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馮曉琴身上有兩個品質(zhì),顧清俞花費多少錢可能都學不來
馮曉琴和顧清俞作為《心居》的兩位女主,在身份習慣等許多方面都屬于兩個極端,偏偏這樣的兩個人成為了一家人,其中的矛盾自然無法避免。
尤其是作為“精英”女性的顧清俞,對“外來人”馮曉琴的意見特別大,然而,馮曉琴身上有兩個特質(zhì),卻是顧清俞花多少錢都學不來的。

特質(zhì)一,隱忍
馮曉琴嫁入顧家之后,負責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一直以來勤懇努力從未休息過,然而,她的小姑子顧清俞看不起她,她的婆婆并不待見她,還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馮曉琴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善”,她能夠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對大家的意見盡量的滿足,這里面的忍耐力,是顧清俞沒有的。
顧清俞和施源在一起后,甜蜜期度過之后兩人的矛盾就漸漸凸現(xiàn),顧清俞雖然忍過包容過,時間卻極短,很多時候還是施源去哄她。
她知道施源的母親對她有意見的時候,打從心底不服氣,若不是聽見施源維護她,顧清俞在職場中無比成功的一個人去,如何忍得了被別人挑三揀四。
比起馮曉琴,顧清俞漂亮又成功,許是因為這樣,她的性格成分中“隱忍”這兩個字的位置就很少。

特質(zhì)二,善良而內(nèi)心強大
顧清俞是驕傲的,她很難站在別人的立場去體諒他人的痛苦,這一點,長期被顧家人“排斥”的馮曉琴就有。
顧清俞對馮曉琴有意見,馮曉琴依舊會在她生日的時候織圍巾送給她,她轉身送給別人,馮曉琴心里難過,卻依舊把她當做一家人。
顧清俞經(jīng)歷了婚姻的失敗,馮曉琴經(jīng)歷了喪夫之痛,面對對方的困境,兩個人的表現(xiàn)也大不相同。
顧清俞會責怪馮曉琴,馮曉琴卻能幫她助她。雖說情況有些不同卻也大同小異,畢竟顧清俞兄弟的意外并非馮曉琴造成的,馮曉琴后來會去找鄰居鬧,心底也是因為難過無處宣泄。
等結果出來之后,馮曉琴也能面對現(xiàn)實,自我反省,重新出發(fā)。
馮曉琴的內(nèi)心其實是很強大的。

她在顧家待了那么久,顧母和顧清俞都未看見她的付出,丈夫遇到意外后,顧老太對她疾言厲色,因為顧爸爸的一席話,她瞬間就能放下不快,繼續(xù)為顧家勞心勞力。
送外賣的時候遇到一個老人,因為飯不好吃,她把自己的飯和老人家調(diào)換,這是她留給一個陌生人的溫暖。
馮曉琴這個時候其實挺難的,可是她依舊能夠保持著一份善意,留給老人,雖然這里面可能也有利益的權衡。
但是,作為一個女性,在遭遇種種挫折之后依舊能用這份人情冷暖來處理事情,她本身就是一個善良而強大的人。
這些都是馮曉琴成長過程中生活所給予她的,對于一直生活在家庭條件比較好的顧清俞來說,這些東西雖然有卻不堅固。

源于此,馮曉琴的生活越過越好,顧清俞的生活遇到的挫折越來越多,慢慢地,她們就走到了一條線上,成為了相互理解的好朋友。
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出你們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