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的大餅還得慢慢烙

在一部分消費者的眼里,智能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可以放松手腳、解放大腦,你可以呆在方向盤的后面睡大覺。在另一部分消費者眼里,自動駕駛最多就是能在高速上歇一歇手腳,心中隨時念叨著“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剛想松一松心弦,它就滴滴報警,震震方向盤,甩給你接管。
還有一部分消費者,更是對自動駕駛完全無感,本來可以手搭方向盤,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聊天,現(xiàn)在還得提起十二分的精神,違背多年開車形成的肌肉記憶,小心觀察,費心判斷,隨時準備接盤,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
同樣是輔助駕駛,為何不同的人群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觀點?除了消費者駕駛習慣、性格、三觀、駕齡上的差異,主要原因還是“你以為的,并不一定是你以為的”。
你以為自動駕駛來了,就可以像一些特斯拉的先鋒車主那樣,躺在后排睡大覺了?非也非也,跟搟面皮的歌者、消滅你與你何干的三體、蟲子是不會被打敗的人類世界一樣,自動駕駛的世界也是層級分明、等級森嚴的。
根據(jù)美國汽車工程師協(xié)會(SAE)的定義,自動駕駛可以劃分為L0到L5六個等級,從完全靠駕駛員手工操作的L0-無自動駕駛,到在任何場景下均可以完全自動駕駛的L5-完全自動駕駛,每個級別的躍遷都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體驗,但其背后的努力則是苦不堪言。
反應(yīng)在車企端,也許都是一樣的品宣。但是,你真的不能指望搭載L2級別輔助駕駛系統(tǒng)的愛車能帶給你L4級別的體驗。
君不見,極弧阿爾法S普通版和HI版,就因為搭載了華為的高階自動駕駛,就足足貴出了10萬?全球第一的特斯拉FSD迭代這么多次,漲了這么多次價,也不過1.5萬美金,華為一出手就直接踏平了特斯拉的價格門檻。
還有一家更猛的,一抬腳就摸到了特斯拉至今未能實現(xiàn)的“全自動駕駛”天花板。
新春開工第一天,也許是憤于沒能在特斯拉的望遠鏡中出現(xiàn),何小鵬先生打響了自動駕駛牛皮大戰(zhàn)的第一槍。他說:2023年在中國率先推出全自動駕駛,在中國超過50個城市能夠放手自動駕駛。

全自動駕駛?這個口號是不是喊得太早了呢?不過仔細一想,早乎哉?不早也!因為,這樣的牛皮馬斯克可是在幾年前就已經(jīng)吹過好多遍了!
牛皮前瞻不遠
早在2014年,馬斯克就立下了全自動駕駛的Flag。每一次都有去華容道攔截曹操之關(guān)公立軍令狀時的慨然。
但是,每到年底,每當被人問起特斯拉何時交付可完全自動駕駛的車輛時,賈布斯附體的馬斯克總會篤定地說:下一年!
2019年底,孩子比車型都要多的馬斯克依然充滿了自信:“我認為特斯拉今年(即2020年)就能在功能端完善全自動駕駛,這就意味著車輛能在停車場找到你,然后拉上你直接奔向目的地,期間完全不需要車主干預(yù)。這次我非??隙?,大家不用再打問號了?!?/p>
時光荏苒,籠罩在新冠陰影下的2020年飛快地過去了。
這一年,上海超級工廠的機器開始轟鳴運轉(zhuǎn),Model 3和Model Y在全球市場如入無人之境,風光無限!苦苦地熬了十七年,在16億美金碳積分銷售收入的幫助下,特斯拉終于迎來了年度盈利7億美金的春天。
只不過,按照慣例,馬斯克又把全自動駕駛的落地時間推到了下一年!
2021年年初,特斯拉第一帶貨主播馬斯克還信誓旦旦地表示,特斯拉將在今年實現(xiàn)L5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shù)。在特斯拉股票終于開始啟動的這一年,馬老板添了一把火: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shù)是特斯拉估值的最佳背書。
也正是在這一年,也許是出于對馬老板屢屢把牛皮吹上天的不滿,也許是出于對各大車企在自動駕駛上過度宣傳的警惕,華為自動駕駛部門負責人蘇青在同年的上海車展上表示:“根據(jù)L5的定義,它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天候都要能覆蓋所有的場景?!彼?,“完全自動駕駛將是一個燈塔,永遠只是一個牽引目標。至少在我這輩子,完全自動駕駛很難實現(xiàn)?!?/p>
技術(shù)直男,口無遮攔,給普羅大眾科普了完全自動駕駛的難點,不僅把老東家剛剛立起的自動駕駛第一人的標桿掰彎了,也澆滅了普羅大眾對完全自動駕駛不切實際的期盼,于是,“耿直”的蘇箐被停職、調(diào)崗,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到了2021年7月,在網(wǎng)友的一片質(zhì)疑聲中,馬斯克坐不住了:“廣義上的自動駕駛是一個難題,因為它需要解決現(xiàn)實世界中的大部分人工智能(AI)問題,沒有想到這是如此困難?!?月份,馬老板繼續(xù)認慫:“自動駕駛是個難題,(但我)沒想到,會這么難。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難度還是很明顯……”
2022年,這位在人工智能領(lǐng)域相對于其它車企掌門人更具技術(shù)背景的科技狂人,這位于2015年參與投資成立最近推出病毒式傳播的現(xiàn)象級產(chǎn)品chatGPT的明星企業(yè)open AI的硅谷鋼鐵俠終于悟了:“自動駕駛的難度太大了,你認為你自己已經(jīng)解決了問題,你以為你掌握了問題的關(guān)鍵,然而,并沒有!你只是碰到了天花板?!?/p>
小鵬“過度宣傳”
特斯拉的2022年充滿了各種坎坷,遇到了各種難關(guān),這一年,銷量上,全球銷冠名號被奪,盈利上,單季毛利率逐季下滑,股票市場上,特斯拉的市值直接來了個大腿斬。但是,在開春的2022年全年財報電話會上,在從來都是豪情萬丈的馬斯克的眼里,“特斯拉FSD全球第一,架著望遠鏡都看不到第二名到底在哪里。”
期盼著特斯拉官宣第二花落自家的小鵬汽車應(yīng)該很失望,但是,在筆者看來,僅次于特斯拉的第二名當然應(yīng)該在中國!歸根到底,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場景式創(chuàng)新,又不是chatGPT那種基礎(chǔ)性創(chuàng)新,中國車企應(yīng)該、大概、可能是有優(yōu)勢的吧?!
在國內(nèi),篤定地在自動駕駛賽道重兵投入的小鵬汽車一直在兩面作戰(zhàn)。
一邊跟毫末智行暗戰(zhàn),加班加點爭奪城市NGP的首先落地,同時還在跟華為打嘴仗,面對余承東“華為自動駕駛?cè)蜃顝姡瑳]有之一”的發(fā)言,何小鵬按捺著想從腳下飛出的鞋底,表示:“期待看到他們更多地來自真實用戶的反饋,希望這種評價更多地來自消費者,內(nèi)部測試說明不了問題”。

