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全臺殺妻案!詭異案件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童言無忌背后的恐怖真相


1988年10月10日,臺北的一家報社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
標題極其驚悚:爸爸把媽媽的頭拿下來了。
副標題寫著:母親到哪里去了?小男孩親眼目睹事發(fā)經(jīng)過。
父親讓他跟別人說:媽媽跟別的男人走了。

一時之間,「殺妻毀尸」,「恐怖童言」等字眼,充斥著臺北市的每一個角落。
人人都說小孩子是不會撒謊的,于是孩子的父親很快被逮捕。
但詭異的是,警方把臺北市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孩子媽媽的遺體。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的這期案件在上個世紀轟動了全臺灣。
案情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結(jié)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植劳缘谋澈缶烤闺[藏著怎樣的真相呢?
失蹤的女人

1988 年 10 月 5 日,一位中年女人神色焦急地走進了臺北市古亭分局。
剛進來便拉著一位警員說道:「警官,我那可憐的女兒被殺了!」
中年女人名叫陳桂梅,她手中還拿著一卷錄音帶。
陳桂梅對警方說,她的女兒叫吳瑞云,時年24歲。
雖然已經(jīng)出嫁,但與娘家聯(lián)系密切,隔三差五便會帶著一兒一女回娘家吃飯。
可最近女兒吳瑞云已經(jīng)兩個多月沒有露面了。
陳桂梅邊哭邊說著,她知道女兒已經(jīng)遭遇不測了,
而殺害女兒的兇手不是別人,正是女兒的丈夫姚正源。
陳桂梅還說自己手上有錄音證據(jù),說著便按下了錄音帶的播放鍵,
錄音當即回蕩在警局的每個角落。
「那天晚上爸爸把媽媽的頭拿下來,之后就沒有再看到媽媽了。」
「媽媽被爸爸放進了很多黑色的小袋子里?!?/p>
「爸爸要我們說,媽媽跟別的男生一起走了。」
錄音里是一個孩童的稚嫩聲音,可說出的話卻讓在場的警察們不寒而栗。
他們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惡性刑事案件。
上個世紀80年代是臺灣治安史上的黑暗時期。
槍擊、搶劫案件不斷,被捉拿歸案的兇手卻寥寥無幾,警方的公信力大不如前。
面對此等大案,古亭分局的警察們自然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立刻著手展開調(diào)查。
奉子成婚

1983年,19歲的吳瑞云和同齡的姚正源相戀了。
吳瑞云皮膚白皙,五官清秀,是母親陳桂梅的掌上明珠。
陳桂梅一直覺得憑借女兒的樣貌一定能嫁的不錯。
可女兒帶回家的男朋友卻是長相平平、家境普通的姚正源,母親陳桂梅是堅決反對。
可不料吳瑞云卻告訴母親,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懷有身孕了,
無奈之下,陳桂梅只好同意二人結(jié)婚。
婚后不久,姚正源和吳瑞云夫婦就生下了兒子,次年又生下了一個女兒。
然而這場不顧父母阻攔,奉子成婚、雙向奔赴的愛情,
卻在婚后5年的瑣碎生活中迅速消磨殆盡。
姚正源和吳瑞云學(xué)歷都不高,結(jié)婚后都沒有找到正經(jīng)工作,
夫妻倆依靠打零工維生,再加上要養(yǎng)育一雙兒女,日子過得十分拮據(jù)。

每次看到這個不爭氣的女婿,陳桂梅就氣不打一處來。
但因為心疼女兒和年幼的外孫、外孫女,她還是時不時地接濟女兒的小家庭。
后來,為了維持生活,姚正源選擇去做了海員。
海員的工作枯燥辛苦,而且一走就是半年,但是收入相當不錯。
吳瑞云這邊則留在家里照顧一雙兒女。雖然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了,
但常年的分居卻讓姚正源、吳瑞云的夫妻感情越來越淡薄了。
1988年7月13日這天是姚正源跑船回來的日子。
陳桂梅早早地就做好了一桌子飯菜,等著女兒一家的到來。
可到了傍晚時分,敲門的卻只有女婿一人。
問起原因時,女婿姚正源說,吳瑞云在家陪孩子,就不過來了。
陳桂梅隱隱感覺不對勁,猜想一定是小兩口又鬧矛盾了。
她沉著臉給女兒打電話,沒想到女兒和姚正源說辭一直,
說已經(jīng)給兩個孩子準備了晚餐了,就不過去了。
姚正源在岳母家的這頓飯吃的氣氛沉悶,草草吃完就趕緊回家了。
7月15日,陳桂梅接到了女兒打來的電話,向她借2000新臺幣買菜錢。
女婿剛剛出海歸來,應(yīng)該拿了可觀的薪水,女兒為什么還要管娘家借錢呢?
雖然心中惱火,但陳桂梅還是把錢借給了女兒。
她怎么也不會想到,這竟然是女兒最后一次跟她聯(lián)絡(luò)了。

