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見百年前的攝影教材——《柯達攝影術(shù)》

沒精力做視頻了,并且內(nèi)容上很可能需要長期補充,所以還是請允許我用擅長的方式來隆重介紹本次的重量級嘉賓吧:

這位“大爺”的全名是《柯達攝影術(shù)? 日常攝影必備之參考書》,由柯達公司的上海分公司出版(以下簡稱《柯達攝影術(shù)》)。
很幸運,我手頭的這本《柯達攝影術(shù)》除了封面有老化和少許紙屑脫落,內(nèi)頁近乎全新。根據(jù)內(nèi)頁精細印制的網(wǎng)點圖,本書的印刷應(yīng)該運用了銅板凹印工藝。這種依靠網(wǎng)目表現(xiàn)圖像濃淡層次的工藝在民國時期又被稱為“網(wǎng)目版”,在那時屬于高檔印刷工藝,一般用于印制藝術(shù)類期刊的封皮和插圖圖版 [1]。要不是濃郁的民國行文風(fēng)格與古早相機的插圖,我甚至?xí)岩蛇@本書是五、六十年代出版的。
你以為這就講完了?那你就太小看這篇專欄了。
拿到這本書卻只撂在家里的書架上吃灰,任憑汗?jié)n與灰塵侵蝕書頁與字跡,或者隨手拍幾張照發(fā)在某些攝影論壇上炫耀……或許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或許二手平臺上還能找到這本看似存世量不少的書,但無論如何,如果這般對待一本飽經(jīng)滄桑,承載了人類攝影發(fā)展史的第一手資料,我是問心有愧的。
總之,接下來就是喜聞樂見的考古時間了——
首先,本書沒有附帶任何出版信息,互聯(lián)網(wǎng)上關(guān)于這本書的信息也十分有限。谷歌圖書上只記載了本書于20世紀20年代出版,但這本書真的有這么古老嗎?
在拿到這本書并初步翻閱之后,我初步可以認定出版年份最早也是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因為書里面介紹了麥士達(Mazda)鎂光燈泡,而鎂光燈泡是從1929年才在德國首次商業(yè)化生產(chǎn)的。順便,書中也介紹了一款看起來已經(jīng)很成熟的柯達手持裂像測距儀,而柯達首次推出具備聯(lián)動測距功能的相機是在1916年,也就是柯達3A Autographic Special上市的時候 [2,?3]。有理由相信,輕便的手持測距儀也是比較后期才出現(xiàn)的產(chǎn)品。


其次,在我細心篩查了本書出現(xiàn)的相機后,一款“柯達「來丁那」鏡箱”(看來那時大概還沒有“相機”之類的叫法)成為了關(guān)鍵線索:此相機正屬于柯達的Retina系列,也是全書中唯一的135相機。Retina還是柯達于1934年首款推出的135相機(第一款型號為Nr. 117),此后的35年間不斷地迭代與制造Retina的旁軸機型也代表著柯達在135相機的行列當中站穩(wěn)了腳跟 [3]。
經(jīng)過對比后 [4,?5],基本可以確認此相機為Retina系列的Nr. 118型號,僅于1935-1936年生產(chǎn),產(chǎn)量也只有Nr. 117或Nr. 119的幾分之一(約9144臺)。值得一提的是,1936-1938年生產(chǎn)的Retina Nr. 119型號和Nr. 118型號在外觀上幾乎只有過片旋鈕上的區(qū)別,并且有的Nr. 119會配一個冷靴座,頂蓋的顏色也可能不同,而Nr. 118沒有這些衍生規(guī)格;另外,由于搭配的快門規(guī)格和鏡頭規(guī)格(施耐德Xenon或蔡司Tessar)等差別在同一型號中也會出現(xiàn),因此不足以作為辨認依據(jù)??紤]到本書給出的插圖并不是更早期的Nr. 117型號(于1934-1935年生產(chǎn)),本書的出版年份很可能就是1935年或1936年(僅考慮書中的內(nèi)容取材,不考慮出版印刷所需的時效的話)。

