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季節(jié)》何以封神國產(chǎn)懸疑?。窟@篇文章帶你走進漫長的季節(jié)
《漫長的季節(jié)》講述的不僅僅是在漫長的季節(jié)里發(fā)生的漫長的故事。該劇要表達和反映的,其實是一代人、一個時代、一些思想和更多希望,以及面對命運浮浮沉沉的抗?fàn)幒颓笏鳎?/p>
表現(xiàn)的是時代故事,而劇中的“樺鋼”,僅僅是一個縮影。在大社會、小團體這一背景下,一幅幅假惡丑、真善美并存,正義與邪惡交織,各種角色粉墨登場的眾生相,都已刻畫的栩栩如生。
這是一個時代的挽歌,是一代人面對命運的嘲弄奮起抗?fàn)幍恼鎸崒懻铡?/p>
豐富的人性探究,對地域發(fā)展和時代變遷的映射,讓每個人都能在里面窺視不止一面的自己....

慘痛的時代犧牲品,國家轉(zhuǎn)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墊腳石(工人下崗),被資本碾壓扭曲的價值觀(殷紅),不完美的破敗的小人物們(仨老頭),還有那些很典型很真實的東亞中國式的家庭關(guān)系、失敗的親子交流、獨斷的父親,被父權(quán)和資本壓迫下的所有一切。把沉疴攤開看的勇氣。都讓我們深深植入當(dāng)時的時代中。

《漫長的季節(jié)》時代背景
上個世紀(jì)90年代,這片土地上的工人們被“下崗潮”淹沒了。而2016年,三位東北中老年人-出租車司機王響、王響的表妹夫龔彪,以及退休警察馬德勝,在一起出租車套牌事故后重逢,從而重啟對18年前“未完結(jié)”的碎尸案的調(diào)查。雖然他們都相當(dāng)落魄,給家庭和身邊人帶來無窮麻煩,但他們在劇中都承擔(dān)著“落寞英雄”的角色形象。

年輕人充滿希望的生命在金色的秋天驟然結(jié)束,而幸存者則徘徊在過去的回廊中。劇中交錯的三條時間線(1997、1998、2016)都采用了暖黃色調(diào),意味著人物一直停留在秋天初入時的狀態(tài),他們都被時代的琥珀所困,無法掙脫,動彈不得。雖然碎尸案只是引發(fā)劇情的導(dǎo)火索,懸疑也只是表面的裝飾,但東北喜劇元素增添了更多的荒涼色彩,這部劇以20年的時間跨度展示了東北下崗工人的全景式形象。

劇情聚焦于以王響、龔彪、馬德勝為代表的“失意者們”。看時代轉(zhuǎn)型的陣痛過后,落寞的“邊緣群體”如何自我整頓、再出發(fā)。
時代浪潮下人物群像
《漫長的季節(jié)》劇中講到了王響、彪子成了時代浪潮下被犧牲的一群人。
但從更細(xì)的角度看,王響和彪子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舉個不太恰當(dāng)?shù)睦?,如果一個企業(yè)里從上到下都是王響這樣的人,這家企業(yè)大概率不會倒閉;如果一家公司從上到下都是彪子這樣的人,這家公司可能還沒有樺鋼活得長。

王響是工人階級中的鋼鐵般的勞動者,他是一位勞動模范??赡苡行┤瞬恢涝诋?dāng)年“勞?!边@個詞的分量有多重,但實際上,作為那個時代的“先鋒”和“榜樣”,一位勞動模范必定是技術(shù)高超、熟練精湛、善于承擔(dān)責(zé)任、敢于沖鋒在前、不畏艱苦的優(yōu)秀勞動者。在和平年代,他們是真正的英雄,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們不但信仰堅定、意志頑強、道德水準(zhǔn)極高,同時還擁有更高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shù)水平。他們的善良,固執(zhí),勤墾,軟弱,是千萬家庭里父輩的縮影。

但是彪子與眾不同,雖然他同樣善良、勇敢、熱心腸,但是他的性格軟弱、過分情感化、既自傲又自卑、熱愛享樂、常常充滿幻想。
彪子并非真正的工人階級,實際上他是90年代的大學(xué)生,擁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作為那個時代擁有廠辦編制的“天之驕子”,他同樣遭受歷代知識分子所共有的弱點和缺陷,過于容易被他人引導(dǎo)、控制、欺騙,又很容易自我沉溺、自暴自棄。