7月16日,女婿姚正源突然告訴陳桂梅,他們要從現(xiàn)在租住的小區(qū)搬走了。
新家的固定電話還沒裝好,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暫時沒辦法聯(lián)絡(luò)了。
掛斷電話之后,姚正源還特地說了一句,「岳母不必擔(dān)心」。
可陳桂梅越想越不對勁。好端端地怎么突然搬家呢?女兒之前也從來沒有提起過這事呀。
就這樣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一直沒有收到女兒消息的陳桂梅,
摸著路找到了姚正源的新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家里只有姚正源和兩個孩子。
姚正源告訴她,不久前,吳瑞云和自己吵了一架,然后就離家出走了。
還說已經(jīng)報警了。當聽到「離家出走」這幾個字眼后,陳桂梅頓時慌亂起來。
這解釋也太牽強了?;叵胫@幾個月來女婿的表現(xiàn),她疑竇頓生。
女婿倉促搬家的做法,以及冷漠的態(tài)度,讓陳桂梅萌生了一個可怕的猜測。
而這個猜測在幾天后的10月3日,得到了驗證。

10月3日,借著關(guān)心孩子的名義,陳桂梅讓姚正源帶兒女來家里吃飯。
用餐期間,趁姚正源上廁所和打電話的時機,陳桂梅趕緊詢問五歲的外孫
「告訴外婆,媽媽去哪里了?」小外孫一開始的回答是「不知道」。
后來陳桂梅又問:「那媽媽不見之前,發(fā)生了什么?爸爸和媽媽吵架了嗎?」
小外孫接著說道:「嗯,那天爸爸和媽媽吵架,然后爸爸就把媽媽的頭拿下來了?!?/p>
陳桂梅瞬間冒出一身冷汗,壓抑著恐懼,陳桂梅吃完了這頓飯。
當夜,她輾轉(zhuǎn)難眠,腦海中浮現(xiàn)了一幅又一幅女兒遭遇不測的畫面。
陳桂梅知道自己必須馬上報警,但報警之前,她還需要做一件事。
第二天,10月4日,陳桂梅又邀請姚正源帶著孩子們來家里吃飯。
這次,陳桂梅叮囑丈夫把姚正源灌醉,之后詳細詢問了兩個孩子,并錄音留證。
10月5日,陳桂梅拿著錄音證據(jù),只身來到了臺北市古亭分局報案。
這就有了剛才提到的那一幕。
被捕的丈夫

