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蕾莉?杜邦(Aurélie Dupont)

1973年1月15日,生于法國巴黎,在這樣的一個充滿文化氣息、歷史背景的地方成長,加上受母親莉安·戴德(Liane Dayde)熏陶,喜歡音樂、繪畫、舞蹈等各種藝術(shù)。
當她7歲時,她與她的父母和兩個姐妹遷居到美國貝塞斯達馬里蘭州的北華盛頓特區(qū),她的父親在那里是醫(yī)學研究員已兩年。她在那里住了18個月,小小年紀的她,試圖學習體操,音樂喜劇,舞蹈,歌唱和熱衷于學習鋼琴,希望能當個鋼琴家,擁有鋼琴是她第一次心中的激情。她被大自然喜歡的美好事物和音樂而感動。她有與別人一些不同的東西,很敏感,但她覺得不錯,但大多數(shù)時候她是孤獨的,她需要從音樂或別的東西中尋找到快樂。
在9歲的時候,她與她的父母回到巴黎。她的父母都反對她去學習彈鋼琴的愿望,因為 根據(jù)杜邦后來的在回憶,他們認為一架鋼琴將耗費大量的資金和占用太多空間,固為他們在巴黎住在一個小公寓。
每個圣誕節(jié),她都在等待一架鋼琴,可惜,到了10歲那年,她終于明白到她父母不會給她買了一架鋼琴以后,她就改變了當鋼琴家的想法。好笑的是,她跑到芭蕾舞教室的原因,不是因為喜歡芭蕾舞,而是那時候她的想法是在芭蕾舞教室里有一臺舊鋼琴!
那年,她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看了一出芭蕾舞劇,改變了她一生的方向。從此,她決定要投身芭蕾舞界,不為了要跳女主角,不為了要得到最高榮譽,只為了因為芭蕾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很美。她決定要全身心地貢獻給芭蕾。
她的舞蹈啟蒙老師是克勞迪?安格娜爾德-卡維蕾(Claudine Anglard-Cavret),老師瑪麗?查爾洛泰(Marie-Charlotte)認為她是前途的少年,聽到這話,莉安埃?達婭黛(Liane Daydé)決定把她送到巴黎歌劇院的舞蹈學校學習。

1983年,進入巴黎歌劇院舞蹈學校(Paris Opera Ballet School (L’Ecole de Danse de l’Opéra de Paris)),這所6年制的學校,每年的5 月招收學生,其入學率僅為10%至20%,那一年,1500名試學生演,只選擇了15名。進校后,她師從克娜黛?貝茜(Claude Bessy)學習。1989年,加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Paris Opera Ballet)。1991年,成為群舞演員。1992年,成為領舞演員。1996年,成為獨舞演員,出演《白色組曲》(Suite en blanc)以及出演了《雷蒙達》(Raymonda)第二幕漢莉埃特的變奏。1997年6月,被晉升為首席舞者。
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中,她出演了經(jīng)典的古典芭蕾舞劇的標題角色。是一名多才多藝的舞蹈家,她還跳了新古典主義芭蕾舞劇——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和羅蘭?佩蒂(Roland Petit) - 或更現(xiàn)代芭蕾舞劇——皮娜?鮑什(Pina Bausch)和韋恩?麥格雷戈(Wayne McGregor)以及薩莎?瓦爾茲(Sasha Waltz)。她合作的舞伴有曼努埃爾?勒格里斯(Manuel Legris),尼科拉斯?萊?里什(Nicolas Le Riche),埃爾韋?莫羅(Hervé Moreau)和勞倫特?希拉雷(Laurent Hilaire)。
她有許多機會與當代杰出的編舞家合作,其中不乏由他們來選擇她詮釋他們的作品。在1996年和1997年時期之間,由兩次她職業(yè)生涯特別重要親身經(jīng)歷的機會,1996年,昂熱蘭?普雷羅卡(Angelin Preljocaj)看到她的潛力,說服她在其編導的《天神報喜》(Annonciation)中飾演瑪麗一角和在1998年的第二十屆舞蹈,出演了的《卡薩諾娃》中的主角,由伊莎貝拉?嘉蘭(Isabelle Guérin), 勞倫特?希拉雷(Laurent Hilaire), 尼科拉斯?萊?里什,納塔利耶?莉克(Nathalie Riqué),威爾弗里德?羅姆里(Wilfried Romoli)共同參演。
