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大歷史:河北邯鄲王郎村的由來
有網(wǎng)友說河北省的縣城密集度全國第一。
那是因為河北中南部地區(qū)地處華北平原,地勢平坦,農(nóng)業(yè)發(fā)達,人口密集,歷史悠久,所以才有如此多的縣城。
可以說,每一個河北的縣,都有一部中國的歷史分冊。


其實不止河北的縣城,就連河北的一些村莊,都有著有悠久的歷史。
比如河北省邯鄲市的王郎村。
注意,此王郎是王莽新朝末年的群雄之一,不是被諸葛村夫罵死的那個王朗。
王莽建立新朝后,倒行逆施,結果引發(fā)了全國各地的官僚、漢朝宗室和人民的不滿。
天鳳四年(17年)各地民軍紛起,其中以赤眉、綠林兩只起義軍規(guī)模最大。
而與此同時,在河北邯鄲也出現(xiàn)了一支起義軍,起義軍首領叫王郎。

王郎本名王昌,是西漢趙郡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許友村人。
他本來是個風水先生,平日里替人開風水算命為生。
但新朝末年天下大亂,讓他在亂世中看到了機會。
當時邯鄲是西漢封國趙國的都城,趙繆王劉元有個兒子叫劉林,也喜歡占卜星象,與王郎十分交好。劉林平時喜歡結交豪強,勢力很大。
綠林赤眉起義之后,天下大亂,王郎也動了心思。
一天,他對劉林說道:“其實我是漢成帝之子劉子輿,為了躲避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的迫害,逃到四川。看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知河北有天子之氣,于是來到河北,準備在這里登基,召集豪杰,恢復大漢天下。”
王莽建立新朝之前,有人自稱是漢成帝之子劉子輿,騎兵反對王莽,結果被王莽誅殺。王郎顯然知道了這件事,所以詐稱自己是劉子輿。
我們無法得知劉林的真實想法,或許他將信將疑,或許他壓根就知道王郎在胡扯。但當時天下大亂,王莽肯定不行了,但誰能當皇帝尚未可知,所以劉林決定賭一把。
他與趙國豪族李育、張參共同計劃擁立王郎為皇帝。
他宣稱赤眉軍要北渡黃河,進入河北,鬧得人心惶惶。
同年十二月,劉林率數(shù)百車騎入邯鄲城,在趙王宮殿擁立王郎即皇帝位,定都邯鄲,史稱“趙漢”。
他以許友村為中心,四周筑城,作為王宮,后世稱為“王郎城”。
王郎任命劉林為丞相,李育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
登基之后,王郎派遣軍隊向邯鄲以北各郡國發(fā)檄文,各郡國紛紛擁立王莽,于是黃河以北、遼東以西都成為王郎的地盤。

當時劉秀也在河北,聽到王郎稱帝的消息后,十分震驚。由于他是更始帝的部下,雖然與更始帝有殺兄之仇,但卻認為王郎更加不堪,因此不愿意歸順他。但薊地的宗室劉接響應王郎,劉秀被迫南逃。
信都太守任光支持劉秀,劉秀以信都為據(jù)點,招募兵馬4000。豪族劉植、耿純率宗族賓客二千余人歸劉秀。
劉秀然后四處出擊,攻下堂陽、貰縣、冒城、下曲陽等地,兵馬擴充到數(shù)萬。他又北擊中山,拔盧奴,漁陽、上谷兩郡的騎兵也紛紛歸來。
于是河北出現(xiàn)了王莽和劉秀兩方勢力爭奪的局面。
更始二年(24年)5月,位面之子劉秀有如天助,很快就擊敗了王郎的大軍,兵臨邯鄲。
王郎數(shù)次派軍攻擊劉秀,都被打敗,只好派諫議大夫杜威持節(jié)請降。
杜威說王郎是漢成帝之子劉子輿,皇族貴胄,當有天下。
只相信武力的劉秀傲然道:“別說是漢成帝之子,就是漢成帝復生,都無法得到天下,更何況是劉子輿!”
杜威請求歸降后封王郎為萬戶侯,但劉秀只同意免其死刑。
杜威十分生氣,說邯鄲固若金湯,勝負尚未可知,告辭而去。
劉秀下令猛攻,二十多天后,王郎的少傅李立偷偷打開城門,迎接劉秀大軍入城。王莽急忙率領心腹逃走,結果途中被劉秀部將王霸追上斬殺,“趙漢”滅亡。

攻入邯鄲后,劉秀下令將王郎城摧毀。
王郎城遺址位于河北邯鄲市復興區(qū)王郎村村北,插箭嶺西南。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址平面呈長方形,現(xiàn)存城墻長680米,殘寬16-34米,高3-12米,頂部寬約2米,黃土夯筑而成。據(jù)《邯鄲縣志》載:“王郎城在縣西三里許,世傳漢光武討王郎,平其城,今久廢無考?!?/p>





他還下令把許游村改名為王郎村。



劉秀即位稱帝后,為了安撫人心為王郎修了座廟(在今邯鄲市釀造廠內),讓地方官員按時供香祭祀。當?shù)厝朔Q此廟為“老爺廟”,香火不斷。

好了,今天我們的小村莊大歷史就講完了,各個老鐵們,你們那里的的村莊有什么歷史故事呢,不妨說來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