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9萬元的本田思域、馬自達昂克賽拉,究竟遇到什么問題?
十代本田思域上市的時候,很多地方需要加價1-2萬元才能買現車;3年前想要購買馬自達昂克賽拉,需要和4S店有親密關系,才可能拿到幾千元的優(yōu)惠……相比大眾、別克等品牌早早就拉開價格戰(zhàn),本田、豐田等日系車品牌的價格一直比較堅挺。

總結豐田、本田和馬自達過去長期保持的三大優(yōu)勢——節(jié)能、穩(wěn)定、保值率高。這三大優(yōu)勢又匯聚成一個大優(yōu)勢——用車成本低,這就深得精打細算之人的喜愛,也是促成新車價格堅挺的核心理由。

不過到了今年,情況發(fā)生了大轉變,首先是馬自達昂克賽拉官降到了8.99萬起,而本田思域在7月份也開啟了官方限時降價,本田思域最高優(yōu)惠4萬元,起售價格也降到了8.99萬元,同時本田XR-V也給出了相同的優(yōu)惠幅度。當然,豐田的價格也有了大滑坡,日產更不必說。

中國汽車市場既是最大的、也是最不穩(wěn)定的,而隨著國產車的崛起,在原本就不平靜的湖面上又扔下一塊巨石?;氐缴衔乃f的日系車優(yōu)勢,再對比現在的國產車就會發(fā)現,拼節(jié)能日系車干不動新能源車,比性能也未必是國產燃油車的對手,拼質量也是棋逢對手,那么就只能拼價格了。

而保值率歷來都是建立在新車價格的基礎上,新車優(yōu)惠二手車自然要跟著降價,現在發(fā)達的網絡信息渠道,讓消費者和車商之間的信息差基本同步,想要拿一臺10萬元的代步車賺錢一兩萬元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自主車企的成長,也讓消費者對國產汽車的信心大增,筆者每天和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打交道,總結出一個心得——90后年輕消費者對合資品牌的信任度開始降低,現在依舊癡迷合資品牌的以70后和80后為主,也是因為他們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
讓合資車集體性價格的根源,就是國產汽車的產品順差超過了合資品牌,在15萬級內的緊湊型轎車市場,購買國產車的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好的用車體驗,品質低、油耗高的弊病也得以改善。

即便本田思域、馬自達昂克賽拉降到了9萬元以下,豐田卡羅拉10萬出頭起售,也依舊有吉利帝豪S、長安UNI-V、長安逸達、奇瑞艾瑞澤8等很能打的車型與之競爭。不過合資品牌的萬丈高樓也不會轟然倒塌,國產轎車想要在銷量上全面超越,還需要時間來證明自己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