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彈唱】即興串燒并非難事!你只需要一條公式

每年華語流行歌出的新歌中,有一半都會用到這個經(jīng)典和弦進行以及它的變體。掌握了這個模型/公式,你就能玩轉(zhuǎn)流行歌曲大串燒!

下面進入課堂↓
1
/ 經(jīng)典和弦進行 /
Romanessca

1.這串羅馬數(shù)字是什么意思?
所有音階的順階和弦都有各自的“級”,用羅馬數(shù)字來標示,相當于把順階和弦排序。

【C大調(diào)順階和弦與級數(shù)】
2.在歌曲中如何應用?
比如:在《老男孩》這首歌中,用到的和弦進行是

①是可以無限反復的;
②像一個公式,也可稱為模型,方便記憶;
③可以在任何調(diào)式中使用。
【注:和弦級并非某一個和弦。因為只有“和弦級”,才能在其他調(diào)式中使用。比如我們在一首E大調(diào)的歌曲里,那這些和弦就不一定適用咯~】
2
/ Romanessca模型升級 /
為了聽起來達到比原來跳動的音階更好聽的效果,我們就需要使低音Bass的走向成音階下行狀!
C大調(diào)舉例:
和弦級:Ⅰ→Ⅴ→Ⅵ→Ⅲ→Ⅳ→Ⅰ→Ⅱ→Ⅴ
原來和弦的低音進行:1-5-6-3-4-1-2-5
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此時的和弦低音變成:1-7-6-5-4-3-2-5
如何改變?
加入轉(zhuǎn)位和弦!
【注:如果你不懂什么是轉(zhuǎn)位和弦,與為什么要成音階下行,請查看本篇 你想知道的 獲得答案?!?/span>
*過渡變體1
通過用一級轉(zhuǎn)位和弦,替代第二、第四、第六個原位和弦:

此時的和弦低音變?yōu)椋?strong>C→B→A→G→F→E→D→G(1-7-6-5-4-3-2-5)
*過渡變體2
在樂理上,C→F的張力要大于Em→F。變體2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第四個和弦到第五個和弦的張力,增加推進感!

同樣以5作為低音的C和弦,第二次轉(zhuǎn)位C/G,來替代Em/G和弦,就得到了變體2↓

*終極變體3
為了在演奏Romanesca上半部分到下半部分的轉(zhuǎn)接時候,想要有更強大的張力!需要在第四個和弦使用七和弦,從而進一步增加第四個和弦到第五個和弦的推進感!

為了不改變和弦的低音,要使用七和弦的第二次轉(zhuǎn)位,這樣就得到了最終的模型變體!

三個新和弦的按法分別為:

(第六弦不發(fā)聲,低音在五弦二品)

(無名指在六弦三品做為低音,五弦不發(fā)聲)

(六弦空弦為低音,可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