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戰(zhàn)德國的150噸鋼鐵怪物——K-Wagen超重型坦克

2022-11-30 21:44 作者:DASTIGER  | 我要投稿

本篇內(nèi)容翻譯整理自

[1] Waffen Revue 1984, Quartal. I, Nr 52:Der K-Wagen(Gro?kampfwagen)

[2] Waffen Arsenal, Special Band 112:DEUTSCHE KAMPFWAGEN IM 1.WELTKRIEG. Der?A7V und die Anf?nge deutscher Panzerentwicklung

? ? ? ? 要說德國研制過的100噸以上的超重型坦克,各位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二戰(zhàn)末期的“鼠式”,其龐大的身軀、厚重的裝甲以及其他任何坦克都難以相比的“體重”給后世軍迷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當時的德國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研制這種噸位嚴重超標的裝甲怪物了,事實上,早在一戰(zhàn)時期,德國人就有過這樣的“前科”,而其“犯罪”的結果,便是本文今天將要介紹的主角、一款許多人恐怕聞所未聞的坦克——K-Wagen超重型坦克。

?????? 時間倒回到1917年3月31日,當時德軍最重要的坦克研制項目——A7V尚未完成,德國車輛事務部突然又呈遞給帝國戰(zhàn)爭部(Kriegsministerium)一份新的坦克設計草圖,請求對方批準進行研發(fā)制造。戰(zhàn)爭部起初看到這份來自設計師Wegner和Wa.Th.Mülle、名為K-Wagen的原始草圖時明確表示反對,但理由卻不是它令人吃驚的重量,而是所謂的“在A7V項目有最終結果前不適宜啟動該項目”。戰(zhàn)爭部認為,那些參與A7V研制的的企業(yè)也會有同樣的想法,并且擔心一旦啟動K-Wagen項目,它們原本在A7V坦克上的興趣會遭到削弱。然而幾個月后的6月28日,戰(zhàn)爭部改變了先前的態(tài)度,批準先行制造10輛K-Wagen,每輛的采購價約為50萬馬克。接到命令后的車輛事務部一刻也沒停歇,在來自陸軍最高指揮部(OHL)的相關許可和支持下,開始緊鑼密鼓地組織起了研發(fā)工作。

K-Wagen的早期設計,炮廓的形狀與最終版本不同

?????? 按照總體設計要求,K-Wagen需要具備快速生產(chǎn)能力,并且在將近100噸的重量之下仍必須保證可靠的動力來源。人們對這種坦克的越野機動能力期待甚高,它將由18人操縱,依靠履帶行走,有3個前進擋和1個倒擋,底盤離地高度35cm,履帶對地壓強為0.5kg/cm2,能跨過4m寬的壕溝、爬上坡度達0.5的陡坡、通過所有地帶,同時還擁有良好的轉向能力從而躲避各種障礙物,并且要能連續(xù)5小時在中等難度的路況下不間斷行駛。不過,令人感到有些搞笑的是,面對這么高的要求,設計方一開始竟然只打算給該車搭載2臺各200馬力的發(fā)動機,企圖用“小馬拉大車”實現(xiàn)如此不切實際的幻想。裝甲防護方面,K-Wagen的正面和側向設計為30mm(據(jù)說旨在防御野戰(zhàn)榴彈炮的直接命中,我想就算是高爆彈,30mm的薄甲真的防得???),地板為10mm,頂部為20mm,履帶上部滾動面還附有30mm的護板,并且所有動力部分都要有裝甲保護。武器配置上,該車計劃搭載2門5至7cm口徑的半自動SK/L 50火炮以及4挺機槍,部分武器安裝在炮廓上,部分安裝在炮塔內(nèi),這樣保證每個方向都至少有3門武器能開火(還是沒脫離戰(zhàn)艦的設計思維)。另外該車還配備手榴彈和2具火焰噴射器。在車輛形狀上,鑒于英國馬克系列坦克出色的越野能力,車輛事務部和OHL都認為應該效仿設計成菱形過頂式,但也有人以此種設計難以保證上部履帶的防護而提出反對。為應對研發(fā)工作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軍方下令組建一個專門的技術委員會(A7V坦克的研制也專門組建了這種委員會),由NAG公司、阿爾德勒公司(Adler)、布辛公司(Büssing)、奔馳公司(Benz)、道依茨公司(Deutz)和Loeb公司各派出一名設計師出任委員,同時還請來了2位戴姆勒公司(Daimler)的工程師參與,后來甚至還從A7V研發(fā)組抽調人力進行支援。10輛原型車的組裝工作被安排給位于柏林-魏森湖(Berlin-Wei?ensee)的Riebe軸承廠(Riebe-Kugellagerwerke)和位于卡塞爾(Cassel)的魏格曼車廂制造廠(Waggonfabrik Wegmann)完成(兩家各生產(chǎn)5輛),起先計劃一年能完成所有原型車的制造,隨后OHL要求將時間縮短為8個月。