至于為什么會考慮從這款135相機入手調(diào)查本書的所屬年份?這還得從一個讓我有點驚喜的意外發(fā)現(xiàn)說起:在搜集關(guān)于此書的資料時,我得知李莽的《屋頂下的天空》里頭就提到了這本書,看來作者在這方面也是挺用心的(不過當時這么有分量的一本精裝書賣的要比我想象中的便宜?。?/span>:
梳分頭的青年肅然起敬。他放下手中的書,兩手捧起徠卡相機?!肮€是新的?!彼f,“我估計,整個貴都城,有這種相機的人,不會超過三個。這是135相機,用135膠卷,你買幾個膠卷 ?”
“就一個?!比~一峰說。
“八角錢?!鼻嗄暾f,“這本書也是八角錢。假若你有雅興一起買,敝店只收你一塊五角錢。假若你添一塊錢,還可以買一套沖洗藥品,敝店還送你五張七英寸相紙。”
兩塊五角錢,相當于學(xué)校一個月的伙食費。葉一峰想,這次大不了不買衣服。葉一峰想。他掏出三元國幣,這是昨天才收到的。父親寄錢給他買衣服,還在信里說,貴都城很大,買衣服比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更方便。葉一峰用這筆錢買下一個膠卷,一套沖洗藥品,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柯達攝影術(shù)》,這本書是精裝本,封面上寫著:日常攝影之必備參考書??逻_公司·上海。青年又遞給他三個紙袋:“這個紙袋是顯影液,這個紙袋是定影液,這個紙袋是相紙。你會沖洗照片吧 ?”
“試過一次?!比~一峰說。
“一次是不夠的。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水平,《柯達攝影術(shù)》可以幫助你?!鼻嗄暧诌f給葉一峰一個空紙袋,“這是敝店的照片包裝袋。如果你自己不想沖印照片,可以交給敝店做。歡迎光臨。
順著引文討論的話,徠卡直到1925年的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上,才正式推出了影響攝影歷史的巴納克相機,首款推出的機型是Leica Ⅰ?Model A。在那個年代,主流相機還都是各種面向高階用戶的中大畫幅折疊皮腔機或簡易的方箱式相機,后者相當于那個年代的傻瓜相機;至于郎靜山或鄭景康之類的攝影師或者那個年代的記者,則會用到更專業(yè)的相機——例如格拉菲的“煙囪”單反(本專欄第一張圖左側(cè)的那臺就是)或新聞相機 [6]。
總之在那個年代,還鮮有人能接受徠卡巴納克這種全畫幅相機,這一點在《柯達攝影術(shù)》當中可見一斑——全書除了之前提到的那款柯達Retina之外,再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款135相機或類似畫幅尺寸的相機。事實上,翻閱當年的各類相機廣告冊或攝影書刊雜志也能發(fā)現(xiàn),直到30年代的中期,使用35 mm膠卷的相機才開始流行,并在之后踏上了王道征途,躋身成為主流產(chǎn)品。135相機的出現(xiàn)與流行可謂翻開了攝影時代的嶄新一頁,用這樣一個關(guān)鍵點來判斷本書所屬的時代也就事半功倍了。

無疑,徠卡開創(chuàng)了“135”的先河,不過要繼續(xù)將其發(fā)揚光大直到現(xiàn)世,肯定還離不開鏡頭光學(xué)、底片和顯影(放到近現(xiàn)代那就是傳感器了)等相關(guān)技術(shù)的進步,以及這么多年以來,包括蔡司、柯達本身以及一眾緊跟潮流并努力內(nèi)卷的相機品牌(笑)。

回過頭來,這本《柯達攝影術(shù)》都講了什么呢?全書共224頁,25個小章節(jié),從各類器材、拍攝技術(shù)、審美,到?jīng)_洗、放大與作品后期,內(nèi)容之豐富,介紹之詳細,圖文之并茂,絕對堪稱“百年前的《紐約攝影教程》”,其中的一些內(nèi)容直至今日也是完全不過時的。本書的某些專業(yè)術(shù)語也會附上英文原文,在本書最后幾頁還有“英漢攝影專門名辭”,供有需要的讀者進行中英對照參考。考慮到這些,以及全書通篇采用的是國外取景或繪制的圖片,本書很有可能翻譯或整理自當時已有的國外書籍,不過目前我在這方面的調(diào)查還尚未有頭緒。

既然叫《柯達攝影術(shù)》,那全書出現(xiàn)的的主要就是柯達的產(chǎn)品了,從一系列面向各類用戶的相機到膠卷耗材、暗房工具都應(yīng)有盡有。由于本書是教程,里面是不含價目表的(就算硬要恰飯也不至于這樣吧……)。
另外可能是主要面向廣大群眾的緣故(或者說那時候國內(nèi)科學(xué)普及的程度導(dǎo)致沒必要在書中納入科學(xué)原理?),本書更多著重介紹攝影、沖洗、放大等實踐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大概意思就是“反正能教會大家怎么拍照出片就行了”。不過本書在開篇也介紹了另一本更專業(yè)的英文參考書,這本參考書可是連鏡頭的光學(xué)知識、銀鹽成像的顆粒與化學(xué)反應(yīng)都做了介紹 [7]。

也許,自從《柯達攝影術(shù)》出版以來的二三十年之內(nèi),這本書都難以在國內(nèi)民間大范圍推廣——那時也就只有達官貴人能以攝影作為興趣愛好吧?至于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上究竟帶來了多大的影響力,恐怕我們也很難再去追溯答案了。

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對待今日,承接未來。這本見證歷史的古籍不但為百年前的人們帶來了攝影經(jīng)驗與知識,還能讓現(xiàn)在的我們也得以研究攝影技術(shù)的發(fā)展與攝影史的變遷。我相信,這本書多多少少會給屏幕前的你帶來一點小小的柯達震撼的(能否比現(xiàn)在膠卷的價格還要震撼我就不管了)。
最后,本書的掃描件放在了評論區(qū),歡迎大家自取,就當是能看我啰嗦到這里的獎勵了(笑)。
參考資料
[1] 徐蜀 | 民國古籍整理出版工藝雜談 · 銅版印刷與鋅版印刷.?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2/1018/1399.html
[2] 柯達百年——傳統(tǒng)相機.?https://v.xiangshenghang.com/museum_news/laoxiangjigushi/163.html
[3] The List of Kodak Cameras (Non-Brownie).?http://www.brownie-camera.com/kodakcam.shtml
[4]?Kodak RETINA cameras.?http://www.lakiere.info/Tabel_Retina.htm
[5] Retina and Retinette cameras.?https://retinarescue.com/retinalist.html
[6] 新聞攝影催生新聞相機.?https://m.cpanet.org.cn//detail_news_101878.html
[7]?The fundamentals of photography by Mees, C. E. Kenneth (Charles Edward Kenneth), 1882-1960; Eastman Kodak Company.?archive.org/details/fundamentalsofph00mees/mode/2up
其余零碎資料來自i50mm的網(wǎng)站、維基百科、谷歌圖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