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
歲月在文字里流淌,思緒在聆聽中徜徉。
一切終將過去,我們去往何方?
隨著一陣陣涼風襲來,恍然間,已經到了處暑節(jié)氣了。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當中第十四個節(jié)氣。夏天夏天就這樣悄悄地過去,沒有留下什么小秘密。

或者說,作為成年人,我們已經過了擁有小秘密的年紀了。工作要愛崗敬業(yè),勤勉盡職,生活要扛起家庭的重任,承擔無限責任,柴米油鹽,瑣碎家務。留給自己的空間,所剩無幾。
也許,只有停好車,上樓之前,獨自坐在車里發(fā)呆的那幾分鐘,才能意識到自我的存在。我們可以是很多角色,卻唯獨,難做自己。
不管從公歷還是農歷論數,辛丑牛年都已經過半了。今年的三伏天,在幾場大雨的覆蓋下,并沒有感覺到特別的炎熱,可惜,這幾場大雨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甚至是災害,世事無常啊。
四季更替,物候輪回。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年,總有一些變化,也總會有些什么,是不曾改變的。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吧。
處暑節(jié)氣有三個物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夏天徹底結束,秋的天空逐漸高遠遼闊,鷹隼振翅翱翔,俯沖而下,捕捉到獵物,還要像模像樣有個儀式感,古人的觀察可真是形象而又生動。
走在路上,一陣風吹過,落下的樹葉是枯黃的,落地的過程也是飄飄搖搖的,與夏天被風吹落的葉子全然不同。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一股蕭肅之氣撲面而來。
農作物也到了收獲的時候了,想起來小時候,一到秋天,鄰居家從田地里掰回來一車又一車的玉米棒子,晾干了那真的是金黃金黃的,我們偶爾去幫忙掰玉米,卻總是掰不了幾下,就混著玩兒起來,在一大堆玉米里蹦過來跳過去,拿幾個玻璃球兒能整整玩一下午,那時候的快樂,簡單而純粹,鐫刻在歲月里,塵封在回憶中。
北方黃土高原,節(jié)氣精準,時令不違。最熱的時候,也熱不了幾天,最冷的時候,也冷不了幾天。這樣子四季分明,也挺好。
夏天最熱的時候,消暑的法寶就是吃西瓜,吃雪糕,喝冷飲,熬上滿滿的一大鍋綠豆湯,我一個人都能喝完。卻總是西瓜還沒吃幾塊,買的兩袋綠豆還沒熬完,夏天就已悄然遠去。當然,明年,它還會再來。
今時此刻,秋已接棒。不緩不急,徐徐而來,不早不晚,恰逢其時。傳說當中,所羅門王有一枚指環(huán),上面刻著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人生也是如此,該來的,總會到來。
當然了,如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如果想要人生有某方面的收獲,總要向著那個方向前進,在開始,埋下一粒種子,澆水、施肥、除草,精心照料,勤于打理。剩下的,交與時間。
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明年夏天,我,還是現在的我嗎?你,還是現在的你嗎?到那時,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樣子的?在什么地方?做著什么樣的事情?后年呢?大后年呢?大大大大大后年呢?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
歲月無常,慨當以慷。
笑看紅塵,信筆由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