拋開特斯拉對小鵬的不屑一顧,小鵬對華為自動駕駛能力的不信任,我們單純從技術(shù)的角度似乎也能判斷:既然特斯拉遇到了天花板,小鵬汽車2023年就能實現(xiàn)全自動駕駛顯然把牛皮吹上了天,屬于典型的“過度宣傳”。
至于為什么這么判斷,只需要從技術(shù)的角度,看一看全自動駕駛的充分必要條件!
硬件并不完善
感知、規(guī)劃、執(zhí)行是自動駕駛技術(shù)的三要素。
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攝像頭、V2X網(wǎng)聯(lián)屬于感知層面的硬件,車端SoC/AI芯片、云端HPC屬于規(guī)劃層面的硬件,基于線控技術(shù)的剎車、方向盤、底盤、ABS/ESP都屬于執(zhí)行層面的硬件。

單就國內(nèi)而言,感知層面已經(jīng)形成了規(guī)劃化、成熟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規(guī)劃決策方面咱們有個中等算力的地平線,但是在支撐高階自動駕駛的AI大算力芯片、用于模型訓練的HPC方面,說實話,都維系于美國佬的一念之間,線控底盤這些執(zhí)行端的硬件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至于這個初級階段維持多少年不變,什么時候進入產(chǎn)業(yè)化,再進入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階段,業(yè)界也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
總之,硬件層面頂多算是到位了一半!
軟件任重道遠
感知、決策、執(zhí)行形成了自動駕駛的邏輯閉環(huán),經(jīng)過近十年的發(fā)展,其背后的人工智能也經(jīng)歷了算法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三個大時代。
在一些業(yè)界大佬的眼里,目前車企之所以還停留在L2/L2+級時代,即便是特斯拉也最多能算L2.9也到不了L3,就是因為雖然我們可以在感知上通過攝像頭、激光雷達的配合建立一個3維世界的映射,但是在決策和執(zhí)行層面依然受制于算力,只能停留在二維甚至一維的階段。
現(xiàn)在,chatGPT出來了,人類是不是就此進入認知智能時代了呢?筆者認為,最好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看看它是劃時代,還是最終被時代劃走。
而且,即便在自然語言處理上實現(xiàn)了認知智能,能否平移到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上,也猶未可知。
所以,軟件層面依然任重道遠!
寫在最后
在理想新春開工第一天的內(nèi)部信里,坐穩(wěn)造車新勢力老大的理想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想宣布,城市NOA導(dǎo)航輔助駕會在2023年底開始落地。顯然,理想汽車的“自動駕駛”規(guī)劃比小鵬汽車更加務(wù)實,更加穩(wěn)健。
又或許,剛剛經(jīng)歷了一月份銷量的腰斬,小鵬汽車只是在拿“全自動駕駛”的大餅來壯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