。彪子最開始進入廠辦,對那些高層官員充滿憧憬,尤其對廠長宋玉坤非常崇拜,渴望得到領(lǐng)導(dǎo)的欣賞和提拔,成為辦公室主任…… 他初次認(rèn)識王響時,并不是出于真正的交流,也沒有真正關(guān)心王響,只是被自己的欲望所驅(qū)動,想要通過王響接近年輕迷人的黃麗茹。

彪子的一生很糟糕,從一開始娶黃麗茹,成為“接盤俠”后,他就被生活的大車輪碾過,從樺鋼“下崗”,失去工作,一個90年代的大學(xué)生,后半生開始過得困頓不堪、蒙頭轉(zhuǎn)向,患上了糖尿病......他最愛的妻子,并沒有心疼他,而是計劃好了出軌離婚,當(dāng)他是垃圾一樣扔掉,最終,在一個清晨,他開著出租車遇上車禍,沖進河中,淹死。
龔彪的悲慘,一半是時代的原因,一半是他自己的罪。

你看看,幾十年以后,最年輕的那位彪子,居然變成了身體、心靈上狀況最差的人。王響遭遇了讓人崩潰的痛苦——喪子喪妻,家破人亡,信仰崩塌。但他還能堅強、積極、努力、清醒地活著;
而彪子卻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只會貪食、喝酒、吹牛、亂搞的“彪子”,說白了——對正經(jīng)事情毫無用處。他整天幻想著想賺快錢、碰大運、“成為自由經(jīng)濟人”,給他的妻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然而,實際情況是他越陷越深,最后再也無法自拔。

他看似爽朗豁達,其實整個人都充滿了悲觀和絕望。
彪子看不起邢三兒,實際上,扎著胰島素的彪子,和掛著尿袋的邢三兒,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他們都是想做“人上人”而失敗的一群人。
從彪子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特別是那些上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他們大部分人都很單純,善良又滿懷幻想,但對生活和社會的理解常常是朦朧的,而對自己則過于自信。可是,一旦遇到挫折,他們就會很快變得自卑頹喪……那些能夠從中走出來并勇于批判自我、解剖自身并覺醒的,真正算得上知識分子中的“鋼鐵”??!

哎呀,我可不是針對所有的知識分子啊,更不是對所有的大學(xué)生青年人有意見。畢竟,我相信其中有不少年輕人就是從小時候就堅強、自信、勇敢,能用聰明的腦子看清一切的人呢。不過呢,這種人可是少之又少啊!
畢竟,知識分子的背景、經(jīng)歷和工人階級是截然不同的,他們可能很難從一開始就不理解什么是“組織”和“集體生活”。所以說,他們在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可真的是犯糾結(jié)呢!
彪子最初對于廠里的官僚主義、自私現(xiàn)象、投機倒把、損公肥私都漠不關(guān)心,甚至覺得這些是理所當(dāng)然。
當(dāng)廠長宋玉坤宣布要裁員下崗時,他甚至表示贊同。
他對于普通工人階層的遭遇和國有資產(chǎn)被低價出售的悲劇是毫不同情的。
直話說,如果彪子獲得成功,他很可能會成為另一個宋玉坤。

工但王響與眾不同,他對這一切憂慮重重,看著這個工廠緩慢地崩塌,卻無能無力......當(dāng)廠里的人們有的在私下出售設(shè)備、有的找捷徑、有的做陪酒女、有的沉淪無望,只有王響還在認(rèn)真地擦拭火車的零部件。
即使這列火車再也無法開動,他也不允許這一切繼續(xù)被人所“詆毀”。
盡管每個人都知道,“樺鋼”這個理想化的社會早晚難以為繼,大家都在尋找自己的出路,甚至連王響的兒子王陽都覺得廠子前途無望,但王響始終活在他構(gòu)筑的理想社會里。

