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保質期一般多久?放了好幾年的茶還能喝嗎?
喝茶是很多朋友都喜歡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天天喝茶的你,是否知道茶葉的保質期是多久?茶葉過期了還能不能喝嗯?
今天原祖山與大家一起聊聊不同的茶葉保質期以及茶葉過了保質期是否還能喝的問題。

不同茶葉的保質期是多久
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有保質期,就連用來保鮮的保鮮紙都會過期。茶葉的保質期主要是根據(jù)不同茶類的制作工藝來劃分的。
根據(jù)GB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規(guī)定,茶葉外包裝上必須標注保質期。

但是,從茶葉的產品標準上看,雖有規(guī)定不同茶類的貯存條件,但并沒有規(guī)定茶葉的保質期是多久。所以目前市場上,茶葉外包裝所標注的保質期均是商家根據(jù)茶葉的“最佳賞味期”定奪的。

1、綠茶保質期:綠茶是不發(fā)酵茶,茶葉中保留了最多的營養(yǎng)成分,原則上綠茶開封后,要盡快飲用,避免儲存太久,有益養(yǎng)分物質都氧化浪費了。因此,綠茶一般的有效期是12個月~18個月。

2、黃茶保質期:黃茶是輕度發(fā)酵茶,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增加一道特有的“悶黃”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分氧化,減少了一部分苦澀味道,使其形成“黃湯黃葉”的特點,滋味甘醇鮮甜。黃茶的保質期與綠茶比較相似,一般是一年最佳賞味期。

3、白茶保質期:白茶是不發(fā)酵或微發(fā)酵茶,主要看它有沒有進行揉捻,茶鮮葉揉捻后靜置一段時間,就會緩慢出現(xiàn)氧化發(fā)酵。白茶制作工藝最為簡單,只需要萎凋與干燥即可,因此白茶的氣味更接近茶葉自身原味,滋味鮮甜、香氣清爽。
因為白茶比較特殊,因為沒有經過高溫殺酶,具備后續(xù)轉化的空間,放在良好的密封儲存環(huán)境,會逐漸轉化增加醇厚的甜味。因此白茶可以趁早喝鮮,也可以存放起來,待轉化后又能喝醇。

白茶存放時間越長(需要注意防潮避光、隔絕異味貯藏),具有一定陳放收藏價值,茶圈“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和“老白茶”的說法,但是切忌不可放太久,盡量在七年內喝完,避免茶葉芳香物質與有益養(yǎng)分氧化揮發(fā)太多。

4、烏龍茶保質期: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茶葉的品質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口感與香氣層次最為豐富。像鐵觀音、大紅袍、鳳凰水仙、武夷巖茶、肉桂、八仙、鋸朵仔、鴨屎香等等都是烏龍茶代表。
如果是焙火發(fā)酵較輕的烏龍茶一般保質期為18個月,焙火足、濃香型的烏龍茶,在未拆封過的情況下,保質期可以達到24個月。

5、紅茶保質期:紅茶是全發(fā)酵茶,經過發(fā)酵工藝,紅茶會產生花香、果香、蜜香,滋味也轉為甘醇綿和,不像綠茶那般鮮爽中會有苦澀之感。
紅茶的保質期一般是18~24個月,如果散茶保質期會比獨立小包裝的茶更短,應該放入牛皮袋、鋁罐等密封性比較好的器皿中,防潮避光、低溫儲藏(切勿放冰箱急凍)。

6、黑茶保質期:黑茶是后發(fā)酵茶,是在所有茶類中保質期最長的,有著“越陳越香”的特性。在存放時間上,國家標準規(guī)定:黑茶在清潔、防潮、無異味條件下可以長期保存。
一般認為黑茶的最佳賞味期是10~15年。

放了好幾年的茶還能喝嗎?
茶葉過了保質期是不是就不能喝,其實也不一定。上文說了不同茶葉的保質期是沒有強制規(guī)定,過期不代表茶葉一定是變質、不可飲用了;只能說明“茶葉已經過了最佳賞味期,品鑒價值下降了”,茶葉仍然可以飲用,但是如果不是名優(yōu)好茶、貴茶,原祖山建議也是直接處理掉,雖然節(jié)儉是種美德,茶性尚儉,但是真的因小失大就不值得了。

如何判斷茶葉是否“真正過期”
我們一般是看茶葉的顏色是氧化變色嚴重(變暗變褐)、茶葉有無異味、茶葉有無長霉,如果都滿足了,應該直接扔掉。
這里建議地處南方的茶友們,容易有梅雨、回南天天氣的茶友,在購買茶葉時,不妨選擇有獨立小包裝的茶葉,更方便貯藏茶葉,有利于保持茶葉的品質。
在潮濕天氣,要注意使用除濕器,或者在茶葉罐里,放上干燥劑,保持器皿內部干爽,營造適宜貯藏茶葉的環(huán)境。

今日話題:你家的茶葉有貯存到過期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