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水竟是兩種液體?地球的生命之源比你想象的更神秘
水在足夠冷的條件下會結冰,這是一個無人反對的命題。但你可能并不知道,這一讓大家視為常識的物理現象并不始終正確。實際上,水可以在溫度達到零度以下仍不結冰,而維持液態(tài)的形態(tài)。
?
這一現象在適當的條件下是會發(fā)生的,即所謂的“過冷水”—溫度在凝固點以下的液態(tài)水。在這個微妙的臨界點處,水由兩種密度不同的“水”組成。也就是說,此時的水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液體。
《科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研究探討了這一不尋常現象的性質,并且表明,盡管水是地球上最尋常的物質,我們對它的研究卻遠遠不夠。
(圖解:一項新研究證實,過冷水有兩種形式:底部高密度形式和頂部低密度形式。
?
圖源:航躍科技)
水本身具有許多奇特的性質。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格雷格·金梅爾(Greg Kimmel)在過去的25年中一直與物理學家布魯斯·凱(Bruce Kay)合作研究水。他們之所以對水如此著迷,不僅是因為水為人熟知、用途廣泛,而且還因為“就目前所知,水比大多數物質都更加神秘,”金梅爾在雜志《逆》采訪時說。
他們用冰塊舉例—當水凍結時,自身密度變小,導致體積變大,使冰塊能漂浮在水面上。 凱在采訪時說:“地球生命的演化過程是特別的,因為冰會漂浮在水上而不是沉在水底?!?/p>
?
(圖解:水在多冷時一定會結冰?這仍舊是一個被爭論的議題——金梅爾在采訪時說。 圖源:Tatsiana Volskaya/Moment/Getty Images)
實際上,“過冷水”會出現的原因是因為低溫并不是水結冰的唯一條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水中沒有晶種(該物質自身的晶體)或凝結核能夠使水分子開始形成晶體結構,水的物質形式就不會改變。如果你想制造過冷水,那請確保以下兩點:第一,水中必須不含雜質,雜質可能導致形成成核位置;第二,保持水的靜止狀態(tài),不要搖晃它,因為分子在攪動時也能形成成核位置。
過冷水是被科學家們所熟知的。因為突然的晃動能為水分子凍結提供所需的凝結核,(例如,你可以嘗試冷凍一段時間一瓶礦泉水,從冰箱慢慢拿出來,然后用力敲擊一下瓶身。)這一讓水迅速從液相轉化為固相的過程所帶來的視覺體驗,不亞于魔術表演—它可以被用來當做給孩子們展示的一次科學實驗,或者錄成視頻上傳到油管上。
?
如果用科學的語言來解釋這一現象,就需要引入分子結構這一話題?!斑^冷溫度下的液態(tài)水的分子結構不僅已變得相對穩(wěn)定,而且同時存在兩種結構基序。這些發(fā)現解釋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爭論,那就是,深度過冷水是否必須達到結晶狀態(tài)后才能說明其分子結構是平衡的?恐怕答案是否定的?!苯鹈窢柭暶髡f。
金
?
梅爾表示,在達到平衡之前,水分子可以維持液態(tài)的分子結構,當溫度達到極低的條件,水即將結冰。
(圖解:水分子的排布結構:低密度下的四面體排布(左)和高密度下的無序排布。 圖源:環(huán)球科學)
“
?
在如此冷的情況下,水凍結可能只需一百萬分之一秒。但是對于此前周圍活躍的水分子來說,這點時間足以讓他們保持著想要的結構而無需改變?!苯鹈窢栒f。
(圖解:理解為什么水在結冰后會漂浮,會感受到它的奇妙。 圖源:Adam Hester/The Image Bank/Getty Images)
金梅爾和凱與科學家—博士后洛尼·克林格(Loni Kringle)和懷亞特·索恩利(Wyatt Thornley)一起,使用紅外光譜法。這種研究方法通過紅外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觀察激光發(fā)射在冰塊上時水分子的反應,從而在幾納秒內制造出過冷液態(tài)水。 凱將這一過程比作了“黏土動畫”。
進行了數次的激光測試證明,所有分子結構的變化都是可逆并可復制的。
過冷水有許多潛在用途。有科學家提議,過冷水的快速冷凍過程或許可以用于檢測暗物質。金梅爾則建議令其在氣候研究中發(fā)揮作用,并指出,云層覆蓋在氣溫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這與“云層的形成方式以及大氣中過冷水的結晶方式有關”。
他還說,觀測在某些條件下過冷水的迅速變化也許是“過于深奧的”。 但是考慮到水對人類至關重要,他仍認為對其充分的了解是值得的。
金梅爾說:“如果冰不是水上漂浮的,那么在冬天,湖泊和河流將自下而上全部結冰,那么我們所熟悉的魚類等水生生物也就不會存在了?!?/p>
摘要:由于不同理論之間競爭激烈,在當中進行選擇研究時所需的溫度和壓力的數據資源有限,因此對水的異常性質的基本了解仍然難以推進。我們研究了過冷水被瞬態(tài)加熱時的結構轉變錄像,它展現了用激光快速加熱過冷水至70開爾文(K)的過程,每個脈沖進行了幾納秒。 在明顯結晶之前,水的結構從其初始結構松弛到穩(wěn)定結構。 在所研究的整個溫度范圍內,通過高溫和低溫結構基序的線性組合,所有結構變化都是可逆并且可重復的。 隨著溫度從245 K降低到190 K,具有高溫結構基序的液體比例迅速下降,這與超臨界狀態(tài)下過冷水是兩種狀態(tài)的“混合物”這一模型的預測相符。
FY:Gigi Wei
BY:Inverse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