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分鐘,作畫數(shù)超1100張!日本的畫師們在用生命為愛付出


前幾天筆者和大家提到過的,1月新番《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 ~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zhàn)~》的那個讓人驚艷的第三話的ED,又有了后文。

這個魔性十足,時長不超過1分半鐘的ED動畫,已經(jīng)實錘是由轉描技術繪制而成,也就是說,讓真人演藝一遍,然后畫師摸透了動作的特質(zhì)后,直接畫下來。而這一連串的動作極為流暢的原因,是采用了一拍一的手法繪制
什么是一拍一?筆者先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動畫的幀率控制在每秒24幀,一拍一就是24格畫面每一格都畫出來
一拍二就是24幀只用12副畫去播放,一張中間幀用了2張的時間
一拍三就是24幀只畫8張畫面,其他都用中間幀去代替。
這樣,畫面的流暢度和連貫度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一拍一最為流暢,但是在日本TV動畫的規(guī)格中,由于受到時間、預算的限制,絕大多數(shù)的鏡頭都采用一拍二的方式制作,算是在時間、成本,效果中的一個折中。
而在時間,成本更加充裕的一些高規(guī)格的動畫電影中,部分鏡頭會采用一拍一的方式制作,注意,并不是動畫電影就全程一拍一,即便是動畫電影,全程一拍一畫師也受不了這“刺激”。(全程一拍一的動畫在早期美國迪士尼動畫中常見)


而這段魔性十足的ED,千花的這段舞蹈,就是用的一拍一的方式繪制,因此動作極為流暢。根據(jù)原畫師的統(tǒng)計,該段動畫約用了1124張畫面組成,其中原畫(關鍵的的動作)至少在500張以上,其中動畫部分的消耗也非常驚人,平均一天如果畫30張(一般老道的畫師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的很好),那么畫完這個ED所有的畫面需要60天。
60天,幾個程序員可以做完一個小項目,而N個動畫師,只能畫完一個片尾曲。

畫師們,無時不刻用愛在灌注著自己的事業(yè)。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行業(yè)能和日本動畫比“靠愛發(fā)電”。原畫師制作動畫,是按卡來算價格的,一個鏡頭給一份的錢,而成為原畫師之前,作為動畫師,是按張數(shù)來算錢的,一張畫算一份的錢;一個日本的普通原畫師的收入,還不如打工來的多,只靠原畫,很可能是連基本的生計都難以維持,因此現(xiàn)在的日本年輕人,不愿意加入這個行業(yè),留在行業(yè)里的,都是真正為愛獻出心臟的,真正喜歡動畫、愛著動畫的人們。

在日本的一位原畫師和筆者開玩笑說,做完這個ED,這幫畫師恐怕是一輩子不想再畫跳舞的畫面,筆者苦笑說,有這么夸張嗎?他說,可不是呢,黃成希畫完《博人傳》65集請了半年假,你以為呢?
我聽了很震驚,畫師的世界,真不是我們想象的這么簡單。
不僅工作壓力巨大,日程非常的趕,而且薪水低的夸張,只有已經(jīng)成名的,超高水平的原畫師才有相應的高待遇,絕大多數(shù)原畫師都要頂著壓力一直干下去,為了作畫而真的過勞死的畫師,也不在少數(shù)。

所以,在這之后,筆者雖然比過去更加在意作畫,但并不是更加在意作畫有沒有崩壞,而是更注重作畫出彩的地方,因此大家明明都只是娛樂看個動畫,還是不要太嫌棄新番作畫的“崩壞”,畢竟在人手有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崩壞是難以避免的,沒必要明明是業(yè)外,卻弄的像一個作畫警察一樣,用我朋友的話說“你以為轉描就偷懶了?國內(nèi)外包的畫師給他描著畫都崩成狗,你行你上啊”
雖然這句話中帶著情緒,但是不難感受到作為畫師的無奈,所以還是那句話,請尊重畫師們的辛勤勞動,多對動畫了解一些,少做鍵盤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