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相似性

唐詩寒武紀1
1
忽然間,就像生命在寒武紀的爆發(fā)一般,水沸騰起來了,海洋喧鬧起來了。
新的一批詩人誕生了,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四杰”誕生了,陳子昂誕生了,沈佺期、宋之問、杜審言等誕生了,詩歌沖出了宮廷,出現(xiàn)在茅屋驛站、河畔林間、邊關塞漠。
人們拋棄了宮廷里的瑣碎,開始書寫蒼涼世界,表達心靈之聲,詩的世界煥然一新,直到李白、杜甫的誕生。
2
你看著月亮感到孤寂的時候,會想起“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然后便消解了一些孤獨了。你漂泊在外,走在清冷的道路上,想到“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便可能減少了一絲惆悵了。你辭別好朋友,忽然想到“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便獲得了一些慰藉了。
——是啊,我經(jīng)歷的這些,原來他們都經(jīng)歷過,在人類之中,在時光的長河里,我并不只是一個人。
朱批:
遙遠的相似性。
3
今天,每讀到一首唐詩,我都覺得很慶幸。
對比一下那些同樣偉大的武功秘笈吧,從凌波微步到六脈神劍,從九陰真經(jīng)到北冥神功,都無一例外湮滅了。降龍十八掌到元末就只剩十五掌,最后統(tǒng)統(tǒng)失傳。它們的擁有者都是強橫的武士,卻沒能保住這些經(jīng)典。
相比之下,守護著我們的唐詩的,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他們呵護著脆弱的紙張和卷冊,他們的藏書樓建了燒、燒了建,編的書印了毀、毀了印,仍然讓五萬首唐詩穿越兵燹水火,渡過重重浩劫,一直傳到了今天。
4
因為他們,我們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偉大詩人們朝辭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曉汲清湘;看詩人們記錄下千里鶯啼、萬里云羅、百尺危樓、一春夢雨;看他們漫卷詩書、永憶江湖、哭呼昭王、笑問客來。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運。
5
多半連他自己也沒意識到,從這一刻起,中國的詩歌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不妨稱之為“田園紀元”,或者是“東籬紀元”。這一時代標志性的詩歌就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公元405年,便是中國詩歌的東籬紀元元年。
6
接二連三遇挫,謝靈運漸漸消極頹廢起來,從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變成了心事重重的中年。比如他的詩:
殷憂不能寐,
苦此夜難頹。
明月照積雪,
朔風勁且哀。
運往無淹物,
年逝覺已催。
——《歲暮》
這首詩應該是寫于一個北方的寒夜。
“殷憂不能寐”,是來自《詩經(jīng)》的“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在這首詩里,他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還有一種對時光流逝的哀傷。
7
最著名的就是“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自然、博大,不事雕琢,渾然天成,被認為是“古今勝語”。
哪怕是后來的唐代,許多詩人一生努力,也都是為了寫出“明月照積雪”這樣的句子。
8
事實上,謝靈運被貶永嘉,這是又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它的意義幾乎可以比擬當初陶淵明辭官歸山。中國詩歌在繼東籬紀元之后,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紀元——“山水紀元”,或者叫“春草紀元”,因為標志性的詩歌就是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