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忱論;“超雄基因”會誘發(fā)犯罪嗎?
超雄體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疾病,由男性的性染色體數目異常增多引起,是一類遺傳病。人類有46條染色體,分為23對,分別來自于父母雙方,構成了我們遺傳基礎。
23對中前22對叫常染色體,第23對和性別有關,叫性染色體。正常人不論男女,都只有2條性染色體。女性是兩條X染色體配為一對,為46,XX;而男性是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配為一對,為46,XY。
“超雄基因”導致犯罪傾向論并無實據
關于“超雄基因”,輿論間常常將其和罪犯、“天生惡魔”聯系在一起,其中就包括賈沛然。
據《京華時報》2012年報道,90后青年賈某涉嫌強奸一名4歲女童,并將對方殘忍殺害,當年2月16日,賈某因涉嫌故意殺人罪、強奸罪,被公訴至市二中院。報道中的“賈某”正是賈沛然,其最終被判處為無期徒刑。
不過,無論是在公開報道中,還是前述博主的微博圖文說明中,都沒有尋見賈沛然是XYY基因攜帶者,屬于先天性染色體異常的確切證據。而從保護個人隱私的角度判斷,當前網絡中的大量“超雄基因攜帶論”,都只能是揣測。
這一話題背后指涉的“犯罪基因”問題。即人類是否具有一種“犯罪基因”,其容易誘發(fā)犯罪。該話題也極具爭議性。其中,支持者的論據大都來源于對監(jiān)獄犯罪人群的基因檢測,認為該人群在一些特定基因上存在共性。但是,犯罪分子攜帶某種基因突變,不等于某種基因突變一定導致犯罪行為發(fā)生。
并且,截至目前,人類對大多數基因的結構和功能都缺乏了解,而基因的構成和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依舊是遺傳學研究中最為艱巨的任務之一。在犯罪學領域,遺傳與犯罪的研究依舊無突破性進展。
在醫(yī)療領域,當前已有醫(yī)療類著作提示,將XYY這一染色體異常和犯罪清晰聯系起來,是不恰當的。例如,醫(yī)學教科書《默沙東診療手冊》明確表示,XYY綜合征曾被認為有暴力及犯罪傾向,但此理論已經被認為錯誤。
XYY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發(fā)生率為每1000名男孩中約有1名出生時就有XYY綜合征。疾病表現方面,患有XYY綜合征的男孩往往很高,在語言方面有困難。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相比,智商常輕度降低?;颊呖赡軙霈F學習障礙、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和輕微的品行障礙。
但是,大家作為祖國的花朵并不需要恐懼。在中國,由于產檢的普及,“超雄體綜合征”這類染色體異常疾病在產檢早期就能被醫(yī)生鑒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