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記得所有看過的東西?薑餅資

如何記得所有看過的東西? | 姜餅資
《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改變了姜餅資吸收資訊和做筆記的方式,并撰寫了該書的推薦序。

一、《打造第二大腦》中改變我的三個觀念:
(一)思考做筆記的目的。
做筆記時要思考在未來什么樣的情況下我會用到這個筆記,以后需要使用的時候才能第一時間想起并調(diào)用筆記資源。
? 資訊都是有用的,只是在 ? 錯誤的時間,? 遇到對的資訊。
通過筆記彌補這個時間差,讓現(xiàn)在的 ??筆記 承載當初看 的內(nèi)容和產(chǎn)生的想法,到未來我需要的時候可以再利用 ??實際運用 這些已經(jīng)整理好的筆記。
(二)筆記是一種注意力的投資。
投資回報率 Return of Investment ROI

如果我們可以只要花一次就把我們看過的資訊和產(chǎn)生的想法都整理成有組織的筆記,這樣未來我在研究不同主題的時候,就可以再利用這些筆記,不需要從頭開始搜尋。
注意力回報率 Return of Attention ROA
「做出了多少可以再被利用的筆記」是一個很好衡量注意力報酬率的方式。
(三)建立個人知識庫。
使你做的筆記有組織地存放,并且在筆記之間建立連接。
- 時間管理不是花少時間做更多的事,應(yīng)該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上。
- 緊急程度?能量分配?劃分優(yōu)先級。
(時間、精力是有限資源,善用能量分配的概念,就是在精神好的時候做高耗能的事情,然后在精神差的時候做低耗能的事情。)
個人知識庫的目的就是幫我們建立自己的維基百科,用來存放所有自己覺得有共鳴和興趣的內(nèi)容。
- 做筆記前,開始思考,當前內(nèi)容與有興趣的主題的相關(guān)性:
- 相關(guān) - 認真做筆記
- 不相關(guān) - 放棄這個資訊
不再漫無目的地接受雜訊,有意識的篩選資訊。
二、做筆記的四個步驟
(一) C(Capture)捕捉
捕捉所有你覺得有共鳴的內(nèi)容。
使用費曼的十二個最喜歡的問題,參考:
- 費曼學習法:為何被稱為史上最牛的學習法,它的本質(zhì)究竟是什么?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88209825)
- 思維訓練:費曼的12個問題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7569378)
然后每天帶著這些問題去接觸吸收的資訊,當你看到覺得有共鳴的內(nèi)容,就把它捕捉下來,不斷積累某一個主題的筆記。

讓自己去接觸到跟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看到《打造第二大腦》和研究卡片盒筆記法。
(二)O(Organize)組織
就是組織這些捕捉下來的想法。
使用 PARA 方法進行組織。
PARA,它是一個以行動為導向組織筆記的系統(tǒng)。
PARA 的英文字母分別代表 Project、Area、Resource跟Archive。
- Project 專案、項目 #短期
- Area 領(lǐng)域 #長期
- Resource 資源 #有興趣的主題,在未來才會產(chǎn)生行動的
- Archive 封存 #暫時用不到的內(nèi)容
專案資料庫 - 講故事的 5 中方法 - 模板的故事結(jié)構(gòu)。

筆記要鏈接到專案、領(lǐng)域或者只是個資源,這樣才有可能轉(zhuǎn)換成實際行動,幫助我們達成目標。
(三)D(Distill)精煉
把長文精簡。
(其實是收藏一時爽)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沒有把重點精煉出來,這樣的筆記就沒有什么價值,因為它要傳達的主旨太多,就讓我們很難再發(fā)現(xiàn)這些重點??梢允褂靡韵路椒ㄟM行精煉。

《Building a Second Brain 打造第二大腦》
Progressive Summarization 階層式摘要:
- 步驟1.在看書的時候把所有覺得有共鳴的段落儲存起來。
- 步驟2.從這些有共鳴的段落用粗體字把覺得是重點的地方標記起來。
- 步驟3.再看這些粗體字,用熒光筆把重點中的重點畫出來。
- 步驟4.用自己的話幫這個段落做一個總結(jié)。

Kindle + Readwise APP,同步劃線段落到 Notion 筆記。

PARA 的核心是以?行動,而非?內(nèi)容,來做分類整理,并且每次在整理筆記的時候問自己:In which project will this be most userful? 這個筆記在哪個項目中最有用?
(四)E(Express)表達
輸出你吸收的資訊。
只有輸出,筆記才有用,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
通過做「最小輸出」來緩解輸出的壓力,這個輸出就叫「中間知識包」。
Intermediate Packets 中間知識包:
這個意思就是當你捕捉了一個資訊,然后整理出你覺得有用的內(nèi)容之后,你就要思考這個內(nèi)容可不可以轉(zhuǎn)換成一個最小單位的知識包,讓它可以再重復被利用到不同的 專案上面。
《DotCom Secret》 互聯(lián)網(wǎng)的秘密


理想的小姜餅 - 頻道觀眾畫像
- 年紀25-35歲,有很多想做的事,覺得人生不應(yīng)該只有工作,應(yīng)該要做一些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事情。
- 希望兼顧工作和生活,擁有正職工作的同時,經(jīng)營自己喜歡的副業(yè)。
- 希望可以掌握生活,不要被事情追著跑,可以按照計劃有組織的過每天的生活,然后慢慢達成目標。
- 已經(jīng)有想做的事,但希望生活可以變得更有組織,有一個工作系統(tǒng)可以幫助他掌握生活。
- 想要做一些事情幫助別人,但還不太清楚自己想要達成什么樣的目標,只知道自己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 希望找到人生目標,讓每天的生活都充滿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