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9元的 16TB LaCie 1big Dock 雷電 3 擴展塢到底香不香?

一、為什么買了 Mac 的用戶,都逃不過真香的擴展塢?
去年伴隨著蘋果自研 M1 芯片的發(fā)布,我身邊不少的朋友都邁上了 Mac 這趟不歸路,既然逃不出 Cook 大魔王的手掌心,自然就少不了“追加投資”的果粉宿命。

目前就有一個最直接的困難擺在你們面前,搭載 M1 芯片的 Macmini 、MacBook Air 以及 MacBook Pro 都只有 2 個 雷電 3。Macmini 好歹還有兩個 USB 3.0 以及 RJ45 以太網(wǎng)端口、HDMI 2.0(最高 4K@60Hz),只有雷電 3 的 MacBook 就只能干瞪眼了。

如果只是平常的輕度辦公,我推薦大家可以入手一個物美價廉的 USB-C 擴展塢,預算大概在 300 元以內(nèi),兼顧一下有線網(wǎng)絡的接入、HDMI 和 USB-A 接口的輸出就可以了,比如綠聯(lián)、倍思、Anker 一類的品牌都有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是專業(yè)的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所需的接口和功能就要更加專業(yè)向了,比如你可能需要 SD 卡槽或 CFexpress 卡槽、大容量的圖片視頻素材的存儲需求、大碼率圖片視頻的外部存儲直連編輯。想要滿足以上的需求,基本上你少不了一個雷電 3 擴展塢、一個外部存儲設備、一臺專業(yè)顯示器、一套優(yōu)秀的鍵鼠裝備。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以功能多合一的設備,來提升內(nèi)容創(chuàng)作的效能呢?目前業(yè)界主要的解決方案有兩種,第①種是用【萬兆局域網(wǎng)絡構建起的 NAS 生態(tài)系統(tǒng)】,不過這種方案成本極其高昂,主要面向擁有并發(fā)訪問需求的工作室用戶。第②種便是面向個人的【帶存儲擴展的雷電 3 擴展塢】,成本相對低廉,性能也比千兆級 NAS 更具優(yōu)勢,并且可拓展性也較為突出,比如我今天要給大家曬單的就是 16TB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

成立于 1989 年的法國品牌 LaCie,是一家專業(yè)高端外置存儲設備制造商,2012 年被希捷收入囊中。它的定位類似于存儲界的輕奢品牌,算是對希捷高端品類的一個擴展和補充。LaCie 家的產(chǎn)品普遍都具有較好的設計感,當別家還在用塑料材質(zhì)的外殼時,它家基本上都是全鋁機身,同時在技術上也采用了強勁的解決方案,兼具了出色的工業(yè)設計與高性能的吞吐能力,自然受到不少專業(yè)商務人士的青睞。

在桌面式存儲產(chǎn)品上,LaCie 早期推出過 d2 系列以及 2big-12big 的 RAID 存儲陣列。如果說 LaCie 是希捷的高端品牌,那么 1big Dock 就是 LaCie 旗下的旗艦款型了,直接在雷電 3 擴展塢里塞入了機械硬盤兼顧存儲職能。

1big Dock 在容量方面有 4TB / 8TB / 16TB 可選,讀速分別為 225MB/s、240MB/s、260MB/s、280MB/s。當然在定價方面也是水漲船高,3999 / 4999 / 6999 元之間不等。通過簡單地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知道,擴展塢的定價為 2999元,1TB 的價格為 250 元。1big Dock 內(nèi)置希捷的酷狼 Pro 企業(yè)級硬盤,16TB 的定價恰恰是 3999 元,250元 × 16TB 多出的 1 元就當品牌溢價了。

