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長沙》讀后有感
中國古典詩詞大都是悲秋,“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筆下的秋是以片片枯萎的黃葉鋪滿的無邊秋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劉永筆下的秋是以千里煙波籠罩的凄涼秋色;“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筆下的秋是孤寂幽怨的寒秋。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志士,抱負高遠之士,長時間醞釀著關于生活的艱辛,社會的憂患,人民的苦難,國家命運等方面的感觸。如曹操之《短歌行》,抒發(fā)自己的雄心壯志;陳子昂簦上幽州臺,萬端感慨化成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名句。
《沁園春·長沙》是毛主席于1925年晚秋,離開故鄉(xiāng)韶山,去廣州主持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的途中,途經(jīng)長沙,重游橘子洲時所作。其時,作者面對湘江上美麗動人的自然秋景,聯(lián)想起當時的革命形勢,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一方面書寫橘子洲頭的所見所景,“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绷硪环矫嬗纸杈笆闱楸磉_了青少年應該以天下為已任,蔑視反舊社會,敢于改造世界的雄心壯志。
毛主席筆下的秋,“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則是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寒秋圖,借景抒情,并提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感嘆。毛主席筆下的秋是色彩絢麗,是熱情如火,代表著對光明的未來的期待。在深秋,這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佇立在橘子洲頭,眺望著湘江碧水緩緩流淌??慈f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一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江水清澈,一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后。鷹在廣闊的天空飛,魚在清澈的水里游,萬物都在秋光中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對著無邊無際的長空,千萬種思緒一齊涌上心頭,我要問:這蒼茫大地的盛衰興廢由誰來決定主宰呢?無數(shù)不平凡的歲月至今還縈繞在心頭。我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志,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
《沁園春·長沙》主要是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舊社會,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弊允贾两K表現(xiàn)的是一種拯救天下,舍我其誰的霸氣,通篇都是滿滿的王者之氣,青少年也要活出這個年齡應有的風采。
全詞在片語之間,融情入理,情景交融。上闋主要寫景,四周楓林如火,給予又寄寓著詞人火熱的革命情懷。紅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萬山紅遍”正是詞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現(xiàn),是對革命與祖國前途的樂觀主義的憧憬?!苞棑糸L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詞人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詞人從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選擇了幾種典型景物進行描寫,遠近相間,動靜結合,對照鮮明。這七句,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氣氛。下闋由寫景直接轉入抒懷,自然帶出下半闋的抒情樂章。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皯浲魨槑V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自然地引起對往昔生活的回憶,將無形的不平凡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一個“恰”字,統(tǒng)領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爸辛鲹羲硕麸w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梢哉f,這首詞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jīng)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糞土當年萬戶侯”,這一句令人玩味。歷代青少年詩人,大多以“萬戶侯”為目標。愛國詩人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南宋杰出詞人劉克莊醉后仍感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詩人毛主席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與舊社會的徹底決裂。
毛主席筆下的《沁園春·長沙》,不僅體現(xiàn)了毛主席的偉人才智,更有指點江山,氣壯山河的豪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