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瑜伽課時費多少
很多人可能練了瑜伽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坐在墊子上的時候背是沒有辦法保持直立的,一直處在彎腰拱背的狀態(tài)。如果強迫自己把背挺直,就會很累很不舒服。這是為什么呢?今天就來聊一聊,為什么在瑜伽坐姿中,你的背伸不直總是彎腰駝背。
?

坐不直的原因
經(jīng)常看我分享文章的人都明白,解決問題的思路比解決方法更重要,學會思路可以解決一類問題,學會方法卻只能解決一個問題。我會把思路寫出來,大家順著我的思路,和我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首先,坐不直彎腰駝背,問題不是出在腰椎和脊柱上,而是出在骨盆上。因為骨盆是腰椎的底座,底座發(fā)生各種傾斜,上面的脊柱必然會跟著變化。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當坐著的時候,骨盆的狀態(tài)對腰椎脊柱的影響。
當骨盆端正的時候,腰椎處在正常狀態(tài),脊柱和后背就處在正常狀態(tài)。
當骨盆前傾的時候,腰曲會跟著加大,就會出現(xiàn)塌腰的狀態(tài)
當骨盆后傾的時候,腰曲變小,就會出現(xiàn)彎腰拱背的狀態(tài)。
?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之所以會出現(xiàn)彎腰拱背的情況,是因為骨盆后傾。
那為什么會骨盆后傾?我們接著往下看。
本來坐著的時候應該坐骨壓實地墊,骨盆端正,身體的重心在臀部,更準確的說在坐骨的位置。那為會出現(xiàn)骨盆后傾的狀態(tài)呢?主要原因有兩:腿后側(cè)的柔韌性不夠,把骨盆向后拉;同時前側(cè)屈髖肌力量不足,沒有對抗身體后側(cè)把骨盆向后拉的力量,沒辦法把骨盆拉回來,骨盆就后傾了。
(在這個點上大家可以順便想一想,如果腿后側(cè)的柔韌性很好,但是前側(cè)沒有力量會怎么樣?不是骨盆端正也不是骨盆前側(cè)或后傾,而是骨盆不穩(wěn))
所以,你坐下來彎腰駝背的根本原因:1、在腿后側(cè)柔韌性不足,2、身體前側(cè)屈髖肌沒有力量。大家是不是對這兩個條件特別熟悉?
是的,下犬式中彎腰拱背腳后跟不能落地;站立前屈和坐立前屈中雙手夠不到雙腳前屈不夠深入;坐角式中胸口落不到地面……等等這些讓大家很苦惱的,瑜伽前屈類體式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都是這兩個原因引起。歸根到底是前屈能力不夠,所有的前屈類動作都會受影響。

我們來看解決方法。
1、在你的能力范圍內(nèi)調(diào)整骨盆端正
a,撥臀肌
坐下來的時候,向上向后撥動臀肌,讓坐骨壓實地墊。其實就是人為的把骨盆撥正一點,然后固定住。
但是如果你彎腰拱背的厲害,也就是骨盆后傾嚴重,撥一下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并且保持的時間不長。因為畢竟這是外力,一旦外力消失作用也就沒了。
b,把臀部墊高。
在屈髖能力不夠之前,這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相當于給骨盆坐骨提供了一個支撐,同時也相當于增加了雙腿的長度。就像在半月式中站不穩(wěn)手也不能落地,然后在手下墊一塊瑜伽磚給手一個支撐的力也增加了手的長度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據(jù)我觀察,很多人不喜歡把臀部,寧愿彎腰拱背的做動作,也不愿意在臀部下面墊磚,覺得在臀部下面墊磚,做起動作來很別扭。這個壞習慣要改掉。
現(xiàn)在這兩個方法是在屈髖肌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做出的調(diào)整和輔助。但我們最終的解決方法還是要加強腿后側(cè)的韌性和前側(cè)的力量。
2、增強屈髖能力,提高身體條件。
a,仰臥上舉腿,增加雙腿后側(cè)柔韌性。
這個是我認為的增加腿后側(cè)韌性最安全最高效的動作
?
仰臥在墊子上,雙腿伸直,抬右腳向上,伸展帶套在右腳掌上,雙手抓住伸展帶
每次呼氣時,手抓伸展帶拉右腿靠向頭部,同時右腳后跟向遠處蹬
保持30秒左右,再重復。
每次練習5分鐘左右,
?

b,船式,增加身體前側(cè)屈髖肌力量
坐在墊子上,彎曲雙膝蓋雙腳踩地,雙手放身體兩側(cè),
吸氣,身體微后仰,抬雙腳向上,小腿平行地面,雙手體前伸展,掌心相對
呼氣,收緊腹部收緊大腿前側(cè),蹬直雙腿。
保持盡量長的時間。
船式我們也介紹過很多次了,新手增加核心增加屈髖肌力量最棒的動作之一。
這兩個動作每次練習不到10分鐘,堅持10天左右就能極大的增強屈髖能力,不只解決坐下來彎腰駝背的情況,可以讓所有前屈體式向前進一大步!
所以坐不直就是屈髖能力弱的表現(xiàn),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需要增加腿后側(cè)的柔韌性和軀干肌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