王響是一個心系廠子、愛管閑事、一心為公的老工人。他深惡痛絕一切損害公共利益、違法亂紀(jì)、撈取不義之財?shù)男袨椤榇?,他不顧得罪廠內(nèi)的“權(quán)貴”和“走狗”也要堅守他的原則。他們的斗爭意志和底線思維也是最為堅定的。

當(dāng)廠長宋玉坤報出下崗名單時,并沒有王響的名字。然而,王響還是沖著那張道貌岸然的臉,揮出了正義的一拳。
這樣的人物在任何時代都應(yīng)該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勞動者的脊梁骨。在今天這個新時代,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我們?nèi)匀恍枰裢蹴戇@樣的“老工匠”和“老師傅”。
真正有頭腦的領(lǐng)導(dǎo)者會非常尊重王響這樣的人物,因為是他們支撐起整個企業(yè)和行業(yè)。歷史告訴我們,如果一個朝代拋棄自己的“中堅力量”,那么對整個社會的傷害將是毀滅性的。
所謂的“從頭再來”的說法,太虛偽了。

太多人失去了一切,家破人亡,你讓他們?nèi)绾巍皬念^再來”?
電視劇給了大家一個正義的結(jié)局,宋玉坤在公布下崗名單之后,就遭到了紀(jì)委的調(diào)查,他因勾結(jié)“港商”,侵吞、賤賣國有資產(chǎn),遭到了法律公正的制裁。
但現(xiàn)實中,制裁來的不是那么快,也不是那么普遍。有許多行為并沒有得到應(yīng)有的制裁。有些行為者甚至能夠逃脫懲罰,或者只受到輕微的懲罰。

王響、龔彪們是真的“從頭再來”了。
有多少“宋玉坤”,會從頭再來?
《漫長的季節(jié)》“爹味”太濃?
《漫長的季節(jié)》有沒有爹味?有,但是沒有推崇爹味。
《漫長的季節(jié)》對父親形象有很強的審視與剖析意味,無論是王響當(dāng)年的父親習(xí)氣還是后來龔彪的放任管理,劇集主創(chuàng)的態(tài)度顯然不是贊美。結(jié)局中主角的所有失去,都和他們自身的父親形象或者說局限性直接相關(guān),這不構(gòu)成反思?真的刻畫三個毫無爹味的主角符合現(xiàn)實嗎?反映現(xiàn)實然后反思現(xiàn)實什么時候變成錯的了呢?
劇里的爹都是失落的,王響前期沉浸在樺鋼的虛假繁榮里。后期活在喪子之痛里。馬隊自負(fù)而失敗,因為一個碎尸案脫下警服但是又放不下執(zhí)念為它魔怔了;巧云的丈夫下崗后無力維持家庭運轉(zhuǎn),兒子重病要靠妻子去陪酒賺錢,他也是無力的。
這部劇里的爹都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失去了自己的驕傲,他們無力為下一代的成長保駕護航,年輕人失學(xué)失業(yè),聚在街上偷竊鬧事,迷茫又野蠻,父親這個形象的力量和作用忽然變得像個笑話。

本劇12集里,11集是男主角在懊悔與反思過去怎么沒有多走進兒子世界一步,如果說這是鼓吹爹味的話,只能說人與人之間對于鼓吹的定義差異太大了。
我覺得這部劇的“爹味”強到這樣的地步,和我們當(dāng)時整個社會背景是脫不了關(guān)系的,我們設(shè)想一下三個主角如果是三位女性,這個劇成立嗎?符合現(xiàn)實情況嗎?開過火車的老太太+游手好閑的胖大姐+當(dāng)過刑警的大媽……

哇!一下子變得好好看,好有沖擊力的組合是不是?問題是……
這樣的組合,普遍存在嗎?三個老爹怎么看都隨處可見,至于三個老媽的冒險……
——來了,關(guān)鍵來了。
現(xiàn)實就是:我們的女性普遍被困在“家庭”環(huán)境中(比如王陽的媽媽,她是被局限在那個家里了,作用就是做飯+哄兒子,最后死在其中)。
“往前看,別回頭”
漫長的故事講完了。
在閱讀此文之后,我真誠地希望您可以點個“關(guān)注” 。
點亮一個小小按鈕,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它不僅可以方便您跟蹤和參與討論,
也給予我莫大的鼓勵,讓我感到被重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