至于你問我 2999 元的雷電 3 擴展塢貴不貴?我只能說功能很強,不僅擁有兩個雷電 3 接口(支持 45W 反向供電、菊花鏈),還擁有 DP1.4、USB 3.0、CFexpress 卡槽、SD 卡槽等一眾接口。特別是這個 CFexpress 卡槽,讓佳能 R5 的用戶喜極而泣,畢竟他們手中的 8K RAW 早已饑渴難耐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6999 元的 16TB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到底香不香?
二、16TB LaCie 1big Dock 可不僅僅是一個硬盤盒,還是一個全功能的雷電 3 擴展塢
首先從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外觀來看,就像是一個長方體造型的金屬盒子,外層為全鋁機身。三圍是215mm(長)× 117mm(寬)× 56mm(厚),要比 NAS 的硬盤支架大上那么一圈。

擴展塢整體采用了堆疊的設計,頂部是硬盤的存儲區(qū)域,下方就是擴展塢的所在了,這種分層式的設計和 NAS 算是異曲同工之妙:硬盤拆裝方便可拓展。

擴展塢的前部是一個碩大的藍色指示燈,通電后接入前端的設備之后,會自動亮起,提醒用戶當前正處于工作狀態(tài)。

我們通過擴展塢正面右側的拉扣,就能直接打開 LaCie 1big Dock 的硬盤倉了。不過令人比較意外的是這里沒有設計卡扣或者限位鎖,如果遇到某位熊孩子一不小心扯下來,就變成“熱插拔”體驗了。

下圖就是卸下了硬盤之后的內(nèi)部構造,可以看到在內(nèi)側是一塊集成了 SATA 3.0 和供電接口的 PCB 板,同時支架部分也承擔了前置指示燈的供電轉接。

可以看到取出的支架上是一塊希捷酷狼 Pro 企業(yè)級 NAS 硬盤,容量 16TB,轉速 7200-RPM ,緩存 256MB。企業(yè)級硬盤相比于普通硬盤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同時還會擁有多項安全設計,以保障 24×365 天不關機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這也是專業(yè)用戶非常青睞的地方。

從支架底部來看,可以看到密集的蜂窩開孔,以提升硬盤的散熱,側面的硬盤安裝方式就沒法滿足希望魔改成 2.5 英寸 SATA 3.0 固態(tài)硬盤的同學了。


我們看回 LaCie 1big Dock 的主體部分,在接口方面,正面設計了一個USB 3.0、CFexpress 卡槽和 SD 卡槽,對于攝影用戶非常友好。

背面則是 DC 電源接口、防盜鎖孔、2 個 Thunderbolt 3 接口(支持供電、菊環(huán)式鏈接)、DP 1.4、睡眠 / 喚醒按鈕。總體來說,數(shù)據(jù)、視頻、供電、菊花鏈都較好的兼顧了起來。

在 LaCie 1big Dock 的底部使用了 4 個軟膠腳墊,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滑減震作用,同時也為底部開孔的散熱口提供了一定的進風空間。

在配件方面,LaCie 1big Dock 提供了一個來自歐陸通的電源適配器,輸出 20V / 5.5A,一方面給硬盤和擴展塢供電,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雷電 3 傳遞給連接的設備。

應當是考慮到了全球不同地區(qū)的用戶群體,LaCie 1big Dock 也放入了不同規(guī)格金屬插頭,便于用戶自行選擇。我個人覺得 LaCie 可以考慮針對性的縮減插頭,節(jié)省成本,真的不環(huán)保。

最后,LaCie 1big Dock 還送了一根 80cm 長的雷電 3 數(shù)據(jù)線,這年頭雷電 3 是真的貴,這根數(shù)據(jù)線單買的價格就差不多接近 300 元。此外,針對沒有 USB-C 接口的電腦,還可以使用附贈的 USB-C to A 線纜,USB 3.0 接口讀取速率可以達到 280MB/s??紤]到酷狼 Pro 企業(yè)級硬盤的讀寫速率在 250MB/s 左右,大家也不用擔心實際的性能弱于雷電 3 的傳輸方式。

三、如何在日常辦公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效用?
前面我們簡單了解了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外觀設計,接下來我們重點來看看這款擴展塢能夠在哪些方面提升辦公效率。

