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非遺文化:宗家莊木版年畫

宗家莊木版年畫始于清道光年間,至清光緒初年,宗家莊木版年畫逐漸成熟。鼎盛時期,有年畫字號30余家,當時年畫品種約有300余種,畫版1500余套,產(chǎn)品銷往膠東各縣及東北三省等地。
宗家莊木版年畫的體裁包括“三裁”、“窗頂”、“毛方子”等。按其用途可分為神供類和裝飾類:神供類有灶神二座、三座,財神、菩薩有正座、偏座等,有表現(xiàn)神話故事、鳥獸、花卉的裝飾年畫,如《麒麟送子》、《天河配》等。有以三國、宋、明各朝戲曲故事為內(nèi)容的,如《回荊州》等。

還有的以民間笑話、寓言和神話故事為內(nèi)容,如:《豬八戒娶媳婦》等。民國初期,創(chuàng)作了反映日、德帝國主義侵華罪行的《日本攻打青島》、反映辛亥革命的《攻打南京》和《湖北軍事圖》等作品,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中央博物館收藏。
宗家莊木版年畫的特點是重用大紅大綠艷紫明黃,色彩運用上講究“寫意”而非寫實,色彩鮮艷,強烈沉著;構圖完整、飽滿、勻稱,多運用象征、寓意、寄情的創(chuàng)作方法形象上講究完美豐滿、粗獷而樸實,充分運用了概括、夸張、平面造型的手法,具有紅火、強烈,富有裝飾性的藝術效果;造型夸張、粗獷、樸實;尤其是“線版”,以線條的流暢、工細、剛勁、挺拔的特點和風格,在諸種木版年畫中獨樹一幟。
此項目已入選山東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名錄。


聲明:本文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此文僅用于分享傳播,如侵自刪!膠東五市協(xié)同發(fā)展,共筑美好家園——魅力膠東。
準官方平臺,稀有知識產(chǎn)權,全網(wǎng)絡媒體平臺,誠尋志向合作伙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