1988年10 月 6 日,
像往常一樣在幼兒園門口等候兩個孩子放學(xué)的姚正源被警方突襲抓捕。
被捕時,姚正源掙扎了好一會兒,引來了不少圍觀者。
當?shù)弥约罕徊兜脑蚴恰笟⑵薹质箷r,姚正源瞪大了眼睛,
一臉惶恐地說:
「不是我,我沒殺人!吳瑞云肯定沒死,她要離婚就離,我也不至于殺人。」
到警局后,見姚正源不承認自己的罪行,警方放出了兩個孩子的錄音。
聽了錄音的姚正源大喊冤枉,表示自己完全不清孩子們?yōu)槭裁磿@么說。
警方問姚正源最后一次見到妻子吳瑞云是什么時候。
姚正源說,7月15日那天,吳瑞云提出要離婚。
他不答應(yīng),兩個人就吵了起來。之后吳瑞云就走了。
這半年多來,吳瑞云一直在一家電子廠上夜班,
當時他也沒想那么多,以為吳瑞云是去上班了,誰知道走了就再也沒回來。
姚正源還說,這次出海回來后,他一直在做水電零工,有時候也會出去跑跑出租。
妻子離家出走后,他一面要賺錢,一面要帶孩子,每天忙得腳不沾地,
也顧不上去找妻子,只是去警局報了失蹤。
在姚正源的描述中,他才是那個被妻子殘忍拋棄的可憐丈夫。
可是當警方問到吳瑞云在哪家電子廠上班時,姚正源卻支支吾吾,一問三不知。
同樣對此毫不知情的還有吳瑞云的母親陳桂梅以及吳家親戚。
吳瑞云失蹤前后的行蹤,徹底成了一個謎。
與此同時,聞風(fēng)趕來的媒體早已將警局團團圍住。
盡管此時警方也沒有掌握任何實質(zhì)性的證據(jù),但民眾心中的天枰早已傾斜。
「小孩子怎么會說謊呢?」「如果不是親眼看見,怎么會說出那么可怕的證詞呢?」

吳瑞云的母親陳桂梅甚至為吳瑞云設(shè)立了靈堂,
聲淚俱下地向媒體哭訴女婿的殘暴和女兒的可憐。
一時之間,輿論沸騰,各種謾罵和猜忌聲如潮水般向姚正源涌來。
就連住在姚正源夫婦舊址的現(xiàn)任租客,也向大眾講述自己的驚悚經(jīng)歷。
新租客說,他剛搬進來時,在冰箱里發(fā)現(xiàn)了一袋已經(jīng)腐壞生蛆的肉,臭氣熏天。
后來還常常夢到一個斷頭女鬼,穿著紅衣服,滿身都是血,也不說話,就默默地看著他。
那包腐肉早已經(jīng)被新租客扔掉了。警方在附近的垃圾場連續(xù)搜查了好幾天,但一無所獲。

不過在走訪鄰居的過程中,警方卻意外聽到不少街坊四鄰說,
姚正源出海的這半年,吳瑞云的生活似乎也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一改往日的愁容,不僅穿著更亮眼了,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很快,另一路調(diào)查小隊在姚正源原住所的浴室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鍵性的證據(jù)。
浴室的地板上檢測到了血跡。案件看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但血跡的量很少。
姚正源如果真的殺害了妻子并且在這里分尸的話,應(yīng)該有大片大片的血跡反應(yīng)才對。
而且姚正源吳瑞云夫妻倆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生活中如果不小心磕破了手腳,
有出血的話,也是會被血跡反應(yīng)偵測到的。
警方明白,現(xiàn)有的證據(jù)還不足以給姚正源定罪。
急于破案的他們把姚正源的一雙兒女帶回了原住所,
顧不得是否會給小孩的心理造成傷害,開始詳細盤問兩個孩子看到的一切,
讓他們幫忙重建現(xiàn)場。
當警方問到,爸爸把媽媽放進了很多黑色的小袋子里之后,去了哪里時。
兩個孩子說,去了一個跑馬場,傍邊還有公園。
就這樣,警方迅速將青年公園跑馬場鎖定為了拋尸地點。
盡管兩個孩子因為年幼,證詞說的短短續(xù)續(xù),
但警方認為這足夠他們拼湊出一幅完整的作案軌跡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古亭分局調(diào)動所有警力,對青年公園跑馬場展開了地毯式的搜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案件的走向卻只能用狗血兩個字來形容了。
反轉(zhuǎn)

1988年10月,臺北青年公園跑馬場上演了奇葩的一幕,
大批警員聚集在這里,一連好幾天,沒日沒夜地挖。
可掘地三尺后,萬眾期待的結(jié)果并沒有出現(xiàn),孩子口中的「尸體」根本不存在,
甚至連一根人類的骨頭都沒有找到。
這次「興師動眾」的出警非但沒能幫臺北警方挽回公信力,
反而把他們推向了輿論的風(fēng)口浪尖,面對各路媒體和記者一次又一次的尖銳提問,
警方最終在缺少關(guān)鍵性證據(jù)的情況下,就把姚正源移交給了檢察院。
然而,就在此時,案情出現(xiàn)了180度的大翻轉(zhuǎn)。
接連有「知情人士」聯(lián)系警方,表示他們前不久還見過所謂的「死者」吳瑞云。
其中有一個人甚至表示,自己就是吳瑞云,她活的好好的,請求警方不要再查下去了。
可當警方要求她出面澄清時,女子果斷掛掉了電話。警方判定,這就是一個惡作劇。