1??【多平臺存儲】: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設計之初,就是考慮到了多平臺的使用。初次使用,需要去官網(wǎng)下載 LaCie? Toolkit 軟件套件,這是一套能夠支持數(shù)據(jù)同步、固件升級、狀態(tài)監(jiān)測的驅(qū)動軟件。

在 MacOS 和 Windows 系統(tǒng)上都有對應的軟件可以適配,功能上也較為接近,我們主要就看看 MacOS 端的配置。首先 Toolkit 可以對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起到一個管理的作用,可以查看剩余的容量、SD / CFexpress 卡的管理,固件升級等。

當然我個人更喜歡的一個功能是自動備份,之前在體驗希捷擴展塢的時候,我提到過一個遺憾:不能自定義文件夾。Toolkit 套件終于加入了這項功能,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玩點花活了:把 NAS 的本地備份文件夾也設置為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同步文件夾,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冷熱雙重備份的功能了。Mac 桌面文件夾增減內(nèi)容后,NAS、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三端同步。

除了數(shù)據(jù)同步外,這個 16TB 的希捷酷狼 Pro 企業(yè)級 NAS 硬盤也是一個“讀寫猛男”,容量 16TB,轉速 7200-RPM ,緩存 256MB。從 CrystalDiskInfo 的數(shù)據(jù)來看,這個硬盤的容量為 16000.9GB,使用的是 SATA/600丨SATA/600 傳輸模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SATA 3.0 協(xié)議。

CrystalDiskMark 的測試結果中,順序讀速(SEQ1M Q8T1)為 264.48MB/s,順序?qū)懰伲⊿EQ1M Q8T1)為 259.04MB/s;順序讀速(SEQ1M Q1T1)為 262.21MB/s,順序?qū)懰伲⊿EQ1M Q8T1)為 261.39MB/s。

ATTO 硬盤基準測試的數(shù)據(jù)來看,最大讀速為 255.49MB/s,最大寫速為 247.58MB/s,整體讀寫速度的變化趨勢穩(wěn)定。

TxBench 測試的數(shù)據(jù)來看,順序讀速(塊 512KB)為 259.260MB/s,順序?qū)懰贋椋▔K 512KB) 242.175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測試的數(shù)據(jù)來看,順序讀速(塊 4MB)為 251.00MB/s,順序?qū)懰伲▔K 4MB)為 244.57MB/s。

然后測試了 Cross Platform Disk Test,測試結果如下,順序讀?。▔K 4MB)248.87MB/s,順序?qū)懭耄▔K 4MB) 248.68MB/s、隨機讀取(塊 4KB)765.97KB/s、隨機寫入(塊 4KB)3.20MB/s、記憶復制(塊 4MB)10.84GB/s。

IsMyHdOK 的測試中,連續(xù)讀速為 256.53MB/s,連續(xù)寫速為 253.78MB/s。

最后在PCMark 10 的數(shù)據(jù)盤基本測試中,帶寬為 120.15MB/s,平均存取時間 205μs。

接下來,在 Mac 平臺的 Disk Speed Test 測試中,讀速為 254.4MB/s,寫速為 255.6MB/s,這和 Windows 平臺的測試數(shù)據(jù)較為接近,說明即使是 USB 3.0 的連接方式也沒有影響到這塊硬盤的性能發(fā)揮。

2??【外接顯示器】: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具有雙 Thunderbolt 3 和 DP 1.4 接口,對于 MacBook 這種具有雷電 3 接口的電腦就可以接入多臺顯示器。DP1.4 擁有 32.4Gbps 的帶寬,最高可以輸出 8K@60Hz 或者 4K@120Hz 的視頻畫面。相比于之下,HDMI 2.0 的帶寬只有 18Gbps,最高只能輸出單屏 4K@60Hz 的視頻畫面,優(yōu)勢更加突出。

