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巢啟用刷臉取件 卻遭小學生用照片破解 回應測試已下線

就在前幾天,嘉興上外秀洲外國語學校402班科學小隊,在一次課外科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只需要準備一張自己家長的照片,就能輕松“騙走”家長存放在豐巢快遞柜里的快遞。為了確保真實性,小朋友們還特意拍攝了幾段視頻,來證實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相信在近幾年更換過手機的同學,肯定知道手機的一項解鎖方式——人臉識別。通過前置攝像頭提前記錄記住人臉信息,在手機鎖屏后可以通過刷臉的方式快速解鎖。而這次遭到小學生“騙取”快遞的豐巢快遞柜,顯然就是使用了類似的刷臉方式。

那么,為什么豐巢快遞柜會如此清晰的“上當受騙”呢?要知道,并非所有的刷臉解鎖方案都是安全的。即使是手機的刷臉解鎖,也存在著安全風險。
目前,我們我們正常所能接觸到的刷臉解鎖,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2D人臉識別,一類是3D人臉識別。其中2D人臉識別,是目前大部分手機都在使用的解鎖方案,因為成本更低。

但2D人臉識別的缺點也很明顯,只能單純記錄用戶人臉的平面數(shù)據(jù),通俗點說就是記錄照片。當欺騙者獲取到用戶的照片時,就很容易通過這種2D平面的臉部照片進行欺騙。由于這個問題是基于硬件所產(chǎn)生的,因此即使擁有再先進的安全算法或軟件,都很難彌補這個缺陷——安全級別不夠高。
那3D人臉識別是什么呢,會不會更加安全?答案是肯定的。3D人臉識別需要至少兩顆傳感器以上,通過感知深度的方式建立起人臉的活體3D立體信息,再加上各種2D人臉識別無法使用的眾多安全策略,包括3D、紅外、RGB等多模態(tài)信息。即使欺騙者想要通過制作完美的用戶人臉模型,也基本不可能欺騙過3D人臉識別。

做個比較形象的比喻,在正常環(huán)境下樓梯時,我們雙眼的視覺差會感受到樓梯的遠近與高低的深度,這就可以理解為3D立體識別。但如果在捂住一只眼睛后再下樓梯(嘗試前請一定確保個人安全),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你不僅無法判斷樓梯的遠近與高低,甚至連自己踏出第一步的遠近都不敢肯定了,這就類似于2D平面識別。
因此,拿我們公認最安全的信息金融類APP支付寶舉例,并不是所有支持人臉識別的手機,都可以使用支付寶中的面容支付功能(這里說的是支付設(shè)置中的面容支付,并非生物識別中刷臉設(shè)置)。只有支持3D結(jié)構(gòu)光技術(shù)的手機,才可以開啟支付寶的面容支付功能,這也是迄今為止安全級別最高的人臉解鎖方案。

看到這里,想必各位同學應該明白了,小學生是如何 “騙走”了豐巢快遞柜里家長的快遞。對此,豐巢快遞柜官方微博很快進行了回應,這次遭到小學生們欺騙的人臉識別功能,屬于小范圍的試運營beta版本,目前已經(jīng)在第一時間下線了。

如此不嚴謹?shù)陌踩┒矗€是希望豐巢快遞柜能盡早處理。那么,支持3D結(jié)構(gòu)光的主流手機都有哪些呢?目前iPhone X、iPhone XR、iPhone XS系列、iPhone 11系列、華為Mate 20 Pro、華為Mate 30 Pro、榮耀Magic 2 3D結(jié)構(gòu)光版、小米8探索版、OPPO Find X等機型是支持3D結(jié)構(gòu)光的。
最后科普一下,由于前置3D結(jié)構(gòu)光模組的傳感器較多,導致模組的整體尺寸較大。以目前的技術(shù)來說,基本所有使用水滴屏或升降式攝像頭的手機,均不支持3D結(jié)構(gòu)光。
精彩資訊報道,專業(yè)視頻評測,盡在聚??萍?/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