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云行書《運河頌》





以運河之名,以好書為媒
共賞大運之美
大運河是古代開鑿的世界上距離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人工運河。它貫通古今,從揚州挖下第一條運河開始,先后有隋唐運河、京杭運河等多種形態(tài),穿越南北五大水系,經(jīng)過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揚和吳越六個文化高地。對外,它連通了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可謂是溝通九州、連接世界的交通樞紐。大運河還是濟世惠民、承載興亡的國運命脈,南京織造、揚州鹽運、淮安漕運都與運河息息相關(guān)。由于運河沿線城鎮(zhèn)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也十分繁榮,學術(shù)、文學、書畫、音樂、園林、美食等文明成果輩出。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孫曉云:“沒有大運河,哪有今日江南的繁榮富庶?哪有這么多璀璨的文化哺育我們的成長?運河給我們帶來持久的太平、安寧和自豪,作為一位書法家,我唯有以一筆一劃,深情地贊頌她?!?/strong>
五首詩歌,五幕圖景,孫曉云以俊逸飽滿、端莊大氣的行書字體書寫成上述這幅《運河頌》手卷,拼接成千年運河不斷生長流淌的壯美畫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