而雷電 3 技術融合了 PCI-E×4 數(shù)據(jù)傳輸協(xié)議和 DisplayPort 視頻輸出協(xié)議,所以其視頻能力介于 DP 1.4 和 HDMI 2.0 之間??値捠?40Gbps,其中 22Gbps 用于 PCI-E 數(shù)據(jù)傳輸,DP 圖像傳輸只剩下了 18Gbps,但圖像的帶寬能夠動態(tài)調(diào)整,最終可以外接兩個 4K@60Hz 或者一個 5K@60Hz 的顯示器。

那么如果使用雷電 3 菊花鏈實現(xiàn)雙屏連接呢,我做了幾張圖供大家參考:
【無雷電 3 顯示器】:沒有雷電 3 的顯示器,就只能通過擴展塢 DP 轉接單屏,同時電腦視頻接口轉接第二塊屏幕。電腦需要連接雷電 3 和額外的視頻線,才能實現(xiàn)雙屏擴展。除非顯示器具有 DP MST(多位流傳輸)的功能,實現(xiàn)顯示器之間的視頻傳遞,就可以省去電腦那根單獨的視頻線。

我平時使用的是一臺明基的 2K@100Hz 顯示器以及一臺優(yōu)派的 4K@60Hz 顯示器,比較可惜的是兩臺顯示器都不支持雷電 3 接口,所以使用的上面?zhèn)鹘y(tǒng)的連接方式。

【單雷電 3 顯示器】:如果用戶有 1 個雷電 3 顯示器,擴展塢 DP 轉接非雷電 3 單屏,雷電 3(副口)轉接帶雷電 3 的屏幕,此時電腦連接 1 根雷電 3 線,擴展塢連接 2 根線。這也算是菊花鏈的形式之一:兩個雷電 3 設備實現(xiàn)了橋接。

【雙雷電 3 顯示器】:如果用戶是土豪擁有 2 臺雙雷電 3 的顯示器,此時電腦僅需連接 1 根雷電 3 線到擴展塢,同時擴展塢的雷電3(輸出口)轉接第一塊屏幕,第一塊屏幕的雷電3(輸出口)轉接第二塊屏幕。這就是最理想的菊花鏈狀態(tài)了。

3??【讀卡器】:LaCie 1big Dock 同時兼具 SD 卡槽和 CFexpress 卡槽的功能,這在雷電 3 擴展塢也是少有的。而且這個讀卡器還具有自動備份數(shù)據(jù)的功能。通過 Toolkit 套件可以直接設置插入 SD 卡后自動備份數(shù)據(jù),LaCie 1big Dock 就會根據(jù)時間建立一個新的文件夾,增量備份的形式也可以減少備份時間。

作為一個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每次拍完照片只要把 SD 卡插入擴展塢,等待照片視頻素材自動同步,即可直接用 Adobe Lightroom 或者 Premiere 直接在擴展塢里處理了。

我沒有 CFexpress 卡,所以我測試了一下 UHS-Ⅱ 規(guī)格的雷克沙 1667X SD 卡,可以看到最高的讀取速率在 221.07MB/s,最高寫入速率在 113.79MB/s,所以可以判定出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 SD 卡插槽也是 UHS-Ⅱ 規(guī)格的。

4??【供電】:考慮到 MacBook 等支持 USB-C 接口 PD 快充協(xié)議的設備,LaCie 1big Dock 也提供了外接供電的解決方案,這樣一根線就可以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傳輸、供電、視頻轉接的需求。

因為會用到菊花鏈功能,所以我在原有 80cm 的雷電 3 數(shù)據(jù)線纜之外,我額外搭配入手了一根 2 米長綠聯(lián)家的雷電 3 數(shù)據(jù)線纜,40Gbps 的帶寬、20V/5A=100W 的峰值功率、單屏 5K@60Hz / 雙屏 4K@60Hz 的屏幕擴展功能??梢院芎玫芈?lián)通 MacBook 和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雷電 3(主接口)采用了 PD 快充技術。誘騙 PD 協(xié)議后,可以看到握手了 5V/3A、9V/3A、15V/3A、20V/2.25A,最大功率 45W。雷電 3(副接口)的 PD 協(xié)議是 5V/3A,15W。實測 MacBook Pro 15.4” 2019 使用雷電 3(主接口)可以實現(xiàn)供電,但不是滿血??傮w來說,我覺得供電稍偏羸弱,如果能達到 65W 甚至 85W 就好多了。

