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秦,嬴政一夢三千年(第20章 召回)
長城之外。
五萬秦軍縱馬馳騁于草原之上,在他們前方有三千多匈奴人亡命奔逃。
當秦軍追上距離匈奴達到秦弩射程之時,秦軍便暫時停下來。
但此時卻是匈奴人最為驚恐的時刻,死命的鞭打馬匹逃命,完全不顧馬匹死活。
果然,不到一息之間萬千弩箭對著他們就是狂射,頓時匈奴人就死亡數(shù)百人,以他們連盔甲沒有的肉體根本擋抵不了秦軍的弩箭。
他們沒有一人敢停下,根本不管同伴的死活,繼續(xù)騎著馬匹逃命,誰也不知道下一拔箭雨中能不能幸運的逃掉?
如此往復(fù)數(shù)次,只是最后還是有數(shù)百人逃出秦軍的視線,不見了蹤影!
“公子,我們出來有七日了,該回去了!”一人滿臉胡須的大漢開口說道,此人名叫涉間。
“是啊,公子,前方二百里是匈奴主力,咱們再過去會有危險!”另一個稍顯年輕的將領(lǐng)也勸道,他是王離。
“好!咱們回去!”其中一個面容俊秀的年輕人點點頭說道,他正是大秦長公子扶蘇。
“末將遵命!”
兩人答應(yīng)一聲,轉(zhuǎn)身大喊道:“長公子有令,全體將士準備回城!”
“是!”眾將士大喊道,然后開始列隊變陣。
扶蘇看著眼前大秦軍,心中的熱血也漸漸平靜,他之所以親自率領(lǐng)數(shù)萬秦軍追擊匈奴人,就是因為這數(shù)千匈奴人趁著秦軍換防之時,突襲進入長城之內(nèi),搶劫屠殺了城的三個村莊,足有八百多個大秦子民死亡,其中還包括剛剛滿月的嬰兒。
當他親眼看到村莊中的慘象,特別是那個被匈奴砍成兩半的嬰兒尸體。
這一刻,扶蘇突然明白了,這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是用儒家仁義解決不了的,必須要用殺戮來報仇血恨!
他向大將軍蒙恬要求,親自率人追擊匈奴人,這是他來上郡兩年以來的首次。
蒙恬沒有拒絕他,只不過原本蒙恬準備追擊的秦軍人數(shù)從一萬變成了五萬,并派了王離和涉間兩個副將隨行護衛(wèi)。
扶蘇抬頭看向草原上的藍天,心中暗暗問道:“父皇,己經(jīng)兩年了,您還沒有原諒兒臣嗎?”
剛剛開始來此地他的確很是低落委屈,他一直認為自己的理念是對的,因為他的老師一直是這么說的,可是父皇卻不理解他,還貶他到這種邊疆之地。
可是當他慢慢接觸一些士兵的想法,讓他慢慢有了疑惑,他們對于儒家思想根本不在乎,他們只在乎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打勝仗?有多少軍餉賞賜?
再后來,他在長城內(nèi)的城鎮(zhèn)之中行走,接觸到一些販夫走卒,這些人對儒家也不感興趣,他們只在乎能不能掙到錢吃飽飯!
扶蘇才漸漸似乎有些明白了,父皇讓他來上郡的真正意圖,他從小生活在咸陽宮中,根本見不到這些真正的民間生活,也沒有人告訴他這些。
于是,他開始接觸軍隊,學習蒙恬整軍進攻防范匈奴,又跟著蒙恬學習騎射。
以前在咸陽時他也有學過騎射,但是那淳于越老師卻說君主應(yīng)該忠孝禮義仁慈博愛,而且他身邊一直有人護衛(wèi),不需要練習武藝,所以后來他便很少習武了。
如今,他心中最后悔的就是,那次他在大朝會中當眾頂撞父皇,支持儒家分封制,讓父皇在群臣面前顏面全無,他身為父皇的長子卻做出如此不忠不孝之事,怪不得父皇如此生氣!
聽大將軍蒙恬說,蒙毅前段時間來信說父皇又生病了,身體不太好,他這個做兒子的卻不能回去盡孝,也不知道父皇的身體好些了沒有?
七日后,扶蘇和眾人回到了上郡,還未等他走出軍營,就見大將軍蒙恬和一名中使急匆匆地走過來。
“長公子殿下,陛下傳來旨意,令你回咸陽!”
“真的?”扶蘇一怔,既而驚喜道。
“千真萬確,中使己經(jīng)在此等你半月了!”蒙恬說道。
扶蘇轉(zhuǎn)頭看向那位中使,他認得他正是父皇身邊的一位內(nèi)侍。
中使連忙掏出懷中圣旨,展開大聲道:“大秦始皇帝詔令:長公子扶蘇接詔之日,立刻回咸陽!欽此!”
“兒臣遵旨!”扶蘇連忙跪地接旨,雙手接過中使手中的圣旨。
“恭喜公子!”蒙恬拱手道。
扶蘇開心的笑了,父皇終于原諒他了!
他并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上,這一刻他接到的是一道賜他自盡的圣旨!
?
不過,嬴政剿滅項氏之后卻并沒有立即回咸陽,而是在舊楚之地停留了一個月的時間,他不僅在泗水郡處理政事,還去了九江郡和會稽郡。
此次剿滅項氏秦軍屠殺了數(shù)萬人,其中不僅僅有舊楚反叛余孽,還有一些在朝為官之人,他需要重新安排舊楚之地的官員任免。
而且在此期間,他還處置了一批貪腐之官,舊楚十一郡中有數(shù)百個大小官吏被罷官免職,甚至其中三分之一罪行嚴重的官吏被直接處死,還有數(shù)十個被連坐的官員需要御史臺核查。
如今大秦的田政是由商君時就開始并施行的授田制,秦法規(guī)定秦國所有田地都是屬于整個國家,并且不允許買賣,只有立功受賞有爵位的人才能得到田地。
而對于黔首百姓們則是根據(jù)人口戶數(shù)授予田地讓其耕種,然后按律繳納賦稅,雖然名義上不屬于黔首,但至少可以保證所有人耕者有其田。
大秦統(tǒng)一天下之后,嬴政對六國之地也是實行的授田制,按道理六國土地全都歸屬于大秦,原來所有的貴族世家都不準占有土地。
但是因為大秦只用了十年就滅掉六國,統(tǒng)一過快導(dǎo)致根本沒有足夠多的合格官吏去管理六國,他只能任用原六國的官員繼續(xù)治理地方。
可是這些官員不僅對秦朝沒有忠誠之心,還與原六國世家貴族們上下勾結(jié),并沒有真正推行大秦的授田制,土地現(xiàn)狀與原六國之時沒有什么根本變化,普通黔首名義上被授田,實際上田地還是掌握在當?shù)貦?quán)貴手中,最終黔首不僅要繳納國家的賦稅,還要給權(quán)貴繳納租稅。
所以,項氏等人不事生產(chǎn),還有強大的資金四處串聯(lián),還能招兵買馬訓練出數(shù)千的士兵準備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