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美國,歐盟27國頻頻向中國發(fā)難,以為聯(lián)手就能取勝?

最近,歐盟27國跟隨美國頻頻向中國發(fā)難,以為多國聯(lián)手中國就會屈服,讓歐盟各國取得勝利,那他們可就把事情想得太過簡單了,隨著中國外交部長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發(fā)聲震撼全球,歐盟各國才終于知道:使用強硬手段迫使中國屈服這一招數(shù)實際上已經不可能起任何作用了。

因為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而并非什么需要仰歐盟鼻息才能生存的小國,同樣,中歐雙方的投資協(xié)定同樣是一個互惠互利,并非歐盟單方面對中國的恩賜——因此,倘若歐盟模仿美國,打算以高人一等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中國說話,將所謂“人權”、“民主”、“自由”與經濟體系的交流合作相掛鉤,單方面刻意制造貿易壁壘,中國也不會選擇對歐盟妥協(xié):對于這種實際上關乎國家尊嚴問題的事情,中國是絕對不會選擇退讓的。

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國家,而高達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土地面積意味著這個國家能夠為歐盟各國提供各種他們所需的原材料和工業(yè)產品,多達14億的人口,同樣意味著中國能夠有效地消化整個歐盟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多出來的全部額外生產力,所以,中歐合作,對于雙方而言,實際上比相互排斥更為有利,因此,才會有所謂的合作共贏。
倘若歐盟如同美國那樣,將國家制度作為雙方合作的標準前提,要求中國必須改變國家制度,迎合歐盟所謂的“國家標準”才能要進行合作,這無異于徹底破壞中歐雙方進行合作的前提:中國現(xiàn)在所使用的制度和發(fā)展道路,是這國家在血汗和淚水當中,經由一次又一次試錯的方式,在實踐當中選擇出來的,而并非在美國和歐盟等國用自己的嘴巴“指導”出來的,這一切,都是中國自己的選擇。

中國會尊重其他國家自己的自主選擇,不搞制度輸出、制度競爭,也不會隨意改變其他國家的國家觀念和價值觀,但是,中國也不會愿意其他國家對本國的國家制度以及國內各種事務指手畫腳,甚至將是否接受他國所謂的“干涉”作為雙方合作的前提條件,那將意味著雙方之間核心利益相左的,因此,想要繼續(xù)進行商議和談判,是不可能的。
美國多位高級官員曾經以為,他們對比起中國來說高人一等,堅決要求與高于自己等級的中國官員進行談判,最終,他們只能得到冷遇,因為中國不會接受其他國家的官員騎在自己的頭上作威作福,如果歐盟的官員們認定所謂的“人權問題”比起中歐兩國的經濟合作更為重要,非要解決這一類問題之后,才能繼續(xù)磋商所謂的合作問題,那中國可以繼續(xù)等下去,因為中歐合作協(xié)議的延緩和暫停,對于中國來說并不是頭等大事,繼續(xù)拖延下去,歐盟各國所要承擔的損失,比雙方共同合作可是要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