她同樣遇到了對其藝術(shù)成長進行精準規(guī)劃并在德國具有影響力編導皮娜?鮑什,1997年6月9 -19日,出演了由她編導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中的主角,尤其這是第一次重要的事件,皮娜?鮑什的舞蹈不同于巴黎芭蕾舞團其它的作品,而且編導在選擇舞者上獲得完全的自由,當時選所的芭蕾舞團6個舞者,沒有一個是明星舞者,當時排除在外就有明星舞者米泰基?庫多(Miteki Kudo)和杰拉爾丁?維亞特(Géraldine Wiart),皮娜?鮑什對進行輔導,鼓勵他改變自己的舞蹈風格,讓她采用的新的和真實的風格在舞臺上來表現(xiàn)自己,撇開舞蹈作品“像一個完全的病人一樣”,贊成她風格更加脆弱一點。

1993年,在年度青年舞蹈家晚會上,與科拉斯?萊?里什出演《吉賽爾》(Giselle)中的農(nóng)民雙人舞,與Jean-Yves Lormeau(讓-伊維斯?洛爾莫)出演了喬治?巴蘭欽的《四種氣質(zhì)》(Four Temperaments)中的多血質(zhì)人和《柴可夫斯基雙人舞》(Tchaikovski-pas de deux)中的年輕的舞者;魯?shù)婪?努里耶夫(Rudolf Nureyev)版《舞姬》(La Bayadère)中飾演岡扎蒂。
1995年,出演了馬里于斯?佩蒂帕(Marius Petipa)《帕基塔三人舞》(le pas de trois de Paquita);威廉?福斯特(William Forsythe)的《在中間,有點提高》(《In the Middle,Somewhat Elevated》);奧古斯特?布農(nóng)維爾(Auguste Bournonville)的《那不勒斯中的六人舞》(le pas de six de Naples)、哈羅德?蘭德爾(Harald Lander)的《練習曲》(études)及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堂?吉訶德》(Don Quixote)中的朋友之一和女儐相。
同樣重要的是她與羅蘭?佩蒂,在1996年出演了由他編導《狼》(Le Loup)中年輕女孩的角色。 2004年,世界首演了《華爾茲節(jié)拍》(Rythme de Valses)。同年,出演了魯?shù)婪?努里耶夫《胡桃夾子》(Casse-Noisette)中的克拉拉昂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舞姬》中飾演岡扎蒂。
1997-1999年,在皮埃爾?拉科特(Pierre Lacotte)的《仙女》(La Sylphide)中的蘇格蘭人雙人舞;雷奧?斯塔斯(Léo Staats)的《節(jié)日之夜》(Soir de fête);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堂?吉訶德》和《雷蒙達》(Raymonda);戈索夫斯基(Gsovsky)的《古典大雙人舞》;肯里斯?麥克米倫爵士(Sir Kenneth Macmillan)的《曼儂的故事》(L'Histoire de Manon,1998年夏與明星舞者芬妮?加伊達(Fanny Ga?da), 伊莎貝拉?嘉蘭,伊麗莎白?莫蘭(Elisabeth Maurin),莫尼克?盧迪埃(Monique Loudières),西爾薇?吉揚(Sylvie Guillem)輪流出演主角)。
1998年12月31日,因在《堂?吉訶德》(魯?shù)婪?努里耶夫版本)中出演飾演了基莉婭后被布里吉特?勒菲弗(Brigitte Lefèvre)晉升為“明星舞者”。這個時期,明星舞者瑪麗?克洛德?彼特拉加娜(Marie-Claude Pietragalla)已離開巴黎芭蕾舞團,到了由羅蘭?佩蒂執(zhí)掌的馬賽國家芭蕾舞團,同樣在此之際,她身邊能夠跳尼基婭的久負盛名 明星舞者有:西爾薇?吉揚,瑪麗?克洛德?彼特拉加娜,艾格尼絲?萊特絲圖(Agnes Letestu),卡琳?艾維蒂(Karin Avety)。
