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傳箋(自校)·鄭風(fēng)·緇衣
聲明:純屬個人愛好,非專業(yè),如有錯漏概不負(fù)責(zé),本子是網(wǎng)上隨便搜來讀的。
國風(fēng)·鄭風(fēng)·緇衣
緇衣之宜兮,蔽,予又改為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好兮,蔽,予又改造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之蓆兮,蔽,予又改作兮;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序】《緇衣》,美武公也。父子并為周司徒,善于其職,國人宜之,故美其德,以明有國善善之功焉。
【箋】父,謂武公父桓公也。司徒之職,掌十二教。善善者,治之有功也。鄭國之人皆謂桓公、武公居司徒之官,正得其宜。
01
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為兮;
【傳】緇,黑色,卿士聽朝之正服也。改,更也。有德君子,宜世居卿士之位焉。
【箋】緇衣者,居私朝之服也。天子之朝服,皮弁服也。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傳】適,之;館,舍;粲,餐也。諸侯入為天子卿士,受采祿。
【箋】卿士所之之館,在天子之宮,如今之諸廬也。自館還在采地之都,我則設(shè)餐以授之。愛之,欲飲食之。
02
緇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傳】好,猶宜也。
【箋】造,為也。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03
緇衣之蓆[xí]兮,敝,予又改作兮;
【傳】蓆,大也。
【箋】作,為也。
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緇衣》三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