還有一名女子自稱是吳瑞云的同事,
但她們上班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電子廠,而是臺北的一家三溫暖。
女子說,9月份她還和吳瑞云一起吃過飯呢,
而吳母陳桂梅推測的女兒的遇害時間卻是在7月。
順著這條線索,警方找到了那家三溫暖。
三溫暖老板表示,這里沒有什么吳瑞云,但有一個叫做阿蓮的女技師,
和報紙上的吳瑞云長得一模一樣。不過,前一段時間阿蓮剛剛辭職了。

聯(lián)系警方的阿蓮的女同事說,阿蓮其實就是吳瑞云。
警方在女同事的手機上安裝了錄音設(shè)備,幾天后,女同事再次接到了吳瑞云的電話,
她問吳瑞云,人現(xiàn)在在哪兒,吳瑞云說在高雄。
女同事接著問,為什么不出來澄清一切。
吳瑞云只是說了一句,「我是有苦衷的」,就匆匆掛掉了電話,從此銷聲匿跡。
警方也無法確認所謂的阿蓮是否真的就是吳瑞云。
此時,有一部分人開始質(zhì)疑兩個孩子證詞的真實性。
如果他們真的親眼目睹了父親殺害了母親,并且肢解,拋尸,埋尸,
怎么可能還如此淡定的描述這一過程。正常來說,早就已經(jīng)嚇出來心理問題了。

偵查庭上,陳桂梅拉著外孫外孫女的手一起出庭,她哽咽著告訴檢察官,
女兒一定是冤死的。經(jīng)驗豐富檢察官管高岳以配合調(diào)查為由將陳桂梅支走,
隨后輕聲地對小兄妹說,「幼兒園里老師有沒有教過你們不能說謊呀?」孩子們點點頭。
管高岳又說「那叔叔問你們,爸爸殺了媽媽嗎?」孩子們說「不知道」。
聽到這個回答,管高岳屏住了呼吸,接著追問,「是有人教你們那樣講的嗎?」
在幾秒鐘的沉默后,4歲的妹妹說出了一句「是阿嬤教的啦」。
至此,這起由童言童語引發(fā)的驚魂案件,反轉(zhuǎn)成了一起烏龍事件。
由于姚家兄妹翻供,再加上警方?jīng)]有找到任何的物理性證據(jù),沒有兇器,沒有尸骨,
也沒有找到案發(fā)現(xiàn)場,被羈押了八天的姚正源無罪釋放。
對于孩子們之前的說詞,姚正源只是無奈苦笑,
他表示兒女們年紀還太小,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不過說到岳母陳桂梅,姚正源則頗為氣憤地向警方投訴,
陳桂梅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栽贓自己殺害妻子了。
兩三年前,吳瑞云也曾離家出走一個多月。
陳桂梅在這段期間找不到女兒,也是指責(zé)他殺妻。
這一次,兩個幼兒會語出驚人,很可能就是受到了外婆的教唆。
陳桂梅這邊自然是氣急敗壞地大力否認,她說:
「我也是聽外孫說的這么逼真才會相信的!
若是我教唆孩子們說謊,又何必苦苦尋找女兒,還為她設(shè)立靈堂?」
警方覺得陳桂梅的話也有道理,畢竟吳瑞云失蹤后,陳桂梅的焦急與憔悴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姚正源沒有殺妻的話,吳瑞云究竟去了哪里呢?
在姚正源被關(guān)押期間,姚家小女兒還出了車禍,住進了加護病房。
媒體對此事也進行了大肆報道。但吳瑞云自始至終都沒有現(xiàn)身。
不少人開始猜測,姚正源殺妻也許是烏龍,但吳瑞云可能真的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否則怎么會在事情鬧得滿城風(fēng)雨、女兒住院、母親焦急尋人、
丈夫險些被冤枉的情況下,依然不露面呢?
吳瑞云的失蹤徹底變成了一樁懸案,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與此同時,與案件有關(guān)的靈異故事也被傳得甚囂塵上。
靈異事件

