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容易變胖嗎?
轉(zhuǎn)眼間,入秋已經(jīng)十來天了。雖然熱氣依舊,但每當(dāng)清晨或黃昏,微風(fēng)中隱約帶著涼意,秋天的腳步似乎已悄悄靠近。
很多朋友可能會有感覺,每逢進入秋冬,我們的身體好像就開始自行「儲備」,默默的圍積脂肪,似乎在強制性的給我們「貼秋膘」,這是真的嗎?
最近的一項研究給出了「貼秋膘」的科學(xué)依據(jù)。
首先,我們要明白,維持體溫是一個非常耗能的過程。氣溫越低,我們?yōu)楸3趾诵捏w溫所需要的能量便越多。在寒冷環(huán)境下,大腦的某些區(qū)域會被激活,推動哺乳動物——當(dāng)然,包括我們?nèi)祟悺黾邮沉?,來補償因維持體溫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比如,實驗室小鼠在4℃的環(huán)境下生活時,它們每天吃的食物量可增加一倍。
不僅是吃得更多,小鼠在氣溫下降的時候,還會選擇更少地活動,以此來節(jié)省寶貴的能量。
簡而言之:氣溫下降,大腦就會指揮我們多吃少動,維持身體的能量的穩(wěn)態(tài)。

每到秋天,隨著氣溫慢慢的下降,我們也逐漸迎來了各種食物的豐收。鮮美的菌菇、肥美的螃蟹、還有骨湯濃郁的羊蝎子、醇厚的牛油火鍋……配上點酸辣粉、熱干面的,夏天可能太厚重,秋冬就是剛剛好.....
面對如此的食物誘惑,我們要怎么吃,才不容易發(fā)胖呢?
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并不是少吃,而是:一定要吃非常營養(yǎng)的食物。
很多人認(rèn)為胖的人就是營養(yǎng)過剩。相反,肥胖的人可能吃了太多的精制的碳水、高油、高鹽、高糖類加工食品。
胃被這些高熱量垃圾食物占據(jù),但實際上并沒有多少營養(yǎng)。
雖然吃得很多,但缺乏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失衡,而營養(yǎng)不良。我周圍就經(jīng)常有人說:我是一個虛弱的胖子。
同樣卡路里的食物,比如青菜、牛肉、地瓜 和炸雞、米飯、無糖可樂,同樣的熱量,后者越吃越
餓,而且并沒有什么營養(yǎng),吃完一會兒就餓了。
同樣的590卡路里:1杯飲料VS一份正餐

垃圾食物你常常吃得越多,越容易餓。
每次我們吃下這些食物時,血糖飆升,胰島素分泌,然后血糖下降,血糖這反復(fù)的經(jīng)歷著「過山車」這個同時,我們的大腦反復(fù)接收到信號,我們變得越來越容易覺得餓,甚至可能出現(xiàn)「胰島素抵抗」。
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位寶藏up主,40歲的Nessa Sphere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通過給食物斷舍離,不但吃得更快樂,身體更輕盈,精神也更好了。
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她的食譜:每餐按50%的蔬菜、25%的碳水化合物,和25%的蛋白質(zhì)來搭配自己的正餐:

下面我們來看看更為具體的建議:
蔬菜的話,多吃深色的蔬菜,不但飽腹,而且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作用,比如西蘭花、紫甘藍(lán)、紅菜苔等。
碳水更推薦雜糧、玉米、紅薯這一類。需要注意的是:紅薯是主食,不是蔬菜。雖然它的熱量只有大米的一半,但是比普通蔬菜還是要高多了。一般來說一餐吃一個拳頭大小的紅薯(大概200來克)就夠了,吃多了,還是會讓你發(fā)胖的!

確保每頓都有 30-50 克的蛋白質(zhì),如果沒有概念的話,大概就是你的一個拳頭那么大。在減肥的時候,如果每天的蛋白質(zhì)吃得不夠,肌肉就會流失,體重會變得很容易反彈。
而且蛋白質(zhì)有很強的飽腹感,比脂肪或碳水,更難消化,換句話說我們身體需要花費更多的能量去消化蛋白質(zhì),這么一來我們?nèi)粘O牧烤驮黾恿恕?/p>
每天適當(dāng)?shù)暮弥?,比如蛋黃、牛油果、堅果等等。
這里還有一個關(guān)鍵,每天都吃一點發(fā)酵的食物,比如酸奶、用甜酒來代替糖、納豆…… 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