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啊富士
研究了一段時間富士,因為正好有點需求,出手買了一個。
經(jīng)過各種對比,最后湊了一套xe2s+1855
這也是我認為目前富士這邊相對來說性價比和最終成像也能過得去的組合
我就簡單聊一下富士這個相機,主要是從照片方面,視頻方面我就不瞎說了。
富士的新品我真的看不懂,有一個算一個,我覺得都不值。
本來吧,如果價格合理,我覺得富士就適合兩種人,要么就是其實完全不懂攝影,就想買個相機的。要么就是玩的多了,覺得啥啥都沒意思,買來當玩具玩的老法師。
我覺得1機1鏡足矣,不用追新款。 這東西就是拿來玩,不要想著做生產(chǎn)力工具或者嚴肅攝影。包括gfx系列也是以玩為主。
優(yōu)點:上面說了,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好玩,膠片模擬確實可以玩很久,而且增加拍照的樂趣。成片比較符合日常攝影的取向。簡單點說調(diào)好了拍完不太用后期就可以給小姐姐看,直接一鍵進手機瘦臉拉腿就行。
菜單的ui和邏輯設(shè)計的都不錯。
缺點:溢價,成像質(zhì)量比較普通,輔助功能平平,防抖還可以。我個人認為整體和尼康佳能有差距。如果你追求結(jié)果,或者對成片有著專業(yè)方向的要求,還是搞尼康佳能吧。視頻方面我沒有測試,我盲猜很難搞得過sony。
刀法玩的有點惡心,我雖然對新sony無感,但sony產(chǎn)品玩刀法,我雖然不感冒卻也沒有那么抵觸。硬件切我覺得我能接受,商家出來賺錢的,而且人家有實力賺這個錢。 軟件切是真的讓人感覺吃了蒼蠅般的難受。 我不是叫你把你那些膠片模擬非要給老機型更新,但是自定義模式里面的白平衡不跟隨全局,或者說自定義文件名稱的重命名這種也要按機型割一下有意思么?
我個人推薦就蹲xe2或者xe2s,其他的真的有點貴。這臺機器除了比新機型可能設(shè)置上麻煩一些,但是富士一些比較核心的東西都能給你。自帶閃光燈,我一直覺得這種機器不自帶閃光燈的,除非你真的很能打,要不然我是不會選。鏡頭就1855足矣,還自帶防抖,效果還不錯。我不太推薦上定焦,意義不大,一定要上定焦就上那顆餅干頭。xe2配1855,唯一的缺點就是稍微有一點頭重腳輕,要是1855能再短點再輕點就好了。
xe系列做的其實本來還行,但是不知道哪個大聰明把xe3和4的閃光燈給砍了,而且這價格真的下不去手。 xe2和xe2s以現(xiàn)在的市場價2200左右收個成色好的我覺得可以,1855 1400-1500蹲一下吧。 再便宜也便宜不了幾個錢,沒必要冒險。
我個人認為不用想這相機幾年前二手多少錢,沒意義,你回不去幾年前,你也無法預(yù)知幾年后,覺得不行就看看別的,我其實總體來說也不推薦買富士。想玩就按照現(xiàn)在的市場價找最適合自己和最能承受的,僅此而已。
最近頂著咸魚商家的惡心收了套橙色還可以的olympus e300,配的25f2.8餅干和50f2微距,有機會再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