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推的輪椅,推不動的孩子

今吾于此,爾等皆為飛灰,既來之,就聊之。
今天來點大家不是那么想看的東西,注意我本人無意進行任何“指導”,本質的目的在于“分享”,而不是拉踩,搬論據的時候你可以和別人說都是你想出來的,別把你跌的話當槍使,你讀出來的一切觀點,都是你心底的秘密。
基于我的偏見分類,動漫的觀眾,有兩種姿態(tài):
1、無論何時,都是第三人稱的上帝視角,這個視角與作品如何設置的無關,其品閱故事的姿態(tài),始終是看客,“我”會跟隨主角的攝像頭去體驗另一個世界的美妙故事,讀的僅僅是“故事”,但我也清楚“我”僅僅是我,并不是男主。擁有所謂黨爭、cp等等特點的讀者,大多集中于此。實際上,如果用“二次元”的話,一定要把資深宅與淺宅區(qū)分開的話,這也是所謂的“現充”心態(tài),這類觀眾往往沒有通過虛擬作品來滿足心理需求的需要。
可以類推到像是一些社交濃度比較重的游戲里:王者榮耀、永劫無間等,像西施、公孫離、云纓、崔三娘等等這類高人氣(或是面容姣好的)女角色,周瑜、耀、孫策等帥氣逼人的男角色,可以放心大膽地擁有cp,甚至堂而皇之地擁有情侶皮膚,而玩家也不會因此覺得有何不妥,同樣的操作要是換個游戲,那節(jié)奏我無法想象了。
所以,與看客視角相對的是:
2、主視角姿態(tài),這一類動漫游享受者,也就是所謂的“帶入黨”,是比較傳統(tǒng)也是比較原教旨的“二次元”,首先面對一部作品的時候,他們的心態(tài)天然是“它有討好我的義務”,也因此,這類讀者觀眾會對于與主角(他們所代入的那名角色)相關的所有角色擁有極高的標準與要求,異性必須對他有充足的性價值。
這一點,若你有心觀察早期的男性向作品就會發(fā)現,僅看樣貌,男主大多平平無奇(甚至不佳),短發(fā)、刺猬頭,上條當麻、桐人、和泉正宗、還有現在的一系列流水線戀愛作。這就是作者聯合編輯精心設計的,最符合商業(yè)利益的“讀者畫像”。
因此我不得不說的是,符合主視角觀眾閱讀習慣的劇情,大多有極強的工具性,這個特點堆積到頂峰的領域,便是我目前所從事的:本子
你看本子就是為了讓自己找個理由爽快地特碼涉出來,你不會去思考女主角這么倒貼是圖什么,不會思考兩人的行為邏輯,不會挑人物說話的語病,它提供給你的是一個情景、一種刺激,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火車的目的地在哪,大家所享受的,是不同變換的沿途風景。
而現在主流“二游”也多以此種類型作為受眾,不要說二游,被詬病的國產仙俠網文也是如此,在我看來這類作品和地域無關,本質相同。
《灼眼的夏娜》、《龍與虎》、《零之使魔》,釘宮四萌里,這三萌是比較有代表性且富有攻擊性的“傲嬌”。倘若你有心觀察,便能發(fā)現,作為古早二次元圣經這三部,現在的風評是不怎么好的,我就不找圖了,你們當我胡謅也可以。
女主角打從一開始,就沒被設定在一個“討好主角”的位置上,即“不討好觀眾”,“富有個性與魅力”,在當時是可以被接受的,但現在是不能被接受的,至少涌上我首頁的風評是如此。
有這兩種“客觀”與“主觀”的觀眾,那我們也可以認為有“客觀向”與“主觀向”兩種作品,注意,這個分類沒有任何定論,全部取決于各自讀作品時內心的偏見
了解完我所述的動漫觀眾類型了,才正式進入到標題,《我推的孩子》,大病魔赤坂x大胃病橫倉萌果,這個組合,在這部企劃的開篇就帶來了一些小小的震撼。偶像懷孕私生兩子,被粉絲尋仇到家捅死。
而以我的偏見來看,這是部“客觀向”的作品。因為劇情里的所有角色,都具有鮮明的性格。我可以去讀阿庫婭為了星野愛在娛樂圈快意恩仇,我可以讀阿庫婭成長中的挫折、轉變,但我無法覺得“我就是阿庫婭”。
我不以惡意揣測,但試問有多少在沒看到星野愛懷孕之前,把自己代入小醫(yī)生,把星野愛幻想為與落魄的自己將有所聯系的“異性”呢?因愛生恨,主觀地認為自己是被帶了帽子,因而記恨起虛擬角色來,把封建的三從四德又挖出來扣上的?當然不乏單純的樂子人,樂子人才是真正享受故事的人。
我很羨慕那些仍帶著善良與天真看待世界、欣賞動漫的人,他們觀賞動漫的角度,作為無聊的大人的我已經撿不回來了。結果就是,我所閱讀的故事,也逐漸從“主觀”變得“客觀”。
年歲增長,審視自己,再看看身邊曾經看動漫的人,這個變化好像是必然。若沒有,那我羨慕你,你有一顆永恒的童心。
但希望你在娛樂里尋求真實批判的時候,別忘了你有沒有也聲討過娛樂意義的春晚強教育人?
孩子抱怨父母顛三倒四的雙標,抹眼淚時也想過要成為更開明的人,愿你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