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鋒槍和輕機槍分班搭配,1939年芬蘭步槍連人員武器編制
前兩天狗子剛吐槽了一些芬蘭索米KP31沖鋒槍是被個吹爆的神話,評論區(qū)和私信就有些小伙伴希望我能說說索米沖鋒槍在芬軍當中到底是怎么個配置。
我這還特意去查了查,不過芬蘭語我肯定不會,只能有英文查到了一些細枝末節(jié),所以這篇主要以芬軍步槍連展開來談。
首先芬軍在1935年那會兒的部隊以團為單位,等1939年蘇芬戰(zhàn)爭開打之后才緊急組件了9個師。而一個芬軍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轄三個步槍連和一個機槍連,光從這塊來看和其他國家部隊都差不多。再下去的話就有點不一樣了。
芬軍一個步槍連下轄四個步槍排,每個步槍排分成了四個班——兩個步槍班+兩個輕機槍班,這篇我主要捋這個步槍連的事兒。
芬軍的步槍連整體編制上比較完整,獨立作戰(zhàn)能力較強。咱們先從后勤那邊看,芬軍步槍連下轄的后勤排里頭包含
排部:排長+文員
醫(yī)療班:醫(yī)療士官、下士和衛(wèi)生員X4
彈藥班:彈藥士官、彈藥手X2(帶騾馬+拖車)
補給班:補給軍士,一個廚子隊(7人+4馬車),一個后勤隊(兩修補匠、兩糧草員、1車夫+一臺大馬車,兩臺小馬車)
這種后勤體系下到連級的玩法至少是毛子不具備的,他們的廚房醫(yī)療隊之類的都直接屬營轄。
hum 芬軍的馬車很多都是雪橇車
另外整個連部也可以簡單分為三個部門
跑腿班:5人,兩輛自行車
偵察班:4人,白衣雪橇大佬
化學防護班:4人,一直沒派上啥用
好了我們還是主要說下連下屬的步兵排到底是怎么個狀況
芬軍每個步兵排同樣有個排部,里頭除了排長(手槍)之外另有一個排軍士和兩個排跑腿,這三人均持M27步槍(芬版莫辛納甘)。
每個排下轄兩個步槍班和兩個輕機槍班
步槍班總計十人:班長與8個步兵持M27步槍,1人持索米沖鋒槍。
輕機槍班總計七人:班長與三名步兵持M27步槍,機槍手、副射手、彈藥手伺候一挺拉赫蒂L/S M26輕機槍,自衛(wèi)武器均有配手槍。
上圖右側那挺就是M26輕機槍,當年國軍問芬蘭采購過3萬挺,但最后只交付了1200挺。
那么咱們可以做個簡單的反推,芬軍每個步槍連8挺索米/M26。每個營就是24挺,每個團72挺,這自動火力數(shù)量算是很弱的(重機槍連只有步槍和重機槍)。另外芬軍的迫擊炮也很少,1939年配置中只有團部才下轄一個81mm迫擊炮連,而且里頭只有4門炮...(國軍迫擊炮都是下營的,至少編制上是這樣...)。
所以說,在蘇芬戰(zhàn)爭中,芬蘭能和毛子打成這樣也算是真猛男了~ 你說是吧,索米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