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生命的《魷魚游戲》,身體里面每天都在上演!
最近被《魷魚游戲》刷屏了。
打開手機,到處都是《魷魚游戲》的相關詞條,那首在捉迷藏游戲中的音樂也非常洗腦......作為一個懸疑驚悚片的重度愛好者,徐徐我當然也是其中的追劇人。

《魷魚游戲》中的標志符號
這部劇講的是一群被生活所迫的人參與了一場爭奪456億韓元大獎的游戲,游戲中每淘汰一個人就會往里面投入一億韓元的現金,最終只有一人能夠拿到全部大獎。
而且淘汰并不是回家,而是直接被射殺狗帶,情節(jié)雖然不燒腦,但是異常刺激,看得人心驚膽跳。

這是一場關乎生命的游戲,游戲成功你就能順利出逃并且擁有財富,稍有不慎就會失去所有,一命嗚呼。在這個游戲中,各個重要角色各顯才能,同時為了保住小命,也要協力合作完成游戲。
其實這種驚心動魄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也在發(fā)生,并且每天都在進行著這種關乎生命的“游戲”。這就是我們的免疫細胞與病原體的戰(zhàn)斗,一場關乎我們人體健康的“游戲”,免疫細胞贏了,我們就能保持健康,免疫細胞輸了,病原體就會隨之而來,健康甚至生命都會受之威脅。

好在我們的免疫細胞個個都身懷本領,并且懂得齊心協力的作戰(zhàn)方式,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能健康的生活,而不被“壞蛋”打擾。今天徐徐就通過微觀角度帶大家看看咱們身體中免疫細胞智斗“壞蛋”的刺激“游戲”場面,看看我們的免疫細胞為了趕走病原體,都使用了哪些絕招!

免疫細胞智斗“壞蛋”
T細胞利用“超級炸彈”轟炸靶細胞,殺死危險敵人
殺傷性T細胞,免疫細胞的一種,擁有兩種獨特的殺敵武器。第一個是穿孔素,一種能刺穿靶細胞外模的蛋白質,第二個是顆粒酶,由T細胞釋放的一種酶,病菌一旦被這種酶沾上,就會自我了斷。
一篇發(fā)表在《科學》(Science)上的研究,揭示了有關殺傷性T細胞工作方式的新細節(jié)——這些細胞,竟然會用裝有致命化學物質的蛋白質“炸彈”轟炸它們的目標侵入者[1]。

殺傷性T細胞在靶細胞表面留下“炸彈”
研究發(fā)現,殺傷性T細胞的兩款武器——穿孔素和顆粒酶,并非直接被釋放到靶細胞周圍,而是互相結合,組裝成一個超分子攻擊粒子,釋放到靶細胞細胞膜上。通俗點講就是殺傷性T細胞結合穿孔素跟顆粒酶,將它們做成“炸彈”并發(fā)射到擊殺目標上,從而“炸死”它們。

免疫細胞智斗“壞蛋”
NK細胞分泌干擾素γ催眠癌細胞,減緩癌細胞的繁殖
NK細胞,又稱自然殺傷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組成部分,能對身體遇到的病毒、細菌、癌細胞等“敵人”迅速做出反應。NK細胞平時就像警察一樣,在人體的血管里面進行巡視,一旦發(fā)現有不正常的細胞,立即將它們殺死。
最近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頂級期刊《Nature》上發(fā)表了題為“Hepatic stellate cells suppress NK cell-sustained breast cancer dormancy”的論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乳腺癌自發(fā)轉移的小鼠模型和人體組織樣本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NK分泌一種叫做干擾素γ的物質,使癌細胞處于休眠狀態(tài)。肝臟中的NK細胞的數量如果減少的話,會造成更高水平的癌細胞向肝臟轉移[2]。

簡單來說,就是NK細胞能分泌安眠藥性質的干擾素γ,癌細胞遇到這種干擾素會“呼呼大睡”,這樣就減緩了癌細胞繼續(xù)轉移的腳步,讓癌細胞攻擊人體的速度慢了一步。

免疫細胞智斗“壞蛋”
中心粒細胞編織“蜘蛛網”,協同巨噬細胞對抗葡萄球菌
中性粒細胞作為人體中的免疫細胞,在人體中擔當吞噬以及消滅病菌的責任。同時它們還具有趨化作用,可以第一時間遷移到感染部位,消滅病菌。
近日,科學家發(fā)現了中性粒細胞消滅病菌的一些細節(jié):編織“蜘蛛網”,協同巨噬細胞對抗葡萄球菌。這是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一篇論文:中性粒細胞可以自我毀滅并釋放其蛋白質和DNA,從而產生中性粒細胞胞外殺菌網絡(NETs)。此次,研究人員發(fā)現,NETs可以增強另一種免疫細胞——巨噬細胞的殺菌能力[3]。

“中性粒細胞產生固定細菌的‘蜘蛛網’,而巨噬細胞就是吞噬并殺死細菌的‘蜘蛛’。”研究人員解釋說。

圖片
免疫細胞智斗“壞蛋”
免疫細胞雖然強大,但是也會衰弱,為了健康要保護好它們
在《魷魚游戲》這部劇中,一些老弱病殘的參與者最后都沒能留下來,能走到最后的基本上都是實力強大的,其實免疫細胞跟人類一樣,他們也會生老病死,它們也會衰弱,變得沒有能力保護人體,少了免疫細胞抵御“壞蛋”,人體就很容易虛弱生病。
2019年來自德國馬丁路德大學和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研究團隊就發(fā)現:人類的年齡過了40歲后,體內的免疫細胞就開始大幅度的老化[4]。
研究團隊經過對健康人、實體瘤患者以及血液瘤患者的T細胞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的增加使人體的細胞的種類越來越少,隨著年齡的增加,T細胞的多樣性也會逐漸減少。40歲后,更是呈明顯下降趨勢。

面對這一自然規(guī)律,我們要做的是好好保護免疫細胞,通過日常的良好生活習慣來提高免疫力,協助免疫細胞抵抗病原體,例如飲食均衡、不熬夜、遠離煙酒、加強運動等等。同時也可以趁健康的時候將自己的免疫細胞存儲到細胞庫中,等到我們老的時候,免疫力差的時候,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把這些細胞回輸到體內,需要的時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抵抗衰老,更能在萬一之時幫我們抵御疾病。
參考資料:
[1]ALINT ?, MüLLER S, FISCHER R, et al. 2020. Supramolecular attack particles are autonomous killing entities?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614-z
[3]https://m.gmw.cn/baijia/2021-09/13/35159072.html
[4]Donjete Simnica, Nuray Akyüz, et al. T cell receptor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reveals cancer-associated repertoire metrics and reconstituti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and sol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