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班車》

散文#公交車#發(fā)現(xiàn)生活#
? ??文字|鄉(xiāng)村網絡基礎建設
? ? 圖片|鄉(xiāng)村網絡基礎建設
? ? ? ?“噢,末班車總算來了。等到寒假,再聚一次?”
? ? ? ?“那好啊……到時候還來你家燒烤!”
? ? ? ?“呲,呼”
? ? ? ?公交車停在面前。
? ? ? ?“那就說定了,寒假還……”
? ? ? ?“啪咔”
? ? ? ?車門合上,路邊聲響漸弱。我聽不清后續(xù),隔著玻璃點頭應許,與他揮手作別。轉身回看,車座上空無一人,寂靜無聲。連燈也只是昏黃黃地開了幾盞。
? ? ? ?“滴!一點四元!”
? ? ? ?我深呼一口氣,收好雨傘,一沾椅子,腰脊就塌下來了。扭頭瞟向窗外。夜,已深了,但街道的燈光依舊,行人不少。五光十色的空氣與傍晚沒什么不同,依然地炫目,依然地明亮。
? ? ? ?夜與更夜好像沒什么區(qū)別。
? ? ? ?“嗶噠!”
? ? ? ?按開手機,突如其來的光亮與聲響讓我措手不及。瞇著眼把玩了一會兒,刺眼的屏幕、繚亂的圖文讓我昏昏欲睡,所以最后還是把它塞回了口袋。
? ? ? ?車,過了兩站,還要枯坐好久。
? ? ? ?但我得說:我從未坐過這樣優(yōu)美的公交車。
? ? ? ?我坐過公交車,它吵鬧:喇叭聲,音樂聲,車聲,人聲攪作一團。它擁擠:立無錐地,摩肩接踵,揮汗如雨。而現(xiàn)在,平日里嘈雜、擁擠的鐵罐頭,在今晚,讓我感到無比的陌生。
? ? ? ?車廂里二十五個座,二十五個座上只坐兩個人。我算一個,司機算一個,但僅有的兩個人沒一個發(fā)聲。反倒是刷卡機,它不像我們一樣沉默,收錢后就一直“嗶嗶嗶嗶”地念叨著。車外的雨也越下越響。本來還是頭發(fā)雨,現(xiàn)在都黃豆大了,“噼噼砰砰”地把車窗都打得沒了脾氣。
? ? ? ?或許它想進來么?像那霓虹燈光一樣。
? ? ? ?我暗自點頭,這是有道理的。
? ? ? ?醉人的霓虹穿雨幕,透玻璃,柔和而鮮明地印在了昏暗的車廂里。座椅與豎桿的陰影斜斜地在過道上鋪開。每當公交車轉向、變速,光影總能快速反應過來。它們一會兒前傾,一會兒后仰,一會兒又在障礙上折幾回腰。像水袖樣柔和,像柳笛樣婉轉。間或迎面刺來兩束遠逛燈,一車通透。明明暗暗、恍恍惚惚地,我又好似沉入了水中。車廂化作了深潭,雨聲淅淅,光暗易轉,水波粼粼。今日與朋友們嬉笑玩鬧的一幕幕如波紋一般,在腦海轉入、轉出,而后漸漸重疊,模糊。難以言喻的舒坦與愜意纏上了我的心尖。
? ? ? ?車又過了幾站,還是沒人上來。盡管如此,車門還是盡責地為前路打清節(jié)拍,車門每次開合,都像毛玻璃板撥開水幕一般,短暫地顯出公交車站。
? ? ? ?“嗶噠!”
? ? ? ?一對情侶抱成團,在雨中共一把傘。
? ? ? ?“嗶噠!”
? ? ? ?一位先生卷起西裝褲,把公文包用力地縮在胸腔,沖出車站。
? ? ? ?“嗶噠!”“啪啪啪……”
? ? ? ?一個女孩仗著身上的雨衣,躲過身后的呼喊,上下蹦跳著。
? ? ? ?“呲,呼?!?/p>
? ? ? ?紅燈,車停了。兩輛11路公交車并在了一起。
? ? ? ?“呼,啦啦。”窗開了。
? ? ? ?“嗶噠!”門開了。
? ? ? ?“嘩啦啦”,雨聲霎時間涌入車廂。
? ? ? ?“哎!老李!”
? ? ? ?“喲!你這最后一班了吧!”
? ? ? ?“是啊,就一個。你這兒,人都快擠出車了吧。回去搓一頓?”
? ? ? ?“好咧!”
? ? ? ?紅燈轉了綠,車窗車門又合了。司機轉瞬間又沉默了,好似從未發(fā)過聲一樣……
? ? ? ?我下了車,站在雨棚里,凝望著車子遠去,沒有照例地掏出手機。

總有某個時刻,心境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