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貧血動物模型【動物造?!?/h1>
失血性貧血動物模型【動物造?!?/p>
【造模機制】通過向體外適量放血,造成急、慢性失血性貧血。
【造模方法】實驗動物選用小鼠、大鼠、家兔、犬。具體方法如下:
1.小鼠放血法
①眼眶后靜脈叢放血法:用左手固定小鼠并輕輕對頸部施加壓力,使頭部靜脈充血,在突出的眼球旁分辨出后眼眶靜脈,然后用 10%可卡因滴入動物眼內,使眼局部麻醉;右手持消毒過的毛細吸管從內側眼角由鼻側眼眶平行的方向向喉頭輕壓至后眼眶靜脈叢,血液自然吸入管內,放血 6~8 滴(約 0.5ml)。毛細吸管內徑 0.5~1mm,可用聚氯乙烯管或玻璃毛細管制成,采血時毛細管與鼠面成 45°,在淚腺區(qū)域內,由眼內角在眼瞼和眼球之間向喉頭方向刺人。若為針頭,其斜面方向先向眼球,刺人后再轉 180°,使斜面對著眼眶后界刺入深度約 2~3mm,當達到蝶骨感到有阻力時,再稍后退 0.1~0.5mm,邊退邊抽。將采血管保持水平位,稍加旋轉并后退吸引。由于血壓關系,血液即自動流人采血管內,得到所需血量后,即除去加于頸部的壓力,同時拔出采血管,以防止術后穿刺孔出血,并用消毒紗布或棉球壓迫止血 30 秒。一般 20g 左右體重的小鼠從眼眶靜脈叢抽血,0.5ml」隔日放血 1 次,連續(xù) 5 次可形成慢性失血性貧血模型。失血后 24 小時,形成急性失血性貧血模型;
②剪尾尖或切開尾動脈法:用手揉擦或用溫水(45~60℃)加溫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鼠尾約 2mim,用手輕輕從尾根部向尾尖部輕輕擠壓,使失血量達 0.5ml 左右。
2.大鼠放血法
①大鼠心臟放血:從心臟抽血,抽血量約為總血量的 1/4。具體方法為:將動物仰臥固定板上,剪去胸前區(qū)域的被毛,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膚。在左側第 3 與第 4肋間,用左手示指摸到心臟搏動處,右手持帶有 4~5 號針頭的注射器,選擇心臟搏動最強處刺人。當針頭刺入心臟時,血液由于心臟跳動的力量自動進入注射器。心臟采血時也可以用乙醛麻醉,待動物麻醉后進行。
②大鼠尾靜脈多次放血法:用手揉擦或用溫水(45~60℃)加溫鼠尾,使之充分充血后,用剪刀剪去鼠尾約 2mm,用手輕輕從尾根部向尾尖部輕輕擠壓,使失血量達 1.5~2ml,隔日 1 次,連續(xù) 5 次,可形成慢性失血性貧血。
3.兔或犬一次或多次放血法乙醚麻醉動物后仰臥固定在固定臺上,無菌操作分離股動脈或頸動脈,插管,按動物體重計數一次或多次失血量。兔放血占全血量的 30%,犬按40ml/kg 放血,可反復幾次,即可造成失血性貧血動物模型。
【模型特點】放血后,檢測到血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明顯下降。
【應用范圍】通過較短時間內向體外大量放血,造成急性失血性貧血。也可通過反復多次放血,造成慢性失血性貧血。由于失血 1ml 約含鐵 0.5mg,因此,也可以作為缺鐵性貧血動物模型。用于一般缺鐵性(失血性)貧血的發(fā)病機制及其新藥藥效學篩選研究。
【注意事項】小鼠尾動脈放血應使尾部充分充血,否則難以使放血量達到要求。眼眶采血足量時,應迅速以消毒棉球壓迫止血。
【模型評估】該方法操作簡單,指標明確,無需特殊儀器設備。但樣本間失血量較難控制完全一致。
文章轉載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承接動物實驗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