雖然沒有證據(jù),陳桂梅依然堅信女兒已經(jīng)遇害,
她還對外宣稱自己冤死的女兒常在家中顯靈,
從以前居住的臥室里丟出錢幣、煙灰缸等物。
就連陳桂梅的鄰居也說,常常在半夜聽到有女人的哭聲。
各種靈異傳聞搞得人心惶惶,
到最后甚至驚動了時任臺灣警政署署長莊亨岱和刑事局長盧毓鈞。

他們決定帶幾名高級警員到陳桂梅家實地勘察,一方面可以查清真情,
另一方面還能穩(wěn)定人心。一行人來到陳桂梅家之后,一開始什么都沒有發(fā)生,
但就在他們起身穿鞋,準備離開的時候,一個煙灰缸突然從客廳飛出來了。
所有人都驚呆了,難道說真的有人含冤而死,陰魂不散嗎?
同時,也有一些媒體開始懷疑這些所謂的靈異事件是人為。
因為有報社記者去陳桂梅家查看后,發(fā)現(xiàn)他們家除了大門,后面還有一個小門。
陳桂梅家的親屬可以通過這個小門自由進出。
那么有沒有可能是陳桂梅為了推動案件的進展,給警方施壓,而故意裝神弄鬼呢?
就算遭到質(zhì)疑,是自家人在自導(dǎo)自演,陳桂梅也不以為意,
只要能為女兒討回公道,她做什么都愿意。
她曾經(jīng)懸賞5萬新臺幣給任何可以提供有價值線索的人。

幾年來她斥資超兩百萬新臺幣,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四處尋找女兒的下落。
陳桂梅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尸,一個大活人怎么可能就這么沒了呢?!?/p>
時間慢慢流逝,吳瑞云的失蹤變成了柜子里一袋無人問津的檔案,
媒體不在報道,輿論不在討論。只有陳桂梅在一個個輾轉(zhuǎn)難眠的夜里,不斷地告訴自己,
即使女兒死了,也要找回她的尸骨,讓她得以安息。
正常的尋人途徑走不通,陳桂梅開始求神拜佛。
1991年10月,一位道姑的出現(xiàn),給陳桂梅帶來了新的希望。
再反轉(zhuǎn)

1991年10月,陳桂梅找來了一位道姑作法。
突然,道姑像是被邪靈附身了一般啊啊大叫,還抓傷了自己的肚子。
陳桂梅頓時覺得是女兒顯靈了,她逼問道姑女兒的尸骨究竟葬在何處。
道姑在瘋癲的狀態(tài)中說出了四個字點:中正橋下。
陳桂梅喜出望外,她來到警局,希望警方配合自己尋找吳瑞云。
陳桂梅的說法有些魔幻,但警政署長莊亨岱還是親自帶隊來到了道姑所說的埋尸地點。
警方的再次出動引來了不少圍觀的群眾,一堆人挖了半天,
沒想到這一次竟然真的從橋下挖出了一堆白骨!
陳桂梅撲在白骨上嚎啕大哭,吳家人也情緒非常激動。

警方驅(qū)散了周圍的群眾,并將白骨送到法醫(yī)檢驗科進行檢驗,
可幾天后的檢驗結(jié)果卻讓所有人哭笑不得:這些骨頭根本不是人骨……是豬骨頭。
現(xiàn)實就是如此荒誕,中正橋下的豬骨頭是不是道姑提前埋下的,警方也沒有深究。
就這樣,日月更替,四季輪回,就在吳瑞云的失蹤逐漸被人們淡忘,
連陳桂梅也漸漸開始放棄的時候。
1993年2月,這場持續(xù)了5年的鬧劇迎來了它的高潮與結(jié)局。
真相大白

