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王俊凱表現(xiàn)如何?角色惹人厭,演技尚可,上位還需時日
《萬里歸途》的累計票房已經(jīng)突破兩億了,雖然相比往年的十一黃金檔,這樣的成績只能說一般般,但一家獨大的趨勢已成定局了。

這么說的原因很簡單,9月30日當天,其實排片比例最高的影片是《平凡英雄》,高達74693場,高于《萬里歸途》的72740場。但票房成績則截然相反,《萬里歸途》是5083.6萬,而《平凡英雄》只有1461.7萬。直接導致《平凡英雄》在10月1日排片量銳減,大約只剩《萬里歸途》的一半了,到了今天(10月2日)連一半都不到了。按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平凡英雄》過不了幾天就會被邊緣化,至于《鋼鐵意志》和《搜救》干脆直接躺平了。

角色惹人厭
對于《萬里歸途》的一家獨大,某些網(wǎng)友已經(jīng)開始“論功行賞”了,首功自然是張譯,還有人認為王俊凱也功不可沒。于是爭議性的問題就來了,王俊凱在《萬里歸途》中的表現(xiàn)究竟如何?其到底有沒有演技?

首先要說,除了王俊凱的粉絲,相信很少有人會喜歡成朗這個角色,多少有些惹人厭。原因很簡單,宗大偉為了鼓舞士氣,選擇了善意的謊言,沒有將事情的真相告知眾人。撤離的目的地或許沒有救援人員,成朗因為這件事與宗大偉產(chǎn)生了矛盾,結(jié)果被王迅飾演的角色偷聽到了。

接下來就有了宗大偉與白婳尋找離隊人員的橋段,偏偏在此期間遭遇了大反派穆夫塔,那名當?shù)叵驅(qū)б膊恍矣鲭y了。盡管宗大偉、白婳等人死里逃生了,但也耽誤了所有人撤離的時間,這才又有了宗大偉在邊境與穆夫塔賭命的那一幕。換而言之,因為成朗一個人的任性,使得大家都陷入了險境,不招人恨是不可能的。

演技尚可
不過角色歸角色、演員是演員,不能因為角色不討喜,而全面否認演員的付出。有人說王俊凱接不住張譯的戲,在個人看來,未免有些過度貶低了。不得不承認,王俊凱的演技的確稱不上出色,但要遠勝于傳統(tǒng)的愛豆型演員,畢竟是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雖說科班出身不等于演技好,但基礎的業(yè)務能力尚可,該表達的情緒都能夠表達出來了。

何況,《萬里歸途》在某種程度上是張譯的“獨角戲”,考驗演技的戲份大部分都在其身上,其他人更偏向于輔助。盡管王俊凱是二番,但嚴格意義上仍舊是純配角,不像某些帶有引導性的宣傳所言,根本不存在雙男主的設定。

故而,王俊凱也不大可能因參演《萬里歸途》,而在演藝道路上一飛沖天,從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上位。尤其是在電影市場上,翻看那些個人累計票房名列前茅的演員名單,不難發(fā)現(xiàn)還是以實力派演員為主,偶像型演員只能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認清自己的位置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提到易烊千璽,客觀而言,易烊千璽在電影方面的成就的確遠超同年齡段的演員。但也要意識到,這主要是得益于《長津湖》系列,在易烊千璽的144.16億的個人累計票房中,《長津湖》系列就占了98.42億。不偏不倚,《長津湖》系列是典型群像型影片,主配角之間的差別不明顯。相較之下,真正讓人記憶深刻的表演還是來自于一眾實力派演員,易烊千璽只是徒有一個男二號的名頭,商業(yè)作用大于藝術需求。

這種情況不僅只針對易烊千璽,王俊凱在《萬里歸途》中的處境也是如此,換一個同年齡的演員來扮演成朗,實話實說差別并不大。唯一的不同,大概率會體現(xiàn)在票房上,最極端的情況,少個幾千萬左右。

估計王俊凱的粉絲并不認同,其實在個人看來,一部影片的是否賣座。演員是誰并不重要,只要演技達標即可,題材、制作水準、上映的檔期等等才是核心因素,試想一下,如果《萬里歸途》不是撤僑題材、劇本也不給力、沒有選擇在十一黃金檔上映,還會取得現(xiàn)有的票房成績嗎?
結(jié)語
一言以蔽之,王俊凱的上位之路還很漫長,張譯在40歲左右才徹底成名,很多事情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