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生活中治愈的瑣碎丨我用這把鑰匙和故鄉(xiāng)和解
新疆這片土地的神奇之處,可能是它在不同人眼里,有它難以置信的、千姿百態(tài)的一面,每一面都讓人信服、回味,治愈了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之外的人。
關(guān)于生活中治愈的瑣碎的第二期,讓我們跟隨攝影家的鏡頭,去欣賞、品析和感受不同層次下的新疆帶給我們的震撼和感動。
有人說,新疆人是放養(yǎng)的,
放養(yǎng)的人更接近自然
牧馬人、牧羊人還有與他們的生命
融為一體的草原
變成了誰夢境里的精神家園
沒有雨打浮萍似的哀愁,
散落在戈壁上的蒲公英無人問津
放牛娃踮起腳尖,
把手中的草喂給墻上的牛
試了幾次都是徒勞,
那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
▲圖片來源:陳學義
誰有認真聆聽小孩兒與牛的對話
牛有沒有透露它們的畢生追求
小孩兒與牛有沒有結(jié)下經(jīng)得住考驗的友誼
有人徑直走過來
輕描淡寫地和小孩兒說一聲:
不要再對牛彈琴了
姐姐跟我說
村口有歌舞表演
不容我思考,
便被她們生拉硬拽來看表演
比起眼前虛無縹緲的熱鬧
我更惦念身后安靜的事
▲圖片來源:陳學義
出遠門的爸爸今天回家
剛下蛋的母雞還沒有吃飯
給兔子做的窩才搭了一半
出門這么久媽媽該擔心了
這是一只羊群里最通人性的羊
它也有它的任性、不安和小心思
我決定做一件史無前例的事
記錄羊的成長軌跡
當我看穿它的小情緒時
便輕輕抱住它
當它陷入困意時
便讓它依偎在我懷里
▲圖片來源:齊江輝
它往我耳邊哈熱氣
并把它的熱吻獻給了我
我緊皺的眉頭稍稍舒展開來
馬夫把趕了一天的馬車
停在人煙稀少的路旁
對著冷空氣一邊哈熱氣一邊凝望遠方
下一個坐馬車的人在哪
外出三年的孩子是不是今天回家
▲圖片來源:齊江輝
孩子還認得回家的方向
走再遠的路也知道出發(fā)的地方
走南闖北,浪跡天涯
回家的計劃不該泡湯
來,咬一口金黃色的馕
酥脆的口感,
甚至能聞到一股松香
馕是新疆人食物的根
馕是新疆人舌尖上必備的食物
馕有各種形態(tài),大如鍋蓋,小如磁帶
馕有多種吃法
泡著奶茶吃,蘸著醬和湯吃
就著菜和肉吃,烤著和配合其他食物吃
包著肉和菜吃,有一道美食名曰:馕包肉
▲圖片來源:范江明
打馕是一門手藝
打一手好馕離不開每一道工序
裝一個馕上路
再遠的路也能抵達
冰雪覆蓋下的草原
一碧萬頃
恰到好處的白色渲染
令人心曠神怡
墨線勾勒處
幫孩子系好圍巾
如果說草原上多了幾抹顏色
那是嬌娃乖張俏皮的生氣
▲圖片來源:范江明
雪有一種顏色
卻蘊含千萬種情感
呼朋喚友跑去堆雪人
分成兩波,一言不合就打雪仗
等積雪變厚了
坐在爬犁子上讓哥哥拉我去學校
一周最喜慶的時刻
便是全家老小坐著驢車去趕集
大家伙兒的開心全寫在臉上
▲圖片來源:王帥旗
花最少的錢
浪最大的巴扎
日子過緊湊點沒關(guān)系
最重要的是
一家人其樂融融、平平安安
我的臉頰緊貼著母親的臉頰
在母親的懷里撒潑打滾
永不長大
天下最動聽的聲音
莫過于母親的呼喚
▲圖片來源:王帥旗
我們嘗試在生活中尋找遠方的答案,
卻沒有想到有一種遠方就在眼前。
多年前,故鄉(xiāng)給了我一把生銹的鑰匙。
今天,我用這把鑰匙與故鄉(xiāng)和解。
-END-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