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用自毀來自證,既成功又失敗

現(xiàn)象:用自毀來自證,用傷害或作踐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本質(zhì):來自一種難以忍受的底層感受——羞辱感
對這種行為的解釋:
1.用自毀來自證,既成功又失敗
被妻子指責沒用不像個男人→對我來說是強烈地羞辱,那我就爺們一回做所有男人都不敢做的事,自宮→向你證明我有多勇敢,我比別的男人都爺們,同時既然你那么在意我夠不夠爺們,那我就毀掉你最在意的我那象征爺們的器官→讓你心疼讓你后悔,讓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我成為的樣子→我要報復(fù)性地把羞辱還給你→我的行為讓我徹底成為了一個沒有那個的男人,最終還是證明了:我不夠爺們
男友不陪自己逛街或男友出軌不愛自己→是羞辱→那既然本該愛我滿足我的人都這么羞辱我了,那我就如你所愿徹底放棄尊嚴→脫光自己,讓你驚慌失措,如果你還在意我你一定會過來管我→借此成功證明我很重要,但如果你不珍惜我,那我就把自己免費送給所有人→作為你女朋友的我沒了尊嚴,那你也就顏面掃地了→我要報復(fù)性地把羞辱還給你,就算犧牲自己也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你是個渣男→可惜的是這種行為恰恰證明了我是一個沒有尊嚴的人,因為我的尊嚴還沒有一個男人重要
2.我都這樣了,你還想怎樣
那些在沖突中作踐自己,傷害自己的人,他們看起來是在“積極”面對、“誠懇”認錯、“主動”接受懲罰,但實際是在回避沖突。因為在沖突來臨時,他們首先體驗到的永遠都是強烈的羞辱感。他們小時候在和父母的關(guān)系中,需求從來都沒有被順暢地滿足過,一旦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意見不合了,就會遭到父母激烈地羞辱,或者父母通過自我羞辱來讓他內(nèi)疚妥協(xié),好像時刻都在告訴自己“我不重要”。因此在這樣的孩子心中沖突的解決方式只有兩種:要么羞辱對方、讓人無地自容;要么羞辱自己、讓人內(nèi)疚妥協(xié)。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好像在說:“我都這樣了,你還想怎樣?!弊屇銉?nèi)疚,讓你不再追責,但是問題一點也沒有解決。
應(yīng)對方法:
1.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建立好自己的邊界,不要去激化矛盾,告訴他那份羞辱感不是你故意造成的,但你們的矛盾還是要解決。
2.如果你是經(jīng)常感到被羞辱的一方,請一定深入探索自己,搞懂自己負面情緒的底層邏輯,不顧一切作踐自己的的背后,那份“羞辱”需要被看到,被療愈。不要再為任何人羞辱你自己了,因為“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