皮娜?鮑什曾對杜邦說:“好吧,你是一個很辛苦女人,你是一個非常艱難的舞者,但我相信你是敏感的,這就是為什么我選擇了你,我要你告訴我。不幸的是,你的力量,你的實力,我不在乎。我想看看你的內(nèi)心?!捌つ?鮑什的話語是基于這樣一個嚴重的背景。杜邦的身體狀態(tài)正朝向一個技術(shù)非常堅實、無可挑剔的方向發(fā)展,是一個全面的演員,由于對自已提出更高的要示,導致膝蓋軟骨骨折,她這個嚴重的傷害有一年多了之后,她接著被任命為首席舞者(杜邦與明星舞者馬蒂亞斯?海曼(Mathias Heymann)命運的有著相同的經(jīng)歷。馬蒂亞斯?海曼曾在她晉升為明星舞者后,因為她忽略了這個問題,因為在她18歲時,晉升為首席舞者后,脛骨應力性骨折,24歲時,兩年內(nèi)接受手術(shù)治療。), 1999年進行了手術(shù)治療,因此這一年,杜邦也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舞蹈風格。

1999-2004年,約翰?紐邁爾(John Neumeier)的《希爾薇婭》(Sylvia)飾演希爾薇婭、《仲夏夜之夢》(Le songe d'une nuit d'été);杰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的《在夜晚》(《In the night》);巴蘭欽的《隨想曲》(Capriccio)、《C大調(diào)交響曲》(Symphonie in C)、《巴洛克協(xié)奏曲》(Concerto Barocco);魯?shù)婪?努里耶夫的《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和《堂?吉訶德》、《灰姑娘》(Cendrillon)、《雷蒙達》、《舞姬》(扮演尼基婭);羅蘭?佩蒂的《卡門》(Carmen);皮埃爾?拉科特的《仙女》。
在巴黎歌劇院演出的作品:莫里斯?貝嘉(Maurice Bejart)的《競賽》(Le Concours);奧哈德?納赫林(Ohad Naharin)的《永久》(Perpetuum)、《踏腳石》(Stepping Stones);吉里?基利安(Jirí Kylián)《美麗的形體》(Bella Figura)、《二選一》(Il faut qu’une porte,2004年);巴蘭欽的《情愛之歌華爾茲》(Liebeslieder Walzer)。
2001年11月,她迎來了一個新的重要首演,與偉大的明星舞者曼努埃爾?勒格里斯(Manuel Legris)合作演出了由馬茨???耍∕ats Ek)編導的《吉賽爾》。
另外一個重要的時刻,是發(fā)生在2002年2月的時候,出演了昂熱蘭?普雷羅卡編導的《公園》(Le Parc)獲得了巨大成功;由巴黎芭蕾舞團的團長布里吉特?勒菲弗(Brigitte Lefèvre)提出她和倫特?希拉雷成為舞伴,從而被他創(chuàng)造了令人難忘不同的一對。在同一年,由于膝蓋軟骨傷迫使她離開了舞臺5個月,休息了很長時間,直到2003年1月從新回到舞臺。
2002年11月- 2006年6月,她與喜劇演員蓋得?艾馬勒(Gad Elmaleh)結(jié)婚。
2004年,與曼努埃爾?勒格里斯和尼科拉斯?萊?里什出演了由特里薩?布朗(Trisha Brown)編導的《噢,合并》(O zlozony / O composite)
2005年,與曼努埃爾?勒格里斯,馬休?加尼奧(Mathieu Ganio)出演了魯?shù)婪?努里耶夫版本的《天鵝湖》和《羅密歐與朱麗葉》與埃爾韋?莫羅。
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杜邦的品質(zhì)得到特別的贊賞,2006年,她在出其約翰?紐邁耶創(chuàng)作的《茶花女》(Lady of the Camellias)中對茶花女的詮釋得到特別稱贊。杜邦深受本杰明?米勒皮耶(Benjamin Millepied)的贊賞,她和他一起創(chuàng)作了兩部芭蕾舞劇《艾姆雷奧》(Amoreo)和《達芙妮與克羅伊》(Daphnis et Chloé),深受他的贊賞。
杜邦在討論一個新的角色時,作為一個演員,她開始在做一個小小的研究,努力忘記以前創(chuàng)造的角色。然后來與編導,服裝試樣,進行良好的構(gòu)通。