1993年2月,吳家弟弟接到一個電話,里面?zhèn)鱽砹司眠`又熟悉的聲音,
正是失蹤了五年的姐姐吳瑞云!幾天后,一個年輕女子來到花蓮警局,
說是要給自己的孩子上戶口。她神情畏怯,仿佛在害怕著什么。
當她說出身份信息后,「吳瑞云」三個字赫然出現(xiàn)在警察面前的登記簿上,
在場的所有人都怔愣不已。這名女子正是當年「殺妻分尸案」的女主角、
警方挖地三尺都沒有找到的吳瑞云。
她呼吸心跳正常,頭沒有被拿下來,更沒有靈魂出竅給母親和租客托夢。
那么這么多年來,她到底去了哪里呢?又為何不肯現(xiàn)身呢?
在警方的逼問下,事情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原來當年姚正源出海后,吳瑞云并沒有去什么電子廠上班,
而是化名「劉瑞蓮」去了一家名為七吉三溫暖的桑拿會所上班。
在那里,她結(jié)識了一位楊姓男子,兩人很快陷入愛河。
姚正源出海歸來后,吳瑞云便提出離婚,但姚正源不同意,兩人大吵一架,甚至動了手。
第二天,吳瑞云向母親陳桂梅借了2000新臺幣,與楊姓男子私奔了。
烏龍事件鬧大后,吳瑞云不是沒有想過澄清,她給警局打電話,坦白自己沒有死。

那個聯(lián)絡(luò)警方,聲稱是吳瑞云女同事的人,所說的話也是真的。
吳瑞云說她之所以無法現(xiàn)身,是因為楊姓男子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
也不知道她結(jié)過婚,有過孩子。
如果楊姓男子知道真相一定會離她而去的,吳瑞云不敢冒這個風(fēng)險。
幾年來,楊姓男子數(shù)次提出要去吳瑞云家看看,向她的父母提親,都被吳瑞云搪塞過去了。
如今要不是因為他們有了孩子,楊姓男子逼著吳瑞云給孩子上戶口,
自私的吳瑞云也許永遠都不會現(xiàn)身。
當年有臺灣媒體形容這期案件時「被害人為愛甘愿做鬼,五年后死而復(fù)生」。
這樣的總結(jié)算是相當精辟了。
鬧劇雖然落下了帷幕,但在這狼狽的五年里,又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呢?
姚正源雖然被無罪釋放了,但此后一直遭受不明不白的指指點點。
如果當年法院認為姚正源故意殺人罪成立,那么最壞的情況,他可能會被判處死刑。
吳瑞云再次出現(xiàn)后,姚正源表現(xiàn)得很淡然,他說他早就猜到妻子沒有死,只是沒人相信他。
因為跟吳瑞云的婚姻關(guān)系仍然是存續(xù)的狀態(tài),
姚正源后來以妨害家庭罪,將吳瑞云和其男友楊某吿上了法庭。
楊姓男子5年來一直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謊言里,如今夢醒,禍從天降。
他們的孩子也被籠罩在了母親親手造就的這片陰霾當中。
不過,關(guān)于吳瑞云和楊某后來是否真的被判刑 ,我在網(wǎng)上并沒有查到資料。
吳瑞云的母親陳桂梅,幾年來為尋找女兒幾乎瘋魔,吳瑞云出現(xiàn)后,
檢察院以謊報案情、教唆外孫捏造證詞的罪名,對陳桂梅提起了公訴。
不過,后來法院認定陳桂梅不具備作案意圖,是真心以為女兒被殺了,所以判她無罪。
吳瑞云如今過得怎么樣了,又是否為她的自私自利感到過懊悔,我們不得而知。

整起案件源自于兩個孩子的一句話,但他們似乎才是案子最深的受害者。
案發(fā)當時,一個4歲,一個5歲,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周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便被無數(shù)成年人的鋒利唇舌圍困在了1988年的那個秋天。
說到這兒,這起案件還是留給我們了一個問題,
兩個孩子一開始為什么會說出那些虛假證詞呢?
“童言無忌”
對于姚正源一雙兒女為何會說謊的原因,臺北市警方其實并沒有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警方曾經(jīng)邀請兒童心理專家來分析過姚家兄妹的行為,專家聲稱,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
兒童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如果他們曾經(jīng)見過父母吵架,或者父親宰殺家禽家畜,
就可能會無意識地編造他們不曾見過的事情。
再加上陳桂梅一直對女婿心懷不滿,甚至懷疑就是女婿導(dǎo)致了女兒的失蹤。
在這樣的側(cè)面引導(dǎo)下,姚家兄妹也會展開聯(lián)想。