? ? ? ? 由于K-Wagen實在太重,沒有什么陸地交通工具具備整車運輸?shù)哪芰?,因此它還被要求能拆卸成各重30噸以內(nèi)的幾個部分,分別運往目的地后再完成組裝,這有點類似于二戰(zhàn)時800mm“多拉”列車炮的組裝方式。組裝需要起重機,所以戰(zhàn)爭部首先把目光投向了前線用來在M炮臺上吊裝420mm重炮的M型起重機,希望能夠臨時借用它們來組裝K-Wagen,但車輛事務部表示反對,認為這種做法在戰(zhàn)場上沒有可行性,并且建議專門為K-Wagen采購配套的起重機。就在K-Wagen生產(chǎn)任務被批準后不久,人們還設計了一種以A7V坦克為底盤的移動式起重車。

基于A7V坦克底盤的吊車設計圖

? ? ? ? ? 軍方下令開始制造后,K-Wagen項目的推進并不順利。此前從沒有人造過如此龐大和沉重的坦克,許多已有的技術和經(jīng)驗都不再適用,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出現(xiàn),設計只能被反復修改。同時,大量的原材料和產(chǎn)能都被占用,直到1917年11月,最先在Riebe軸承廠開工的兩輛車距離完工仍遙遙無期。這一年11月20日,英國發(fā)動了舉世震驚的康布雷坦克戰(zhàn),這是西線德軍自開戰(zhàn)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在寬達13km的戰(zhàn)線上,集結了8個師、365輛馬克IV坦克并且擁有大量飛機支援的英軍突入敵方縱深足足9km,德軍約8000人被俘、100門火炮被繳獲。英軍的這次行動對德軍的刺激無疑是巨大的,僅3天后的11月23日,OHL便電告戰(zhàn)爭部和車輛事務部,加快德國的坦克研制項目已經(jīng)迫在眉睫,必須給每輛A7V配備一門57mm火炮和4挺機槍,同時要加快K-Wagen的研制,使得來年4月初能夠將3個K-Wagen坦克營投入戰(zhàn)場。戰(zhàn)爭部很快回應道,需要準備32門57mm火炮用來裝備3個營的A7V,以及26門1888年造77mm楔式炮閂火炮用來給K-Wagen,不過這些火炮都需要大改,從駐退機、炮架再到搖架、瞄具都必須改裝。1917年12月11日,OHL在與車輛事務部的一次深入會談中再次表達了自己對德國坦克研發(fā)項目的重視程度,并要求集中一切人力物力盡快完成A7V和K-Wagen的制造,以早日投入西線戰(zhàn)場。

從后往前看去的K-Wagen模型,可以看到車頂?shù)膬芍慌艢夤芎臀挥谄渑缘陌l(fā)動機進氣口,前方那只圓柱形的車長指揮塔似乎仍然存在較大的視野盲區(qū)
拆除了側面炮廓的K-Wagen模型
K-Wagen的各艙室布局和武器安裝位置

? ? ? ??然而到了1918年初,德國軍方已經(jīng)開始對K-Wagen甚至A7V是否適合投入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產(chǎn)生懷疑,而在車輛事務部的一份長篇報告中,我們甚至能夠找到“重型突擊坦克(K-Wagen)將不會再被制造,除了正在被制造的那10輛外”這么一句話?;蛟S只是出于“已經(jīng)投入大量資源,一旦停止就前功盡棄”的想法,德國人仍選擇硬著頭皮繼續(xù)艱難地推進包括K-Wagen在內(nèi)的各項坦克研制工作,但至少在1918年7月,他們已經(jīng)預見到K-Wagen的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絕無可能在1919年夏天前實現(xiàn)。隨著A7V先行完成制造并且在經(jīng)過實戰(zhàn)檢驗后被認為是一種不太成功的產(chǎn)品,德軍在K-Wagen項目上的狂熱似乎又增添了幾分,他們指望這種史無前例的超重型坦克能夠扭轉乾坤、創(chuàng)造奇跡,將問題的解決希望寄于其上。只可惜再美好的幻想終究也要敗給現(xiàn)實,清醒了的德國人終于意識到自己走錯了路,并在離戰(zhàn)爭結束已經(jīng)不到1個月的1918年10月23日將K-Wagen徹底從未來武器生產(chǎn)計劃中刪除。