杜邦是法國芭蕾舞臺上無可爭議的寵兒,盡管如此,她對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的體系缺陷仍然是直言不諱。她目前是作為法國從事芭蕾舞非常優(yōu)秀的明星舞者。擁有國際聲譽得益于隨巴黎芭蕾舞團到國內(nèi)外許多地方巡演(日本,中國,意大利,赫爾辛基,曼徹斯特,維也納,舊金山,洛杉磯,巴西,澳大利亞)。以客席舞者的身份受邀參加世界上最重要的劇院的演出:2002年3月,在基洛夫芭蕾舞團為圣彼得堡瑪麗婭劇院藝術(shù)節(jié)主演了由阿列克謝?法捷耶契夫(Andrian Fadeyev)編導的《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另一個在日本東京芭蕾舞團(Tokyo Ballet)和斯卡拉劇院(Teatro alla Scala)的客席舞者。2002年9月首次隨巴黎芭蕾舞團到斯卡拉劇院巡演,與勞倫特?希拉雷和約瑟?馬丁內(nèi)茲(José Martinez)演出了魯?shù)婪?努里耶夫版本的《雷夢達》;2005年12月,與皮埃爾?拉科特在斯卡拉劇院演出了《仙女》,最初她是與萊奧尼德?薩拉法諾夫(Leonid Sarafanov)合作演出的。幾個月前的2005年12月,隨巴黎芭蕾舞團到威尼斯演出了約翰?紐邁爾版本的《希爾薇婭》;2009年11月,在美國芭蕾舞劇院(American Ballet Theatre)演出了喬治?巴蘭欽《寶石》(Joyaux)和在日本敕使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的卡拉斯舞團(la compagnie Karas)演出。
2011年,杜邦與同在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明星舞者杰雷米耶?貝林加德(Jérémie Bélingard)結(jié)為夫妻。
她共生了兩個兒子,2008年5月16日生了雅克(Jacques)和2011年5月16日生了喬治(Georges)。
2014年,由本杰明?米勒皮耶任命她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芭蕾大師,與克洛蒂爾德?瓦伊(Clotilde Vayer)一起編導作品。在2014年7,由勞倫特?希拉雷取代了芭蕾大師
她在2015年5月18日,與舞伴羅伯特?博雷(Roberto Bolle)合作演出了《曼儂》(Manon)作為她的告別舞臺之作,演出結(jié)束后,觀眾起立鼓掌達25分鐘之久。隨后成為巴黎歌劇院的芭蕾大師。
2016年2月4日下午,巴黎歌劇院舉行了新聞發(fā)布會,現(xiàn)任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團長本杰明?米勒皮耶宣布辭去團長職務,隨后巴黎歌劇院院長斯蒂凡?利斯納(Stéphane Lissner)宣布,杜邦接替班杰明?米勒皮耶成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團長,她將在8月份正式上任團長一職。
?
?
?
附:
A. 獲獎一覽
1992年,獲得瓦爾納國際芭蕾舞大賽少年組金獎(Gold medallist at Varna (Category juniors))
1993年,獲得法國塞爾克萊?卡波優(yōu)秀獎(Winner of the French Prix du Cercle Carpeaux)
1994年,獲得巴黎歌劇院促進協(xié)會頒發(fā)的觀眾獎(Winner of the A.R.O.P. (Association pour le rayonnement de l'Opéra de Paris))
2002年5月2日,獲得貝諾瓦舞蹈獎(Benois de la danse)
2005年,獲得法國政府授予文學與藝術(shù)騎士勛章(Oficial de la Orden de las Artes y las Let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