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日讀《美學散步》12
論素描——孫多慈素描集序 筆記: ??1.西洋畫素描與中國畫的白描及水墨法,擺脫了彩色的紛華燦爛、輕裝簡從,直接把握物的輪廓、物的動態(tài)、物的靈魂。畫家的眼、手、心與造物面對面肉搏。物象在此啟示它的真形,畫家在此流露他的手法與個性。 ??2.中國畫自始至終以線為主。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上說:“無線者非畫也。” ??3.西洋畫的素描則自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倫勃朗以來,不但是作為油畫的基礎工作,畫家與物象第一次會晤交接的產兒,且以其親切地表示畫家“藝術心靈的探險史”與造物肉搏時的悲劇與光榮的勝利,使我們直接窺見藝人心物交融的靈感剎那,驚天動地的非常際會。其歷史的價值與心理的趣味有時超過完成的油畫。 ??4.中、西線畫之觀照物象與表現(xiàn)物象的方式、技法,有著歷史上傳統(tǒng)的差別:西畫線條是撫摸著肉體,顯露著凹凸,體貼輪廓以把握堅固的實體感覺;中國畫則以飄灑流暢的線紋,筆酣墨飽,自由組織,暗示物象的骨骼、氣勢與動向。 ??5.素描的價值在直接取相,眼、手、心相應以與造物肉搏,而其精神則又在以富于暗示力的線紋或墨彩表出具體的形神。故一切造型藝術的復興,當以素描為起點;素描是返于“自然”,返于“自心”,返于“直接”,返于“真”,更是返于純凈無欺。 ??6.孫多慈女士以中國紙筆寫肖像,落墨不多,全以墨彩分凹凸明暗;以西畫的立體感含詠于中畫之水暈墨章中,質實而空靈,別開生面。引中畫更近于自然,恢復踏實的形體感,未嘗不是中畫發(fā)展的一條新路。 ??7.各幅作品都能表示作者觀察敏銳,筆法堅穩(wěn)、清新之氣,撲人眉宇,覽者自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