5??【網(wǎng)絡】:或許有細心的童鞋發(fā)現(xiàn)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并沒有搭載 RJ45 網(wǎng)絡端口,其實我個人覺得對于這種旗艦定位的擴展塢,千兆網(wǎng)口還不如不配,用戶可以自行選配拓展。比如我就利用了多出來的雷電 3(副口),擴展了一個綠聯(lián) 5Gbps 的外置網(wǎng)卡。

相比于 1Gbps 的帶寬,5Gbps 的理論速度能夠達到 625MB/s,這已經(jīng)直逼 SATA 3.0 接口固態(tài)硬盤的峰值性能,畢竟硬盤接口的帶寬也就 6Gbps。

而且綠聯(lián) 5Gbps 的外置網(wǎng)卡是 USB-C 接口,等于可以插在擴展塢的接口上,我平時就是把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放在支架上,然后外接一個網(wǎng)卡使用。真正比較遺憾的是,LaCie 擴展塢如果能多一個 USB-C,那就可以省下一個雷電 3 來做菊花鏈了。

6??【噪音發(fā)熱】:最后我們來看看設備的噪音和發(fā)熱情況。先來說說噪音,我之前用過某品牌的 10TB 企業(yè)級機械硬盤,工作起來的時候基本就是咔咔咔響個不停。而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采用的靜音冷卻模組,卻能夠?qū)⒃胍艨刂圃诜浅]p微的程度。我基本上在日常使用時聽不見它在工作,除非時周圍環(huán)境極度安靜,才能偶爾聽到它在工作。

發(fā)熱方面,使用紅外線熱成像儀可以看到 LaCie 1big Dock 擴展塢的的溫度也相當?shù)臎鏊烂鏈囟仍?10.3℃,擴展塢表殼的溫度不過才 23.4℃,大家日??梢苑判氖褂谩?/p>
四、如何評價 LaCie 1big Dock 雷電 3 擴展塢?

經(jīng)過本文的詳細測試后,想必各位童鞋對于這款產(chǎn)品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我們來總結一下 LaCie 1big Dock 雷電 3 擴展塢的產(chǎn)品優(yōu)勢和值得改進之處。

從【產(chǎn)品優(yōu)勢】上來看,LaCie 1big Dock 集成了一個雷電 3 擴展塢和 16TB 希捷酷狼 Pro 企業(yè)級 NAS 硬盤,功能相當完備,非常適合專業(yè)用戶或者小型工作室使用。同時借助 Tookit 套件可以在 Windows / MacOS 等多平臺中實現(xiàn)數(shù)據(jù)的備份、同步。此外,得益于擴展塢的多卡槽設計,可以滿足攝影用戶的照片視頻素材同步歸檔。雙雷電 3 的高規(guī)格接口,也能夠滿足菊花鏈等進階操作。最后,LaCie 1big Dock 擁有整機 5 年質(zhì)保期內(nèi)免費原廠數(shù)據(jù)救援 1 次,用戶無需擔心硬盤故障而導致的數(shù)據(jù)安全問題了。

當然,通過仔細的體驗,我發(fā)現(xiàn) LaCie 1big Dock 還有幾處【值得改進】:首先是擴展塢的硬盤缺乏固定卡扣設計,可能會導致一定的風險。其次是供電功率方面,最大 45W 的功率不上不下有點捉襟見肘,可以考慮提升到 65W、85W 甚至 100W。最后是擴展塢還需要預留一個 USB-C 接口,可以用來轉接外置網(wǎng)卡、聲卡一類的設備,畢竟雷電 3 就倆,得省著點用了。

分享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耐心觀看,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愛好評測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