一年多以前,曾經(jīng)跟大家分享過一起發(fā)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案件。
一名年近6旬的老人朱迪·約翰遜Judy Johnson慘死家中。
警方因為Johnson年僅6歲的小外孫女的證詞,
將Johnson的女婿克拉倫斯·埃爾金斯Clarence Elkins送上了法庭。
最終,埃爾金斯被判處終身監(jiān)禁。但幸虧埃爾金斯的妻子沒有放棄,
四處奔走,尋找真兇,才在7年后,還了埃爾金斯一個清白。
吳瑞云案和埃爾金斯案都讓我想起了一部高分丹麥電影《狩獵》。
人們都說,孩子是不會撒謊的,也沒有理由撒謊,但《狩獵》告訴我們,
孩子可能才是那個最容易誤導(dǎo)大人的群體。

《狩獵》的主人公盧卡斯是個善良溫和的中年男人,離婚后在一家幼兒園做護工。
對孩子們溫柔親切,耐心負責(zé),園里的孩子們都很喜歡他,也包括5歲的小女孩卡拉。
卡拉同時也是盧卡斯好友的女兒,因為父母經(jīng)常吵架,缺乏關(guān)愛,
漸漸地小卡拉對盧卡斯產(chǎn)生了異樣的情愫。
她親手制作了情書卡片,塞進了盧卡斯的口袋里,還撲過去親吻了盧卡斯的嘴唇。
面對卡拉的示好,盧卡斯當然是拒絕的,并且鄭重地教育卡拉說:
情書和禮物可以給其他小朋友,但絕對不是給他的。

盧卡斯拒絕讓小卡拉備受打擊,她決定報復(fù)這位老師。
當天晚上,她就找到了院長,說看到了盧卡斯的下體,還詳細地描述了樣子。
院長覺得,一個小女孩,怎么可能說的如此具體,除非是真的發(fā)生了什么。
但事實上,卡拉之所以會說出這么早熟的話,是因為她的兩個哥哥曾經(jīng)給她看過成人影片。
之后,盧卡斯被停職,好友與他劃清界限,小鎮(zhèn)上的居民視他為洪水猛獸。
鎮(zhèn)上的超市不愿意賣給他食物,甚至還暴打他。

家里會被無緣無故地扔石頭,家中的狗狗也被人弄死了。
盧卡斯在短短幾天內(nèi)社會性死亡。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jié)是,警方詢問了幼兒園中的很多其他小孩子,
他們都說曾經(jīng)在男主家的地下室遭受過侵犯,答案驚人的一致。
但警方調(diào)查后得知,男主家根本就沒有地下室。
在謊言的洪流中,說真話的人是會被邊緣化的。

卡拉在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盧卡斯帶來了麻煩之后,也試圖向大人說出真相。
警方也因為沒有證據(jù)很快釋放了盧卡斯。
但事情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小鎮(zhèn)上的居民們?nèi)巳顺两谡x的自嗨當中。
影片的結(jié)局是事發(fā)一年之后,盧卡斯看似已經(jīng)被人們重新接受。
小鎮(zhèn)上的居民紛紛來參加盧卡斯兒子的成人禮聚會。
卡拉也來了,她羞愧地不敢靠近。盧卡斯主動向卡拉打招呼。

以前都是他抱起卡拉,走過有格子的地板。
這次,他稍許猶豫,還是走上前去,抱起了卡拉。
在他心里,真正傷害他的人不是卡拉,而是那些大人。
一切看起來已經(jīng)恢復(fù)了平靜,但聚會結(jié)束后的森林狩獵上,
一枚子彈與盧卡斯擦肩而過,差點擊中了他。震驚中,盧卡斯回過了頭,
一個人手持獵槍,站在陽光下,一閃而過,而盧卡斯周遭根本就沒有動物。
只要一朝成為了道德的獵物,就永遠無法逃脫獵槍的追捕。
如果1993年,吳瑞云沒有現(xiàn)身,那么姚正源會不會稱為現(xiàn)實中的盧卡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