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評鑒-劉義隆 小字車兒

? ? ? ? ? ?劉義隆 小字車兒

劉義隆(407年-453年日),小字車兒,宋武帝劉裕的第三子,劉宋第三任皇帝。劉義隆成人后身高七尺五寸,博覽群書、涉略經(jīng)史,擅寫隸書。劉裕病死后,太子劉義符繼位,因他游戲無度,被輔政的司空徐羨之、中書令傅亮、領軍將軍謝晦于公元424年(景平二年)五月廢黜(后被殺),迎立當時任荊州刺史的劉義隆為帝,改元元嘉,同時由謝晦出任荊州刺史,掌握重兵。劉義隆在其統(tǒng)治期間,采取抑制豪強的政策,努力推行繁榮經(jīng)濟政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并使賦役均攤,元嘉十七年、二十一年兩次下令免除農(nóng)民的“諸逋債”,有元嘉之治之稱。公元426年(元嘉三年),劉義隆殺徐羨之、傅亮、謝晦,從此政由己出。公元429年(元嘉六年),劉義隆因病由其弟彭城王劉義康執(zhí)政。劉義康專總朝權(quán),勢傾天下,又擅殺名將檀道濟。公元440年(元嘉十七年),劉義隆收殺擁戴劉義康的領軍將軍劉湛等人,罷斥劉義康,改授為江州刺史,出鎮(zhèn)豫章。五年后,再將劉義康廢為庶人。
公元450年(元嘉二十七年),魏世祖拓跋燾調(diào)動六十萬大軍進攻江南,親率大軍克懸瓠、項城,渡過淮河直趨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后在宋朝軍民抵抗下撤退。江北遭魏軍殺掠殆盡,宋朝國力削弱。劉義隆怕劉義康在后方趁機作亂,遂下令將其誅殺。
公元453年(元嘉三十年),劉義隆的太子劉劭與次子劉浚利用巫蠱詛咒劉義隆,事發(fā)后,劉義隆萌生廢太子的想法。劉劭與親信蕭斌研議應對之策,蕭斌建議劉劭弒父自立,劉劭因此親自帶士練兵,積極謀劃。同年3月16日深夜,劉劭與蕭斌趁夜起兵叛變,率領東宮衛(wèi)隊假稱受詔入衛(wèi)皇宮,騙使門衛(wèi)放行。當時劉義隆正秉燭與尚書仆射徐湛之討論廢太子之事,劉劭部將張超之闖入合殿,劉義隆本能反應舉凳子自衛(wèi),五指都被砍下,最終被張超之弒殺,享年四十七歲。徐湛之亦死于叛軍之手。之后劉義隆的三子武陵王劉駿起兵討伐劉劭,并于5月20日即皇帝位,6月16日攻下京城,誅殺劉劭及劉浚。劉駿即位后追劉義隆廟號為“太祖”,謚號“文皇帝”。
統(tǒng)帥 D+
(劉義隆不足以馭梟雄之士,故元嘉草草,得地不守,瓦解猬縮,兵殲甲棄,并淮右之地而失之,大江以北蕭然矣。)
武力 D-
(劉義隆有虛勞疾,寢頓積年,每意有所想,便覺心中痛裂,屬纊者相系。)
軍謀 D+
(劉義隆授將遣帥,乖分閫之命,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至于攻日戰(zhàn)時,莫不仰聽成旨。雖覆師喪旅,將非韓、白,而延寇蹙境,抑此之由。)
智略 B
(劉義隆幼年特秀,博涉經(jīng)史,及正位南面,綱維備舉,條禁明密,足為承平之良主也。而不量其力,橫挑強胡,使師徒殲于河南,戎馬飲于江津。至于末路,狐疑不決,言漏衾衽,難結(jié)商豎,雖禍生非慮,蓋亦有以而然也。)
內(nèi)政 S-
(劉義隆雅重文儒,躬勤政事,孜孜無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簡靖為心。于時罰有恒科,爵無濫品,兵車勿用,民不外勞,役寬務簡,氓庶繁息,余糧棲畝,戶不夜扃。自江左之政,所未有也。昔漢氏東京常稱建武、永平故事,自茲厥后,亦每以元嘉為言,斯固盛矣?。?br>魅力 A
(劉義隆天授和敏之姿,自稟君人之德。在位三十載,勤于為治,子惠庶民。又性存儉約,不好奢侈,政平訟理,朝野悅睦。故能內(nèi)清外晏,四海謐如也。然沈吟於廢立之際,淪溺於嬖寵之間,當斷不斷,自貽其禍。孽由自作,豈命也哉。)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