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不斷熬夜上網(wǎng),玩游戲,累到死
11年,大學生游戲成癮,沉溺網(wǎng)吧10年,臨終前:不要賣我游戲賬號
多年以后,當王道洪站在王剛的墳前,他依然記著自己在火車站,送兒子去往武漢的那天。
自從兒子死后,王道洪一直在反省,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要求過于嚴厲,還是自己的思想過于迂腐,導致他直到垂死的時候,才愿意撥通家里的電話。
一、成績優(yōu)異,考入省重點高中
王道洪家住在在湖北天門托市鎮(zhèn)張豐村,10年間他是村里小學的教師,遲遲沒有轉正。
這里人口少,生活也不發(fā)達,各戶人家之間都認識,走出農村是每個家庭的目標。
1980年,王道洪與妻子生下了王剛,孩子的降臨點燃了父母的希望,他們要將其培養(yǎng)成才,有朝一日大有作為,走出農村去往城市。
除了王剛,王道洪夫婦還育有一個女兒,夫妻兩人也算是同心協(xié)力,只要是孩子需要的,都會盡可能地滿足。
也許是王道洪對自己的人生不夠滿意,便把自己的理想灌輸在了孩子身上,在王剛入學起,就處處指點他讀書學習,避免貪玩懶惰。
王剛的教育和日常生活需求十分巨大,王道洪作為一個民辦教師根本承擔不起,為了兒子他只能放下臉面,平常四處奔走,各處親戚的都借遍了,才勉強維持住學業(yè)。
值得欣慰的是,王剛的成績的確不負眾望,從小學到初中,名次一直排在年級前幾名,在2000多名考生中取得第三名的佳績。
如此令人咋舌的成績,讓王道洪喜極而泣,他高興,自己多年來的培養(yǎng)獲得了結果,讓16歲的王剛順利考上了省重點高中,天門中學。
可預見的范圍內,王剛只要不放松,仍然以這股勁拼搏下去,肯定能考上名牌大學,以后找個好工作指日可待。
王剛順利度過了高一,然而就在高二的時候,這個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孩子,接觸到電子游戲,難以自拔。
游戲絢麗繽紛的畫面,加上操作如流水的連招,很快就讓這個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沉浸于此。
剛開始,王剛還是一邊兼顧學業(yè),一邊在游戲中拼殺。
但隨著時間推移,王剛漸漸游戲成癮,甚至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打游戲,課本再也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在這樣的雙重生活中,王剛在課堂上渾渾噩噩,什么都聽不進去,只想著自己如何把游戲打好,如何練出絲滑如流水的連招。
等下了課,就一頭扎進游戲廳里,對著屏幕不停磨煉自己的技術。
王剛的表現(xiàn)都被老師看在眼里,也不止一次與他進行溝通,希望他能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上。
王剛每次都是口頭敷衍,實際上根本沒有反省自己的錯誤,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到高三備考,按他的成績根本別指望能考入大學。
老師氣得叫來王道洪,讓他把王剛領回去好好教育,這可讓以兒子為傲的王道洪丟盡了臉,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
經(jīng)過父親苦口婆心地勸說,王剛這才從網(wǎng)癮中清醒過來,臨近高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順利考入了武漢化工學院細化工程專業(yè)。
當時,王剛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雖然只是二本,但也獲得了村里人的稱贊和表揚。
孩子大了,身為父親的王道洪認為是時候放手,讓兒子去過自己的生活,他的眼神中滿是期望,目睹兒子去往武漢的背影。
二、游戲成癮,學業(yè)停滯
