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自創(chuàng)生物戟龍(Styracosaurus)
一,前言:本生物為我原創(chuàng),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感謝群友們對本生物設計提的建議。
二,正式內容
一直以來,角龍類在島上都沒什么存在感。它們似乎永遠被鎖定在了食物鏈的底端,就連那融合了戟龍基因的三角龍都只能淪為霸王龍口下的亡魂。而戟龍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這一局面。雖然它們并沒有三角龍的體型和力量,但其鼻子和頸盾上的長角就如同一把把長槍,這些長槍足以刺穿掠食者的胸膛!當你看到一只朝你搖晃著頸盾的戟龍時,你最好趕緊遠離它的視線——海倫娜
通常稱呼:戟龍?種名:穿膛戟龍
簡介(科普):戟龍又名刺盾角龍,在希臘文意為"有尖刺的蜥蜴",是草食性角龍下目恐龍的一屬,生存于白堊紀坎潘階,約7650萬年前到7500萬年前。戟龍是由勞倫斯·賴博在1913年命名,是尖角龍亞科的成員。戟龍的頭顱非常巨大,擁有大型鼻孔,原型標本鼻部上高大的角有50公分長,頭盾上有4到6個尖角,數(shù)量依物種而不同。頭盾上四個最長的角,每個幾乎跟鼻部的角一樣長,約50到55公分。如同大部分角龍科恐龍,戟龍頭盾上有大型窩窗。嘴部前方是缺乏牙齒的喙狀嘴。戟龍眼睛上方有微小、未發(fā)展的眉角?,F(xiàn)實中戟龍體長約5米。游戲中其體型介于三角龍和厚鼻龍之間。
外形參考:

食性:植食
性格:中立
刷新地點:森林和海灘。戟龍有畸變和R變種。
行為:參考三角龍。戟龍一般2-3只一起刷新。
基礎屬性:
血量:360
耐力:200
食物:2700
氧氣:200
負重:350
速度比三角龍略快。
眩暈:230
攻擊方式:
(常態(tài))1,頂,基礎傷害30,攻速一般,有一定的擊退和破甲效果。此技能可以采集漿果,茅草和木頭。2,沖撞,具體參考三角龍。3,頸盾威懾,戟龍晃動自己長有數(shù)根長刺的頸盾威懾敵人,使用后附近所有體型小于等于羽王龍在30秒內都會對自身保持中立。
(防御姿態(tài))按下ctrl鍵戟龍會低下頭,壓低重心進入防御姿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戟龍頸盾的減傷提升至百分之50,獲得一定的擊退抗性,且任何體型大于等于迅猛龍的生物攻擊戟龍的正面都將受到自身拖拽重量?10??1.5的反傷。此姿態(tài)下戟龍無法奔跑,每秒消耗5點耐力且無法使用“頂”和“沖撞”。
1,鼻角突刺,戟龍用鼻角向前突刺,攻速較慢,35點基礎傷害,有一定的擊退效果、破甲效果和5秒的“刺痛創(chuàng)傷”效果(可刷新不可疊加)。2,長戟穿膛,戟龍用頸盾上的長刺刺入目標的腹部,只能對模型高度大于等于異特龍且小于等于霸王龍的生物使用,基礎傷害55點,附帶15秒百分之10的流血效果。被刺中的目標將無法移動且快速損耗耐力,同時戟龍自身也無法移動且每秒消耗30點耐力。再次使用則會將刺拔出(或者刺穿12秒后自動拔出),20點基礎傷害,附帶30秒的“劇痛”效果。此技能cd35秒。
劇痛:使自身進入被動逃跑狀態(tài)并每秒損失10點生命值。刺痛創(chuàng)傷:使自身每秒固定損失15點生命值。
特殊機制:1,戟龍可以獲得對抗buff,但只能在防御姿態(tài)下獲得(觸發(fā)方式和效果均與三角龍的相同)2,戟龍的頭部自帶百分之30的減傷。3,戟龍對漿果,纖維,茅草和木頭都有百分之25的減重。4,戟龍的“長戟穿膛”對死神無效(太硬了刺不進去)。
馴服方式:打暈塞果子。
戟龍鞍43級解鎖制作,在背包里制作。
三,其他項:
1,方舟三角龍在設定中是融合了戟龍的基因的(從它頸盾上的兩根長刺就能看出來),但方舟中沒有真正的戟龍還是比較可惜的。
2,本生物會加入到我的自創(chuàng)模組”遠古傳說“中,有精英和高貴的版本。
3,我也懶了(時間也不多),以后3-4天1更。
4,戟龍的定位是前中期幫助玩家打大型生物的,所以鞍具解鎖等級與實力嚴重不符。當然戟龍還是有個致命弱點的,那就是很容易被比較靈活的生物繞后打死。
5,大家有什么建議歡迎在評論區(qū)指出。 (希望得到大佬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