我開始的比較早,9月開始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背誦從學姐那買的筆記,一直到考試前
題型:填空題+小作文+大作文,不難
河海的百科不難,但平時要注意了解時事熱點新聞,比如美國總統(tǒng)是誰,這個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兩年;還有一些真題也會反復(fù)出現(xiàn)。
?
應(yīng)用文模板我是用的黃皮書+一些博主整理的資料(微博),我就是11月準備的,河海小作文不難,去年是一篇志愿者活動報告,我正好實習期間寫過類似報告,比較幸運;主要是格式正確+內(nèi)容合理的拓展,比如我在寫的時候添加了很多細節(jié),人數(shù)、分組工作、工作情況、反思之類的。
?
大作文也不難,邏輯體現(xiàn)出來就可以了,每年話題都不一樣,今年是由黃河延伸出來的環(huán)保。我十二月份看了一些作文書紙條系列《一看就能寫的滿分作文》,《一看就能用的作文素材》,記得多積累點作文素材,上考場有話說,邏輯有條理就行了。
?
百科背誦建議不要開始得太早,前期還是翻譯比較重要,但是今年壓分百科確實救了很多人一命,我覺得比較謹慎一點就10月就開始刷題庫吧,我還用了anki卡片,也出現(xiàn)一些真題,可以配套使用,查缺補漏。
?
我認為百科想要拿高分重點是平時積累+中后期持續(xù)發(fā)力+合理的記憶方法,堅持下去就會有成效,而且它的提分要比翻譯更快,所以千萬不能忽視。
?
一點點碎碎念~(但又很重要 !)
?
一直沒有提復(fù)習時間,是因為我后面也意識到盲目攀比時間沒有用,真正重要的是提高效率
·前期暑假在家一天6-7小時最多了,主要是打基礎(chǔ)
?
·9月10月大概8-9小時
·11月以后基本上都是10小時起步,最多的時候達到12-13小時
我說的這些是有效學習時間,舉個例子,我11月初的時候,早上5點50起床,洗漱后我就去陽臺背單詞,背百科,背政工報告,一直到9點回來繼續(xù)電腦敲字翻譯到中午12點,這期間不僅翻譯還要批改、整理筆記,所以我屬于效率很高的人,那時候上午的有效學習時間已經(jīng)達到6小時左右了。
不要有壓力,我屬于不知道怎么緩解壓力的人,11月中下旬開始出現(xiàn)一些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所以勞逸結(jié)合很重要,按部就班不心急~
最后終于要給大家說一說我的擇校考量啦~ 擇校無非是考慮三點要素,地理位置、學校排名以及專業(yè)排名
對于我來說絕對無法舍棄的地域和學校排名 (可能也是受高考失利的影響,覺得非得上個211圓夢不可)。北上廣難度太大,又由于南京是我高中的夢想,所以著重看了南京的高校(而且南京的大學很多,讀研應(yīng)該會比較有氛圍,再加上“南京地鐵為您留座"確實很有溫度)最后就確定是南京了
?
當時,我主要還是以考上為主,所以不選文科學校、綜合類大學以及外語類大學。最后只在南京理工、南京航空、南京農(nóng)業(yè)以及河海中選擇,而河海的百科是以填空題的形式考察(我本人不喜歡被枯燥乏味的簡答題一類,這也是我放棄教育學的重要原因) ,因此最后7月中確定了河海,后面就一直沒有換過學校了
在這里也建議大家,不怕選的晚,就怕倉促做決定,后期慌張換學校。既然做了選擇就要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