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篇【暫時受損】

上一講我們說到,遇到困難時,要具體分析困難的性質,找到發(fā)生這一矛盾和沖突的癥結,然后再確定解決問題的辦法。最為關鍵的是,我們要在各種矛盾和問題中,區(qū)別出哪些問題涉及長遠利益,哪些問題關系眼前利益。
眼前的利益與長遠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需要犧牲眼前利益,追求長遠利益。但是,什么是眼前利益,什么是長遠利益,如果沒有全局的戰(zhàn)略眼光是很難分清楚的。人性的弱點是貪圖看得見的利益,不顧及將來更長遠的利益,因此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
比如,一個強盜正在追趕一個商人,商人倉皇之間逃進了山洞里。山洞極深也極黑,強盜追了上去,抓住了商人,搶了他的錢,還有他隨身帶著的火把。山洞如同一座地下迷宮,強盜慶幸自己有一個火把,他借著火把的光在洞中行走,他能看清腳下的石塊,能看清周圍的石壁,因此他不會碰壁,也不會被石塊絆倒!但是,他走來走去,就是走不出山洞,最終,他筋疲力盡而死。
商人雖然失去了一切,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十分艱辛。他不時碰壁,不時被石頭絆倒,但是,正因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中,他的眼睛漸漸適應了黑暗,慢慢地能夠在黑暗中感受到洞口透進來的微光,他迎著這縷微光爬行,最終逃離了山洞。
身處黑暗,反而更能看到光明,雖然磕磕絆絆的,最終仍能走向成功;有些人往往因為眼前的光明而迷失了方向,終生無法成為強者。
以上的例子說明一個道理: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要有全局觀點,要有戰(zhàn)略眼光。放棄眼前利益,保全長遠利益。那么,就每一個普通人而言,什么是眼前利益,什么是長遠利益呢?什么是局部利益,什么是整體得益呢?說來很簡單,放棄身外之物,保證生命和健康。可是,人們就是不愿意放棄身外之物,財產和權利對普通人而言,至關重要。
那么,如何看待普通人的意愿呢?我們下篇再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