大學生活,比起高中已經(jīng)輕松不少,學生們有很多的業(yè)余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沒了學業(yè)壓力和父親的監(jiān)督,王剛終于體會到了自由,那個埋藏在心底的欲望,有再一次冒出頭來。
王剛的性子比較靦腆,與同學交往很不自在,只有在游戲廳里打游戲,才能讓他釋放自我。
當時,很多游戲都是日文,為了更深入地體驗游戲,王剛還報了一節(jié)日語課。
只要有時間,王剛就與同學并排而坐,沒日沒夜地鉆研連招和操作手感。
在大一和大二階段,王剛還是在雙重的生活節(jié)奏中,并沒有把課程落下,只在晚上游戲。
到了大三,王剛的游戲癮越來越強,已經(jīng)到無法自拔的程度,白天的課程都不見人影。
當時,令王剛癡迷的是一款叫做“
三國戰(zhàn)紀
”的游戲,這款游戲是二維的,玩法的核心就是兩個二維人物互相對打,操作門檻不高,但精通之后能打出讓人瞠目結舌的連招。
這大大點燃了王剛的熱情,他明白要在游戲中成為高手,所需要的只有兩件事:練習和反省。
很快,王剛的技術已經(jīng)成為了“一代宗師”,不僅學校的同學們都跑來觀摩,他還將自己的游戲操作保存下來發(fā)送到論壇上,吸引了無數(shù)人。
王剛在游戲上雖然小有成就,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專業(yè),掛了很多學科,學校的輔導員根本管不了他。
老師沒辦法,只能把王道洪叫來,對不成器的他進行批判。
在老師和家長面前,王剛擺出痛定思痛的架勢,誠懇地說自己肯定會努力學習,不再沉迷游戲。
可王道洪前腳剛走,王剛就進了游戲廳,沒有任何悔改的意思。
王剛的同學們看到他這樣,跟他一起玩的幾個經(jīng)常勸他回歸正途,可王剛從來不聽,誰說了自己不想聽的話,就跟誰絕交。
時間長了,再也沒有人去關注王剛,這個人也漸漸淡出了同學和老師的視線。
到了大四畢業(yè)時,王剛因為課程都沒有完成,不僅沒順利畢業(yè),拿不到畢業(yè)證,甚至連畢業(yè)照都因為羞愧不敢參加。
王剛心如死灰,他覺得自己辜負了家人的期望,這四年的時光都用在了打游戲上,結果什么成績都沒做出。
思索再三,王剛沒有把事情告訴父母,只說一切順利,遠在家鄉(xiāng)的王道洪依然覺得兒子是自己的驕傲。
“畢業(yè)后”,王剛回家住了一段時間,他的心惴惴不安,心想一定要在之后的工作中奮發(fā)圖強,盡可能分擔家里的壓力。
不久后,他就提出要去武漢工作,趁著年輕打拼一番。
2001年8月28日,王道洪在車站給兒子塞了500元,讓他到武漢努力工作,等一切都安頓好了給家里來個電話報平安。
三、10年間音訊全無,歸家5日后慘死
當天晚上,王道洪接到了兒子的電話,他已經(jīng)到了武漢,可電話中王剛顯得心不在焉,隨便搪塞幾句話便掛斷了電話。
因為沒有畢業(yè)證,王剛找了好幾份工作都沒能就職,身上的錢也根本不夠他日常生活。
起初的那段時間,他就住在學校破舊的宿舍里,平常在校園里收學生們不要的二手書,然后出去賣賺一些差價。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了一段時間,王剛基本上是白天倒賣二手書,到了下午和晚上就坐在電子屏幕前,跟幾位朋友一起打游戲。
但學校宿舍的住宿期限很快就到了,王剛不得不出去花錢找住處,因為錢不夠,只能與另一位同學合租小型公寓,環(huán)境很差。
即使生活條件拮據(jù),王剛卻沒有任何悔意,連輕松的工作都不愿干,只想把所有人的時間都投入到游戲中。
因為在游戲廳待得太久,王剛偶然從老板那里討到一份工作,每個月幾百塊,在店里打些零工,其余時間就能打游戲了。
一個人只要在一件事上肯下功夫,假以時日便能有所成就,王剛就是如此,他的游戲技術在當時已經(jīng)登峰造極,有些人專門從外省找到王剛,用錄像機拍攝現(xiàn)場視頻觀看學習。
在網(wǎng)絡上,很多網(wǎng)友更是對王剛產(chǎn)生了崇拜之情,時刻關注他的動態(tài),與其交流經(jīng)驗。
對王剛來說,這就是自己人生的光輝時刻,他往往能研發(fā)出別人不知道的隱藏技巧和連招,游戲圈甚至將游戲定義為“王剛時代”。
此刻,王剛已經(jīng)離家6年,期間從來沒有給家里寫過信,打過電話。
他并不是沒有這個打算,大多數(shù)情況是剛輸入號碼,卻始終不敢撥通。又或者是寫好了信件,又發(fā)了瘋似地撕掉。