? ? ? ? ??終戰(zhàn)時,柏林的Riebe軸承廠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一輛接近完工的K-Wagen和一輛完成度稍低、尚未安裝發(fā)動機的半成品,魏格曼車廂廠則僅僅制造了一個車殼。與最初的計劃相比,成品的一些技術參數(shù)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改動,尤其是在武器和動力配置上。最終生產(chǎn)出的K-Wagen重量已經(jīng)飆升至150噸(德國人還規(guī)劃過一種120噸的縮短減重版),而造價也水漲船高變成約60萬馬克。它長13m、寬3.1m(炮廓處寬6m)、高2.85m,由兩臺戴姆勒600馬力6缸發(fā)動機驅動,極速達到7.5km/h,巡航速度僅為1.9至4km/h(這比人走路的速度還慢)。其正面裝甲十分薄弱,只有2*20mm(由2塊各厚20mm的裝甲板疊加而成),側面30mm,頂部20mm,武器配置也由原本計劃的2門SK/L 50改為4門77mm火炮(選擇該型火炮的原因之一是其后座行程僅40cm,可為擁擠的戰(zhàn)斗室極大節(jié)省空間),它們的左右方向射界之和能達到360°,布置方位互相交叉,其高低機和方向機手輪采用同軸布置,以便為火炮騰出足夠的左右射界。炮廓安裝方式限制了這幾門炮的的仰角,但它們?nèi)杂?400m的最大射程。操縱這輛坦克需要整整27名乘員,不再是原先計劃的18人,車長在車內(nèi)通過電氣化對講設備給各乘員下達命令,而火炮指揮官指揮幾名炮手作戰(zhàn)也是如此。此外,該車還有一只周視望遠鏡用于觀察戰(zhàn)場。

正面視角的77mm坦克炮,炮盾上有一道縱向觀察縫,能為其后方隨火炮聯(lián)動的炮鏡提供足夠的俯仰視角
拆下后的77mm火炮,炮管下方是集成的駐退/復進機,再下面則是高低機的齒輪條。這張圖能看到右側炮耳軸。
后方視角的77mm坦克炮,采用向左開啟的橫楔式炮閂,左上方是炮鏡。炮手坐在安裝于炮座的座椅上,隨著火炮的左右轉動一起移動。
77mm火炮的炮架,可以看見兩個炮耳軸座環(huán)。為了節(jié)省空間,下方的高低機和方向機手輪采用同心布置,但這也導致操作十分不便
該坦克的電動離合器圖紙
K-Wagen的負重輪設計

? ? ? ?

戰(zhàn)爭結束時位于Riebe軸承廠廠房內(nèi)的那兩輛尚未完工的K-Wagen


? ? ? ?最后這里再順便說說K-Wagen被拆解分運至前線后重新組裝的大致流程,如下圖所示。

? ? ? ?步驟1:先鋪設起重機滑軌,再搭建起重機,然后安放坦克的下部履帶及下部的活動式履帶滾軌、負重輪還有相關零配件。

?????? 步驟2:將已經(jīng)組裝好的裝甲地板放置在兩側滾軌上,并安裝減震彈簧螺栓和活動鉸鏈。???

? ? ? ?步驟3:安裝前部、中部和后部橫向隔板,將其與地板連接在一起,同時還要安裝發(fā)動機、變速箱和兩只驅動輪,驅動輪套在兩塊位于后部的側裝甲板上,這兩塊裝甲板要與后部隔板和車地板固定在一起。隨后再安裝車體上部的固定式履帶滾軌。

?????? 步驟4:安裝剩下的側裝甲板。

?????? 步驟5:將已經(jīng)與內(nèi)部設施(包括火炮和冷卻設備)先行組裝好的炮廓整體用螺栓固定在側裝甲板上,再安裝車體前上部的履帶導向滾軌(類似現(xiàn)代坦克引導輪的作用),然后將剩余的履帶穿過上部固定滾軌,并與之前已經(jīng)安裝好的下面那段履帶連接。接著將坦克內(nèi)部所有的設備安裝完畢,最后安裝水平裝甲頂蓋和前上方、后上方的兩塊傾斜裝甲頂蓋即可。

K-Wagen的組裝流程示意圖

? ? ?

? ? ?? 沒人知道1917年3月31日那天車輛事務部為何,或者說出于什么想法向戰(zhàn)爭部提交了這樣一份如此瘋狂的坦克建造計劃,但最終結果已經(jīng)證明,超重型坦克的思路,至少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是完全行不通的。德國人或許應該慶幸那10輛坦克沒能完工,否則他們將會沮喪地發(fā)現(xiàn)自己斥巨資打造的這款所謂“超級武器”除了創(chuàng)下某個重量世界紀錄以外,幾乎沒什么實戰(zhàn)價值。


相關閱讀推薦:



一戰(zhàn)德國的150噸鋼鐵怪物——K-Wagen超重型坦克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隆尧县| 上蔡县| 忻城县| 出国| 阜新市| 肇州县| 翁牛特旗| 宝山区| 黄冈市| 萍乡市| 临湘市| 广昌县| 新兴县| 合川市| 泗洪县| 吉安县| 洪江市| 丰县| 东至县| 太白县| 汝城县| 商河县| 万安县| 连江县| 德清县| 尚志市| 漠河县| 苍山县| 格尔木市| 临沭县| 罗山县| 广西| 伊川县| 镇雄县| 鄂托克旗| 滕州市| 五台县| 鄄城县| 邻水| 丰原市| 大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