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應該怎么寫

?
一、誰來寫
?
除落款的簽名部分一定要本人手寫,為避免出現(xiàn)手寫字體難以辨認的情況,借條的其余內容建議用電腦打印。
如果條件不允許非得手寫,實際上出借人、借款人或其他人來寫都行,只要能確保字體清晰準確。
?
二、能不能涂改
?
在手寫過程中,或者在完成后,發(fā)現(xiàn)內容有錯漏等需要增刪修改的地方,一般不建議在原內容上直接涂改,盡可能的全部重新打印或手寫,確保沒有任何錯漏。
如果非得在原內容上直接涂改,建議由借款人進行修改,修改完畢由借貸雙方在修改處附近再次簽名捺印。
?
三、基本內容
?
1、標題
?
建議使用“借款合同”、“借條”、“借據(jù)”等能夠直接體現(xiàn)借貸關系的標題名稱;若使用“欠條”等其他名稱實際上也影響不大,我們可以在正文內容明確雙方的借貸關系。
?
2、主體
?
在標題之后,應當直接寫明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姓名和身份證號碼,最好主動要求核對,保證與對方身份證上的信息一致。
出借人就是把錢借出去的人,借款人就是把錢借走的人,有些人經(jīng)常會搞不清楚、甚至寫混。
?
3、基本事實
?
建議將本次借款相關的事實以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方式全部寫明,包括借款人的處境和借款的理由、出借人已經(jīng)向借款人交付的借款情況(包括交付的數(shù)額、方式)等。
如果借款實際上是由借貸雙方的其他經(jīng)濟關系轉變來的,如原欠貨款,現(xiàn)轉為借款,還要說明清楚雙方原先的經(jīng)濟關系情況。
雙方的經(jīng)濟關系越復雜,這部分的內容就越重要。許多人經(jīng)常沒有寫這部分內容的意識,覺得太麻煩沒有必要,實際上起草的時候多費點精力、多寫些內容,可以為日后減少很多麻煩。
?
4、借款金額
?
金額分為數(shù)字和幣種兩部分。
數(shù)字部分可以只使用阿拉伯數(shù)字(俗稱小寫),也可以只使用漢字(俗稱大寫),也可以兩者同時使用,但是同時使用會增加錯漏和爭議的可能性。
幣種可以寫明人民幣,如果沒有寫明,按雙方的交易習慣,一般也會默認為人民幣。
?
5、借款的交付時間、方式、對象
?
寫明借款是否已經(jīng)交付,是在什么時間,通過什么方式(現(xiàn)金、銀行轉賬、微信轉賬、支付寶轉賬等),交付給誰(姓名、與借款人的關系、賬號名稱等)。
建議借條直接按借款已經(jīng)交付的形式寫明,借款人在簽署借條的同時,出借人將借款交付借款人,這樣借條就同時具有了收條的作用。
?
6、借款期限
?
可以直接寫明借款期限的開始日期和終止日期,也可以只寫終止日期,則開始日期默認為出借人提供借款之日;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選擇不約定借款期限。
約定借款期限有何利弊,具體可見《民間借貸的借款期限》一文。
?
7、利息、利率
?
可以直接寫明某段時間的利息為多少,如一年利息一千元,也可以直接約定利率為多少,如年利率10%。
但并不是所有的約定都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具體可見《民間借貸的“利率”》一文。
?
8、借款用途
?
寫明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注意出借人不能允許借款用于非法目的(如賭博),否則追回借款的請求將難以得到法院的支持。
?
9、還款的方式、時間、金額和性質
?
還款一般分為到期一次性還清和分期還款。
若是到期一次性還清,應當寫明借款人還款的時間、到期還款的總金額、其中本金多少、利息多少。
若是分期還款,應當寫明總共分多少期還款、多久為一期、每期還款的時間和金額、每期付還的本金多少、利息多少、總共付還的本金和利息的金額。
?
10、違約責任
?
可以寫明借款人如若沒有按時足額還款,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如逾期利息、違約金、律師費等費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約定都會得到法院的支持,具體可見《民間借貸的“本息之外”》一文。
?
11、聯(lián)系與送達
?
可以寫明借貸雙方的所有微信號,注意不是微信昵稱,方便在日后發(fā)生糾紛時可以直接使用相關微信號的聊天內容作為證據(jù)。
可以寫明以雙方身份證上的地址作為相關文書(如催款函、對賬單、法院訴訟文書)的送達地址,方便日后法院聯(lián)系對方,避免案件進入公告程序,縮短案件期限。
這部分內容,盡管實際中并不常用,但一旦發(fā)生糾紛起訴到法院,卻是非常好用的。
?
12、落款的簽名捺印與日期
?
借條結尾應當由借款人在“借款人”處簽名、按捺手印。
出于保護借款人的目的考慮,出借人也應當在落款“出借人”處簽名捺印,因為提供借款給他人使用是出借人的承諾,沒有簽名確認的話那這些承諾對出借人就失去約束力。
只有本人簽名、沒有按捺手印,也是同樣有效的,按捺手印的作用僅在于增加識別度。
落款日期,本身的作用就在于證明簽署日期,因此一般情況下直接寫明簽署的當天日期即可。
?
四、附件
?
雙方的身份證正反面復印件、借款轉賬記錄等案件相關的事實材料可以作為借條的附件,借貸雙方同樣應當在附件的每頁紙上簽名捺印,附件最后和借條裝訂在一起。
至此,一份相對規(guī)范的借條就完成了。
?
五、借條該給誰
?
實踐中,經(jīng)常只起草一份,并最終由出借人保留。
出于保護借款人的目的考慮,其實應當一式兩份,借貸雙方各持一份。
?
?
法律依據(jù):
1.?《民法典》(2021年實施)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2020〕17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