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小行星?----“流浪之人”號移動礦站
“浪人”號移動礦站
這個建筑(船)是我將要寫的小說的主角的移動基地。
級別:基地
行星基地代號:MG-83
綽號:迷你版流浪行星
建造方:卡特礦業(yè)
建造處:麥克馬斯星域的某個小行星
所屬人:D·亞歷克斯·卡特(小說主角)
建造方國籍:麥克馬斯特合約共和國
建造時間:2132年
參數(shù):
該移動基地由一顆代號為“尾戒”的小行星改造而成
小行星直徑:24千米
船艙長:10千米
船艙寬:5千米
船艙高:7千米
乘員:24人??
質(zhì)量:8億萬噸
狀態(tài):服役
用途:作為移動基地
電力:1臺AEC-12型核聚變反應堆(輸出功率達28億瓦) +2臺備用核裂變反應堆
行星材料:鐵鎳合金+H型復合板加強筋
護盾:SS-8型行星級護盾發(fā)生器
技術(shù)指標:
推進:
推進發(fā)動機
4臺ATE-24型強化版重聚變引擎(可自產(chǎn)自用)+6臺晶體-21型核聚變引擎(拆自一條擊毀的戰(zhàn)列艦)
航速(滿推力):23%光速
跳躍引擎:1個先鋒-II型亞空間跳躍引擎(拆自一條擊毀的戰(zhàn)列艦)
航速(滿推力):6.4AU/s?
斷層跳躍引擎:1xR4型斷層跳躍引擎
電子設(shè)備:
-1x?中型天線(平板式天線)
-1x?重型時空共振天線
-4x RH-99火控雷達
-4x HY-9型鎖定系統(tǒng)
-5x 超時空導航計算機
-4x 掃描探針發(fā)射器
-4x 生命維持系統(tǒng)
-2x 封鎖者 末日打擊定位系統(tǒng)
軍備:
6x?重力-23型重力軌道炮
2個無人機(探測器)投放艙(無人機掛倉:40m3)
1個無人機控制模塊
2個大型船塢(配套了很多維修零件)??
20顆重型爆破炸彈
1具小行星粉碎者-γ2碎星者武器
1門40000mm重型磁軌加速炮(40m的口徑)
4百具 “常規(guī)滅絕者-α”屹立反常規(guī)導彈發(fā)射架
4門雙聯(lián)裝3500mm定點火炮
2萬門800mm電磁近防炮
搭載:
-1條“礦石”號工業(yè)艦(配備引力拖拽裝置)
-8條“特使”級護衛(wèi)艦
-12架“工頭”指揮終端無人機
-130架“礦工-IIα型”礦物輸送無人機
-30架“E-32”中型戰(zhàn)斗無人機
艦船介紹:
流浪之人號移動基地是D·亞歷克斯·卡特使用“礦石”號工業(yè)艦將一顆位于麥克馬斯特星帶的小行星拖到自己的前哨站附近,并且從各種地方*收集的組件慢慢組裝起來的,是一個功能比較齊全的移動基地。
*:包括星系市場,艦船墳場,廢棄太空基地等等...
這個基地由小行星為基體建造出來的,雖然看上去有點磕慘,但面對危險,該基地可以當成一顆普通的小行星,當然,每當該基地到一個行星上時,總是會讓這顆行星上的人嚇得不輕。
武器介紹:
40000mm重型磁軌加速炮:現(xiàn)今最大型的武器之一,這種大型磁軌炮專為針對固定裝置和其它大型目標的長期圍攻而特別設(shè)計。
小行星粉碎者-γ2碎星者武器:使用1門至少2000mm的重型核彈火炮發(fā)射一種特制的動爆傷重型碎星炮彈,來進行小行星破壞工作。(炸出一條道)(同“塔塔拉”大型精煉廠的核大炮,但口徑小了很多。)
彈藥介紹:
“爆破破拆錘”:這是一種先進的專為開拓小行星帶內(nèi)的航道而設(shè)計的重型爆炸炮彈。
“沖擊樁”:這是一種特殊的彈藥,它的設(shè)計意圖是將鈦合金薩博彈的穿透性與硬鉬彈的多功能性相結(jié)合。這種彈藥具有極強的破壞力,但是卻不能在遠距離上體現(xiàn)其價值。任何使用這種彈藥的飛行員都必須意識到,在擁有強大破壞力的同時,炮的最佳射程、失準范圍與跟蹤速度都會降低。(掃射小行星,敵艦)
“毒針”:“毒針”型彈藥套件可對超遠距離目標造成巨大破壞。它是一種裝載在小型火箭上的超濃縮核彈,小型火箭為其提供強大的撞擊速度。然而這種彈藥在近距離基本沒用。
重型爆破炸彈:該炸彈爆炸時發(fā)射一個全向脈沖,對周圍的飛船造成爆炸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