王剛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如今的處境,更不敢說自己沒有順利畢業(yè),他期望自己能在游戲行業(yè)干出成績,等有一天功成名就,再回家看望父母。
與此同時,王道洪已經(jīng)6年沒有接到兒子的聯(lián)系,他與家人都心急如焚,幾次籌錢前往武漢,尋找王剛的蹤跡。
在王剛所在的大學,王道洪查找了檔案,這才知道自己的兒子根本沒畢業(yè)。
他找到王剛的老師和同學,但都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王道洪一次沒找到,就會回家再次籌錢,等錢夠了,便回武漢尋找,還張貼了尋人啟事。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游戲廳漸漸凋零,王剛所玩的游戲玩家大量流失,他的技術和操作也漸漸沒有了受眾。
時間來到2008年,大部分都在網(wǎng)吧玩游戲,這年8月有一款游戲大火,就是地下城與勇士。
這款游戲也是2D人物,瞬間就吸引了王剛的興趣,很快就以自己過人的游戲嗅覺,發(fā)展出了他人想不到的連招和技巧。
為了玩這款游戲,王剛每天都泡在網(wǎng)吧里,餓了就去街頭巷尾的路邊攤吃,病了就讓網(wǎng)吧的人幫忙買些藥。
王剛在網(wǎng)吧最里面的屋子里,因為墻角有一個破舊的沙發(fā),累了可以半躺在上面。
要在游戲中成為“高玩”,捷徑就是每天都玩,當時這款游戲滿級是60級,而王剛玩了20多個賬號,其中頂級賬號有5個。
憑借手法和成績,王剛得以靠賣游戲裝備賺錢,加上偶爾收徒,每個月也能整個上千塊,一年一萬多左右。
長期飲食和休息的不規(guī)律,加上坐在電腦前打游戲,王剛的身體也不知不覺出現(xiàn)了異常。
在2010年,王剛就經(jīng)??人裕偸怯袣鉄o力的,因為沒錢,他只能在網(wǎng)上跟徒弟們借,100或是200,總是承諾幾個月后還上。
可惜,疾病發(fā)展的速度遠超過王剛的想象,2011年5月6日,王剛已經(jīng)在網(wǎng)吧待了7個月,這天他奄奄一息,臉色桑白,連話都說不了了。
網(wǎng)吧的人看到后馬上撥打了報警電話,被送往了救助站。
王剛此刻還能保持清醒,他告訴救助站的人自己的身份和家庭信息,說完后就倒了下去。
時隔10年,王道洪終于接到了兒子的信息,得知王剛病重,很快就趕到了醫(yī)院。
映入眼簾的一幕,讓這位老父親心如刀絞,病床上躺著的,是一個骨瘦如柴、面如死灰、眼神呆滯、頭發(fā)有一尺長的病人,王道洪再三確認,才認出這是兒子王剛。
他吸著
氧氣
,說話吞吞吐吐,好像連眼睛都要睜不開了。
從醫(yī)生那里,王道洪一家得知兒子已經(jīng)肺結核晚期,還帶有其他的病癥,救不回來了。
2011年5月11日,王道洪將奄奄一息的兒子帶回家里,他能做的僅僅是延長王剛的生命。
與此同時,王剛的事跡也被傳到了晚上,游戲論壇的玩家紛紛籌款,捐出了4000多元。
有個人撥打了王道洪的電話,想以8000元買王剛的一個游戲賬號,誰知王剛卻說:那是搖錢樹,不能賣!
臨終之際,父母問他為什么要把所有的時間都交給游戲,他虛弱地回答:太有意思了,你們不懂。
2011年5月15日,在歸家5日后,王剛停止了呼吸。
多年以后的現(xiàn)在,王剛依然被當成一個反面教材,以告誡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沉迷游戲。
然而,很多人卻持有不同的意見,表明王剛沉迷游戲并沒有錯,只不過他不懂得自我管理,也沒有嘗試獲得家人的支持,這才導致了不幸的發(fā)生。
時至今日,網(wǎng)絡游戲早已不是當初那個人人喊打的事物,這幾年,靠游戲發(fā)家的游戲主播層出不窮,就連大學也創(chuàng)立了游戲專業(yè)。
在
電子競技
比賽上,許多年輕人嶄露頭角,有的艱苦奮斗了10年,才獲得了世冠的頭銜,不僅有千萬身價,還獲得了過正規(guī)媒體的表揚。
王剛去世時是31歲,假如他能勇敢面對家人,盡可能獲得支持,在父母的照顧下發(fā)展事業(yè),憑借他的技術和聲望,說不定能在興起的網(wǎng)絡趨勢中,贏得屬于自己的一份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